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在领导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公平分配问题作了许多精辟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公平分配思想.当前,研究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分配观,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集中表述了自己对未来理想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天才设想,即“等劳等酬”。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使列宁及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的原创思想只是作了片面的理解,未能从总体上深层次地予以把握。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前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成果,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对马克思原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这种创新和发展远未停滞,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3.
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认识李明芹共同富裕是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指导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概括他说,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集中表述了自己对未来思想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天才设想,即“等劳等酬”。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使列宁及早期的社会主义对马克思的原创思想只是作了片面的理解,未能从总体上深层次地予以把握,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前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成果,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对马克思原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这种创新和发展远未停滞,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5.
“部分先富,共同富裕”是对收入分配原则的创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部分先富,共同富裕”原则的运用,是收入分配方式的创新.这两个创新命题是收入分配理论的次优选择,是非均衡中间道路模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由于这两个命题各自都可以派生出三种分配原则或方式,成为社会主义三大收入分配思潮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和数量上探讨这两个命题的科学内涵.实行兼顾先富与共富原则,在高收入阶层收入大幅度增长同时,使低收入阶层收入保持适度增长;兼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在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使劳动者收入也保持一定幅度增长.科学的选择这种收入双增长的格局,是保证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近期部分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有的人甚至认为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共富的思想过时了甚至失误了。笔者认为,邓的这一思想并没过时,仍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导思想。目前的部分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的产生有其客观现实的原因,与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共富”的思想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包括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理论及其转化形态的利息和地租理论、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对未来社会分配的预测等,这些理论构成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笔者在梳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其当代价值的5个方面,以便为尽快扭转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归宿,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三个代表”等理论,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理论,强调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是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对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理论的实际内容进行分析,并通过所有制模式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分配形式创新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简要回顾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阐述江泽民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分析了江泽民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新贡献,并阐明了这一理论对于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化我国收入分配改革需要着重抓好三个转变:发展定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变到“使多数人都富起来”;发展策略由“低工资低物价”转变到“更多地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差别化地提高劳动者报酬、部分农副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分配改革的重点由收入再分配转变到收入初次分配和财富再分配.当前的改革要特别关注和解决财富占有不公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使得社会贫富差距呈扩大之势,这是共同富裕这个动态、渐进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扬小平的“共富”理论,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的大背景下,《资本论》对我们深入认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真正原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逐步缩小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一是要以马克思私营企业(以下简称私企)管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基础,建立对私营企业管理劳动的社会贡献和资本逐利性的评价机制;二是要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机制;三是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建立“限高与堵漏”相结合的收入分配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逐步缩小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从而为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分配问题既是改革实践的热点,也是理论探讨的热点,但目前分配理论落后于分配改革的实践,特别是对一些个人收入分配原则的客观性缺乏深刻的理论说明.本文试图通过对收入分配全过程的梳理来诠释若干困惑问题.一经济活动收入的分配应遵循什么规则?其客观依据是什么?收入的分配无非是生产条件分配的再现,即收入的分配原则应由产生收入的客观要素来决定,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分配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毛泽东、邓小平对我党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探索,并对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进行了比较。指出共同富裕是毛泽东、邓小平分配思想的核心,正确处理物质利益与艰苦奋斗是毛泽东、邓小平都重视的分配思想内容。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在于维护和延续社会有机体的生命力.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实现收入转移,对低收入者或无收入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减少社会成员的风险,起到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毛泽东、邓小平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公平思想的同时强调了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10月17日,著名财税学家,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贸所所长高培勇教授莅临“华大讲堂”,应邀解读“收入分配与财税改革”。报告中,高培勇分析了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形势。他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最主要的矛盾是物价上涨,最重要的风险是物价上涨与收入分配矛盾相交织,最严峻的挑战是在收入分配矛盾面前鲜有作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重建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最难跨越的障碍是“劫富”的机制和渠道。他称,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普遍表现为物质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又以民生问题如公共服务和民生需求问题为主。因此,收入分配矛盾在诸种社会矛盾中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社会分配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社会各阶层都对这一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此,这一问题自然也成了军校学员关注的热点和我们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门课的教学中应当解决的难点之一.部分学员尤其对两极分化有所担心,对共同富裕能否实现心存疑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引导学员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分配问题,认识“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我主要讲了以下几点.一、由“先富”逐步达到“共富”,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其收入分配改革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不同角度审视了八种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对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的指导意义,考察了国外特别是美国高校在教师收入分配如结构、基本工资、奖金等方面的通行做法,提出了关于国内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取向及指导思想的建议,以及高校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基本工资、奖金、福利、管理体系及资金渠道等七个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1995年福建省社科规划研究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研究》的结题报告,分上下篇刊载。上编首先提出研究我国收入分配的三个出发点,并结合福建省具体情况,分析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基本特点。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对我国收入分配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