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说到动物,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崇山峻岭、草原莽林,似乎与大城市并不相干。其实不然,我讲的偏偏是走进大城市的动物,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动物。神牛我们中华民族是个爱牛的民族,把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称之为“老黄牛精神”,把一心一意为民众做事叫作“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是,在人们心目中,牛怎么样也改变不了下田耕地、上路拉车的角色。而在新德里的大街小巷、草坪广场,牛们则完全是另一种形象,因为它们是被人买去还愿放生的牛,这种牛被印度人尊为神牛。一头普通的牛,摇身一变成了神牛之后,那就成了“特权阶层”,那就是“贵族”,…  相似文献   

2.
大学,你应该有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的多重含义使人们在使用文化概念时,出现了许多内容相异的用法。比如:当人们在进行某人有文化、某人无文化的判断时,文化被当成了是否识字或识字多少的标准。这时有文化是指认识汉字;而没有文化,则指的是不认识汉字。识字与否,被当成有无文化的依据。而当人们进行某人文化高、某人文化低的判断时,文化则被当成了读书多少的标准。这时的文化高,指的是上学时间长,读的书数量多;而文化低,则指的是上学时间短,读的书数量少。另外,文化有时还被作为良好修养的代名词来使用。其时人们评价某人有文化时,是指其修养好,为人处事文…  相似文献   

3.
时下, "牛"这个词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流行. "牛"最初产生于网络媒介,后逐渐扩大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其新颖、形象,遂又被报刊杂志用作文章题目.人们用它来形容那些超过一般,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人.其意义的引申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主要探讨了"牛"的意义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数字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从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差异和应用两方面对中西方两种文化中的数字“三”进行比较,可以诠释其不同的文化信息,揭示其文化根源,探讨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澜沧江以西与萨尔温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崇山峻岭之中的佤族,在社会生活中特别崇拜牛。牛崇拜是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崇拜祖先、重视农耕和祈求丰产的山地农耕民族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诗文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还蕴含着无数的精神品质,是历史的记录。自古以来,古诗文凭借其深厚的底蕴让一代代祖国儿女备受熏陶。很多经典的古诗文都已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被代代传承,人们也应对这些文化有新的理解与认识。古诗文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其原因在于它有两种美感,一是韵律美感,二是形式美感。故而,完善古文教学,将传统文化教学与初中语文教育有机结合,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一定意义,值得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牛文化意义深远.它不仅体现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而且体现了人们对理想和目标的坚韧执着、锐意进取的精神。牛的象征意义在春节祝福短信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用耕牛的默默劳作赞美他人品质并祝福今日的积累可得他日宏图:用牛的力量鼓励对方的进取精神;用牛气冲天来祝福对方事业兴旺发达;此外。还用牛的肢体动作表达对对方生活、工作的良好祝福.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和享受。  相似文献   

8.
以耕作业为主的中国,对绵羊(sheep)和山羊(goat)的感情远没有对猪、牛的感情深,而且有关绵羊与山羊的文化内涵与联想也相对贫乏,但在某些以畜牧业为主的西方国家里,绵羊与山羊的划分却非常严格,象征意义也十分丰富。西方人对绵羊、山羊的感情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圣经》(the Bible)。也许因为绵羊性情温和、毛质好、肉鲜美、能换来财富,在以游牧为主的古犹太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因此绵羊常被比作好人,是驯服善良的象征;相对而言,山羊生性凶暴,雄性尾部散发恶臭,虽然人们也喝其奶食其肉去其皮,但它却成了淫…  相似文献   

9.
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牛文化对于我国的体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育活动中包含了众多牛的元素.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中的牧牛图龛造像进行研究发现:牧牛道场的造像中刻画了牧人从训牛到与牛心灵相惜的全过程,其意义透射出来体育活动中的牛文化内涵,为研究古代体育的发展与牛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媒介文化是一种杂交文化,其出现使得众学科间的分界逐渐被模糊化。图片作为媒介形式最基础的一种由此进入人们的视域,也引发了大众对于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结合的期待。成人绘本这一概念由是引发。然而在新世纪中,由于这个领域的创作者和倡导者缺乏对自身“读者群”的认识,不光使得其被质疑为冲击“儿童本位”,更是引发了成人绘本和儿童绘本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流行文化的合法化是流行文化被认同的过程,在从七十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年里,流行文化完成了其合法化。流行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也是多种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文化领域日益走向世俗化,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国开始步入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流行文化的合法化是流行文化被认同的过程,在从七十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年里,流行文化完成了其合法化。流行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也是多种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文化领域日益走向世俗化,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国开始步人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动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对人类的语言所作出的贡献。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当中既有着相似的文化内涵,也有不同之处。本文以"牛"、"马"为例,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探究了其在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内涵和差异。  相似文献   

14.
人牛关系复杂且年代久远,谁能弄清来龙去脉?现能弄清的只有两件事:一,牛曾经和人一样,是有过自由身的;二,牛失去自由,鼻子要负全责。牛的身躯孔武有力,犄角锐利如刀,却偏偏长了个不争气的鼻子,而这惟一的弱点不幸被鬼精的人们发现。人们轻描淡写地拿来根细细的绳子,一举夺走了牛们世世代代的自由。牛们心里苦,却奈何不得。在人牛关系中胜出的人们心情很好,常常借牛说事,比如说谁谁厉害,就说谁谁很“牛”,又如说股市利好有行情,就说“牛市”等。不过,这些称赞牛的话语带有搞笑性质,牛们不必当真,不必翘起尾巴。真实情况是这样的:牛们在农村36…  相似文献   

15.
唐朝的牛 当然,唐朝的牛是辛苦的,也没什么文化,这一点,与现代的牛相似。  相似文献   

16.
"牛"文化在中英民族中各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中英双方的"牛"文化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基于文化相对论理论,对中英"牛"文化的发展以及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以期丰富相关研究并帮助相关研究者以及学习者加深对中英"牛"文化差异的认识,促进中英双方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众对文化生产的要求是带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性和游戏性的文化消费,各种各样的“吧”应运而生,都市生活的多元化以及彼此的包容性就在“吧文化”的流行中被充分显现着。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的休闲方式已由过去那种随大流、赶热闹的从众心态转为追求个性特色,讲究文化内涵,注重生活质量。小而适宜人宣泄情绪和放纵心灵的吧成为都市人的精神依赖。同时,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象征着小资情调的各色“吧”里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吧文化”为作一种时尚消费文化,唤醒了人们的潜在消费欲望。应对目前蔚然成风的“吧文化”进行冷静的理性分析。以便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的文化生活,效力于健康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蒙牛——用牛奶书写的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6年,业绩如同“猛牛”狂奔般飞增,蒙牛在人们眼里就成了一个神话,而老总牛根生也被媒体抹上了一层传奇色彩。这个奇迹并非偶然,当我们用足够冷静的头脑去审视、分析它,就会发现,牛根生的大智大德是不可复制的,但其超常发展模式却是可以复制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物质型文化、经典型文化、心理型文化、社会关系型文化四个方面对老子文化思想作了重新认识。发掘了其中一些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民主性精华,也指出其消极因素,并针对否定老子文化思想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些认识于两个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表意文字,其承载的文化蕴涵是毋庸置疑的。汉字的创造,就是客观世界的物质、社会内容与人们的主观思维认知相融合的过程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在汉字中直接或间接地融入造字时代特殊的社会文化信息。而汉字在长期的使用中,又可能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这自然就使汉字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的“化石”和载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