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沐浴着新世纪绚丽的晨光,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呈日趋增强之势。在书业界,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短版印刷技术的结合,催生了一种新的印刷形式——按需印刷。按需印刷的诞生对书业界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将给出版界、印刷界、图书馆界等相关业界带来重大的影响。一、按需印刷的涵义按需印刷英文原为Print on Demand,缩写为POD。POD在我国有多种译法,有人将它译为“应需印刷”。由于其印刷速度快,也有人将其译为“即时印刷“和“闪电印刷”,也由于它可以选择书中的部分内容印刷又被译为“随选印刷”和“个性化印刷”,又由于它将传统的批量胶印变成了按册印刷,也就是说可以一本书一本书地印刷,因此又有人译作“一本书印刷”和“短版印刷”。这其中,“按需印刷”是最常见、最通用的  相似文献   

2.
阿友 《新闻天地》2010,(7):66-67
2010年5月25日,安徽合肥105医院.60岁高龄的产妇李鹃成功产下双胞胎女婴,创下中国高龄产妇之最,两个婴儿重量分别为1.45公斤和1.85公斤。消息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有人感叹李娟的生产是一个奇迹,也有人称赞她是“最伟大的母亲”,还有人担扰孩子的抚养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于新媒体.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描述:“新的互动媒体既对现实产生了威胁.又对未来承诺了激动人心的了解世界的新方法。”这较为形象地指出了新媒体给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媒体技术浪潮的奔流涌动.有人看到的是媒介的革命与未来:也有人以为这不过是“一笑而过”的喧嚣.尘埃落定之后.还是会被主流媒体拉回到常规化、工具化、权力化的媒体形态。甚至有人预言:新媒体所表现出的简短、随性与非理性等特点可能会把人类社会带人到“碎片”化的思想荒芜时代,整个国家没有核心的声音。对新媒体“拍手”也罢.“唱衰”也罢.均源于我们自身对这一新型媒体形态及传播技术本质特征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俞可平说了一句实话:人权应该被视为人类的基本价值。2006年.他又说了一句实话: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由此被卷入了民主的风暴眼。他所描绘的“增量民主”.成为过去十年中最动人、最现实.实践中又最难精准把握的中国民主路线蓝图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21世纪是个“偶像破灭”的时代,偶像的“速成”和“速倒”令人应接不暇。作为一份以成长中的中国青年为目标受众的周报,《青年参考》一直在思索:新世纪的中国青年需要偶像吗?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们既忐忑又困惑: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的出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6.
远方 《大观周刊》2012,(45):315-315
什么是创新?有人用三个成语来概括: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有无相生。“无中生有”即创造.前所未有的首创:“有中生无”即创新,在创造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更新:“有无相生”即创新的本质。创造是创新的起点,、创新是创造的核心。也有人说:创新即创造。“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在课程功能、结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做了十几年企业报编辑,最头疼的就是摆在案头的所谓大手笔们的“宏篇巨著”。在某些人眼里,似乎文章作得愈大意说明有学问、有才气。其实不然,文章长了好写,短了难作。真正有学问有才气的是如何绞尽脑汗把文章作短、力求炉火纯青.点石成金。而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况且真正的文豪巨匠们早有教诲:文章写短些.再短些。翻开企业报.总感觉离这一教诲越发相左。报纸最讲时效性、信息量。本来版面不大.容量有限、周期又长.一篇文章就挤掉了几篇文章.不加以限制怎么得了!文章是作给人看的,报纸要吸引更多的读音.大块文章吞食版面…  相似文献   

8.
有人曾经把记者分为三类:一是以短、平、快见长的都市报记者。二是以深度.揭黑见长的调查记者,三是在咖啡馆写文章的思想型记者。  相似文献   

9.
唐葵阳 《记者摇篮》2009,(11):40-40
曾有人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针对眼下纸质媒体新闻信息“爆炸”的现状,如何诱使读者阅读你的报道,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要擅长写具有“新、快、短、活、强”特点的现场短新闻——那么,最赚读者眼球的现场短新闻应是“格式塔”形式。  相似文献   

10.
IT精灵曾敏     
《大观周刊》2006,(45):25-25
有人说IT女人像内存:温存后便会忘了你;有人说IT女人像网络:难以掌控;有人说IT女人像服务器:每当你需要时.她都在忙别的;还有人说IT女人就像多媒体;表面上.可化腐朽为神奇…IT女性到底啥样?是美女还是恐龙?曾敏告诉你。 美女因工作加班.把办公室当家——似乎是个神话.但是这样的神话在曾敏的工作当中却时常出现;她曾经是校园里的纯情“傻”丫头.如今.日渐成熟的“傻”丫头仍旧可以“傻”到为了制作网页而工作到凌晨5点钟.可以“傻”到为了让网页更漂亮反反复复地修改。没想到吧,IT美女外表很炫.却有一颗单纯的“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喂,汽车!     
一天清晨,我正做着大梦,迷糊之中接到一个电话,我最讨厌有人在我睡觉时给我打电话。电话里有人问:“桑塔纳小汽车卖多少钱一辆?”我就没好气地说:“我没有桑塔纳,只有一辆自行车,飞鸽牌的。而且也没有打算卖.你如果不是和我开玩笑,那么你肯定是打错电话了。”那人报出电话号码。没错,正是我家的电话号码,我这一次平静地说:“这里是私人住宅,你肯定是弄错了。”  相似文献   

12.
车英 《新闻知识》2000,(1):29-30
一、勤奋好学一才子 求学深造赴抗大 何微(1916.7.23—1999.4.6),初名何畏,笔名米若、石冷。有人说:何微之所以成为中国当代的名记者,正因为他姓“何”,新闻中的六大要素即五个W加一个H(有人译为: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和如何)都是“何”;也有人说:“何”乃疑问词,或许正是这个“何”促使他不断求索,成为新闻学研究之大成者。这或许是历史上的巧合,但纵观何微的成长过程,我们不无悟出:时势造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哺育了他,是中国革命造就了何微及何微这一代颇有成就的名记者和新闻学家。 191…  相似文献   

13.
潘昌晟 《新闻天地》2004,(12):34-35
有人说:“婚姻是双鞋,脚比鞋贵重得多.当鞋伤害了脚,使你无法容忍时,不妨将鞋脱去。”有人说:“婚姻像一座围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婚恋的真缔?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10):I0001-I0001
过去的十年,互联网以其“扁平化”、“电子商务”的特征和模式摧毁了许多,然后又重建了许多。在这一毁一建的历史进程中,有人哭了,有人笑了;有人愁了,有人乐了。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可能同时踏人两条河流;莱布尼兹早就告诉过我们:  相似文献   

15.
凌先威 《大观周刊》2012,(31):16-16
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定论,有人说是仁,有人说是忠恕,有人说是中庸,其实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无论是“仁”、“忠恕”还是“中庸”都是“一”的代指,“一”是用来贯穿“道”的终始的,可见.道才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万强 《新闻前哨》2008,(4):34-35
前年和去年.各有一起与新闻的职业有关的新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05年5月9日下午。厦门市大雨如注,《东南快报》摄影记者柳涛外出采访时,有市民相告:“前面有个大坑,已经有人摔倒了。”柳涛便在被雨水淹没的坑旁守候了40分钟。抓拍到一组骑车人摔倒的照片。图片见报后,网络上议论四起.虽然有人称他“恪尽职守”。但更多的人却指责他“缺少公德心”。  相似文献   

17.
李高 《军事记者》2012,(2):71-72
新疆军区某部炮兵团导弹营营长李俊.一个管训练的“武教头”,但是对新闻报道工作却“情有独钟”。有人说,一个军事主官不抓训练就是不务正业.可营长李俊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新闻报道是单位对外开放的窗口,有了成绩不妨说说。”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都在干着泥瓦匠的活,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在垒墙,第二个说在挣钱,第三个说在建楼。他们虽然干的是同一种工作.却有着不同的动机.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从业观。仔细想来,认为是在“垒墙”和“挣钱”的两虽略有差别.但基本上都属于把工作仅仅当成生存的手段来对待的一类:而持“建楼”态度则是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做。  相似文献   

19.
一如果有人问,什么是好新闻?我看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真,短、快、活、强。”那么什么样的新闻读者最愿读呢?一字而蔽之,曰“动”。前面所说的五字标准中,“真”、“短”是对新闻的一般的和最基本的要求;后三字则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高层次标准。这几个字都离不开“动”。只有动,才会快,才会活,才会强。由此可见,动的新闻,包含着较强的时效性,较生动的现场性,较明显的针对性。由这三部分,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感新闻整体。  相似文献   

20.
7月31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右下角,编发了一条据新华社播发的新闻:《国务院批准防城港对外开放》。全文仅68个字,短是够短的了,但我认为它短而不精,因为其中还有防城港“长年不冻”这样的废话。为什么“长年不冻”用在这里成了废话呢?因为,广西地处我国南方,防城港又在广西最南部的北部湾沿岸,属于亚热带的南部,怎能有冻?如果说的是北方某港口“长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