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所处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欧美、东亚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并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进行了探讨;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进程中政府必须处于主导地位、发挥发展导向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市场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市场经济,由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工业化与化过程中诸多国情的制约,其根本性必然表现为政府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主导,也就是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根本经济职能。以政府的有效性克服市场的无效性,最大限度在减少政府的无效和发挥市场的积极功能,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市场经济的理想境界,就是高效的市场与强有力的政府同在。  相似文献   

3.
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成效如何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文章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调控调的必要性;分析了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以及实现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文章认为如何正确处理好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是宏观调控中的大问题。宏观调控的力度应控制在既不妨碍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又不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范围内。应根据国情实施有中国特色的正常发挥,又不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范围内。应根据国情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综合配套运用多元化的宏观调控的政策、方式和手段、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正确界定政府经济职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对西方政府经济职能理论和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演变历史的回顾,指出现阶段我们必须建立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才能发挥好政府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必须调整和重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以更好地服务经济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由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层面的管理职能及其相应手段组成,长期以来政府职能在整体上存在的“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中的问题,需要以适度性为基本准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终极目标。研究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及其实现,既要从政府自身、企业和第三部门等主体角度进行探讨:也需从职能方面,按照“越位”要“退位”,“缺位”要“补位”的恩路,强化宏观经济管理,弱化微观经济管理,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管理职能权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我国在体制转轨进程中,政府如何进一步的掌握好经济调节工具和宏观经济政策去影响经济事务这一问题着手,分析了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也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就政府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职能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建设的市场经济;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为目标;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市场经济。所以必须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政府经济职能理论沿革的考察 ,阐述了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的政府职能理论 ,强调指出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 ,转变政府经济职能 ,建立能够应对多种挑战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模式 ,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最终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政治体制也必须作相应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转变城市政府职能 ,进行城市政府机构改革。本文分析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及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和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 ;运用政治学理论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政府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进行了探讨 ,初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政府的行政职能是什么 ,怎样做以及履行政府职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有三重含义,不仅是因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的变换,而且是我国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和深化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和任何范畴一样,都是对其思维对象进行不断抽象的结果,市场机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对立,共存和斗争,渗透,产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一体一元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对立,共存和斗争,渗透,产生了一体多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一体一元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对立,共存和斗争,渗透,产生了一体多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个由经济基础,经济体制,经济机制构成的多层面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大范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但由于长期以来,从领导到档案工作者及档案利用者,档案意识都比较薄弱,所以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编研、整理以及处理能力和管理手段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为此,必须强化领导意识,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档案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手段,并提高档案利用者的认识,才能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适应时代的变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下的文学嬗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学也受到极大影响。市场经济下的文学嬗变主要表现在:(一)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二)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界正逐渐打破;(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推动了文学的市场化、产业化;(四)文学加速了和各种媒体的联姻;(五)资本运作开始进入文学写作领域。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共同财富。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三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文章从吸收借鉴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中的科学成分、吸收借鉴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中的有益成分、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好经验、好做法等方面,详细论述如何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和做法,并提出了在吸收借鉴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从五个分界点上谈转变政府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职能是当前机构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本文从探索合理划分政府的五种职能关系出发,提出从五个分界点上转变政府职能,力图使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政府职能转变廓清方向.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成和实施有其特定背景 ,势在必行。而当前政府职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这些问题有 :政企不分 ,企业仍然是政府的附属物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消费者主权尚未确立等。因此 ,必须转变政府经济职能。这就要求政府从实物市场主体中退出 ,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积极培育市场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主义者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永远比资本主义公正”、“社会主义必须现代化”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涵义上,提出“平等目标论”、“自由目标论”和“综合目标论”的观点;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现阶段的一条最佳途径。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和目的出发,我们认定其仍然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应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普通公民中进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是在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中进行以大公无私为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大公无私道德原则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如果没有大公无私的道德原则作为人们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和道德目标,人们的道德水平就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存在差异。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中是广泛而经常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一系列市场结果。尽管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八大前后中央领导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大前后,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及其性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价值规律和价格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宏观调控调节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为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他们没能沿着这些积极成果继续前进并最终完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原因在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苏联模式的影响、经济规律认识的困难、我国复杂的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