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为教学这一单元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教学计划因地制宜。因为全国南北气温差别比较大,南方气温高,二月份一开学,已经适宜播种。我们南方可以把教材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的教学计划提早到开学初进行,为中途植物夭折的同学重新补种赢得一些时间,因为学生第一次栽培植物没有经验,芽苗细嫩,如果管理不善,芽成苗期最容易失败。在三五周内栽培失败的同学补种植90天左右的植物,到期末还能结果,完成观察植物的一生。2.植物的选择。书本介绍的凤仙花,周期90天左右,学生爱花,是一个好选择,但种子不易寻找。黄豆、春玉米、四季豆等植物周期也在90…  相似文献   

2.
我们熟悉的凤仙花果实“一触即发”。它成熟的果皮急速卷起,可把种子弹射到5~6米以远的地方。据测定,凤仙花果皮弹射种子时产生的弹射力相当于20个大气压。可是汽车轮胎灌足气时才不过1.5~2个大气压。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学了植物生长这个单元,老师让我们去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并制成“凤仙花生长记录卡”。我兴奋地领着花籽回家去种。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下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共有7课,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 教材选用凤仙花作为观察对象,是因为它是一种常见的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在全国具有普适性,容易栽培管理,生长周期相对而言比较短,从理论上讲:3-4月播种,6-7月种子成熟,生长周期刚好在一个学期内,似乎没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一生》教材的编写是怎样考虑的? 种凤仙花,观察从种子到结出种子的生长过程,得连续观察12至13周。 三年级学生能坚持这样长的连续观察吗?老师怎样上课?最后能有几个学生收获到种子?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课中让学生养蚕、种植凤仙花、制作生态瓶等确实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性作业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所需的周期也较长,我们把这类作业称之为课外长作业。它对教师组织能力、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以及观察耐心来说都是一个大考验。在教学中,这类课外长作业真正能完成的学生是很少的,课外长作业流于形式已经是一个摆在科学教师面前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我种豆子     
<正>在星期五下午的科学课上,李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粒四季豆种子,让我们回家后栽种,并且观察它是怎样生长的。我见它长得又黑又胖,边缘还有一点白色,实在没法把它和妈妈买的四季豆联系在一起。回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种在阳台上的花盆里。每天放学回家,我都去阳台上瞧一瞧,给它浇水,盼着它早一点发芽。可是,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它还是躺在泥土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选择活的植物材料作为实物演示和特别是在冬季领导学生实驗和进行观察时,往往会感到有些困难。凤仙花。(Lmpatiens sultanii Hook)对用于大量的工作是一个較合适的材料。人們把凤仙花称为“火焰”“美少女”。凤仙花是一种要求极不严格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多汁的分枝的莖和白色的、粉紅色的、紅色的花。生根已固定的凤仙花生長迅速并且全年都开花。假若仅在植株上保持3—4个幼芽,开花可以增加。凤仙花很易插条来繁殖,特別是在春夏季。由春夏季扦条发育成的植物在当年就可以开花。在講授植物课的某些章节时,亦可利用这一种凤仙花。凤仙花的莖是透明的,因此我們用肉眼就能看到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新课程科学课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早在2003年秋,我们学校专门从校园中划出一块土地给我们建立“百草园”。在“百草园”里,我们有选择、有目的地种植一些科学教材所涉及到的植物,或者根据校本课程种植一些可以种植的植物,力争与教材内容合拍。这样,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深化、丰富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激发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如在教“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带领学生到“百草园”开展种植凤仙花的活动。由于学生是亲手种植。所以他们非常关心凤仙花的生长情况,每天都要到  相似文献   

10.
许多教材以风仙花生长发育为主线组织“植物的生长变化”内容,引领学生亲手种植凤仙花,在真实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成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个完整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学习栽培技能,发现生长规律,研究根、茎、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现代启发式教学在实质上乃是反映学习认识规律和逻辑思维规律的教学全过程,也就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和动手操作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个“飞跃”的全过程。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水的总硬度测定”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使我们对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方法、途径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把我们实验的组织过程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一、案例发生与经过通过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的教学,孩子们已经对种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第二课中孩子们首先汇报了自己的种植计划,通过讨论明确了:为确保出芽率,每个试验中凤仙花种子的数量要在两颗以上。然后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准备实验器材。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第一个实验: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考虑到把花盆拿到学校来很不方便,因此让学生把种子带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种植凤仙花,并要求做好记录,一周后在班级里进行汇报。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一:学生的习作都是书写在学校统一的簿册上,由教师批上成绩,写上或简单或详细的评语。但学生似乎根本不在意也不去思考老师所写的那些程式化的评语。观察二:学生拿到作文本就会迫不及待地彼此看看或议论议论分数,完后就再无下文。观察三:两次作文课的间隔周期一般为两到三周,新鲜感和期待感早已消散。老师宣读范文,学生们统一听讲,然后布置新的作文,学生完成作业。写作缺乏连贯性以及必要的有效的积累。观察四:学期末,作文本被丢弃掉。面对这种无趣、低效的作文教学和评价现状,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写作成长记录袋”在作文培训中…  相似文献   

14.
作前指导,一般指从命题到学生完成草稿这一阶段的指导。其课堂教学结构传统的是统一指导,集体作文。如,要求学生“到院外去,仔细看看远处有什么,近处有什么,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第5册《基础训练6》)。根据题意要求,指导时可以带学生到教室附近观察,确定“远处”和“近处”的范围,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指导观察顺序。观察后,共同讨论表达中心,定题目,回忆例文《雨》的写作方法,思考如何把观察的景物,具体地写出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然后,编拟写作要点或提纲,组织材料,通过口述,师生评议,写初稿,教师巡视,择典型讲评;最后,修改草稿誊清。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中有一项内容是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一生,即"种子—幼苗—成株—开花—结果—种子",教材中所选择的"凤仙花"或"油菜"均需横跨两  相似文献   

16.
一、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如《冷水和热水》单元,按照教材顺序,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大约在五月底、六月初,此时我们这里的气温已经达到30℃左右。在农村学校和家庭,很少有冰箱,制作理想的冷水很困难。于是,我们把这部分内容调整到二月底、三月初进行教学,使自然状态下的水与温水之间的温差较大,学生用手感觉时效果明显。二、恰当调整教学内容。如《植物的一生》主要是通过学生种植,观察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作为农村学校,种凤仙花不是很多,种子也难于找到,给教学也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我们结合当地农村种植实际,恰当选用当地生长成熟快的西红柿…  相似文献   

17.
孙立军 《辽宁教育》2005,(11):27-27
“动物能由小长大。”“小草的生长需要阳光!”“我们人在阳光的照耀下会长得更健康!”“是的,‘万物生长靠阳光’。”我接过学生的话,“每个人都植一粒种子在心间,用你的心血浇灌它,用你的爱照耀它,就能让它长成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培养法学人才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 凸显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特色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我们试行“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 :“不同学习阶段的审判观摩” ;由资深法官检察官或律师开设“案例教学” ;开展激发学生创新素质的“实验教学” ;开展多种形式法律实习 ,建设固定的“实践基地” ;“法律服务进入社区”。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形成了一套贯穿于本科四年学习全过程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1.不同学习阶段的“审判观摩”观摩审判是一种很重要的直观教学法 ,把学生置于现实审判场景之中 ,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际的审判活动 ,既能观察到法官如何审…  相似文献   

19.
蜻蜓     
夏天的傍晚,天空中常常飞着许多许多蜻蜓,就像一架一架小飞机。它的嘴巴小小的,尾巴长长的,身子瘦瘦的,眼睛大大的。它的眼睛叫复眼,是由1万多只小眼睛组成的,所以,它的视力是我们人的十几倍呢!它一发现猎物就猛扑过去,闪电般抓住猎物,几乎没有扑空的,真是百发百中。蜻蜓的卵和蚊子的卵一样,都产在水里,因此,小蜻蜓一出生后就能在水里猎食蚊子的幼虫,这样就可以把蚊子“斩草除根”啦!我喜欢蜻蜓,因为它能为人类消灭好多好多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蜻蜓$安徽省当涂县实验小学二(1)班@王培岩 @卜后富!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20.
春天来了,大地上鲜花盛开。我养了一株凤仙花,我把它的种子放进土里,我那漫长的凤仙花之旅,就这样甜蜜地开始了。转眼间烈日炎炎的夏天到了,温度又升上来了。我想:凤仙花这个小淘气肯定又渴了。于是我拿着水来到阳台上找来找去,找了又找,生怕一不小心看漏了,找不到我的小花,可是我找了很多遍也还是找不到我的小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