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蚕蛹粕酸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优化蚕蛹粕酸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工艺,在温度、盐酸浓度和固液比三个工艺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拟合效果好,R2为92.72%,并以减少盐酸消耗和获得较高水解度为目的,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5℃,盐酸浓度5.1 mol.L 1,固液比1:7.6和反应14个小时。  相似文献   

2.
以皮皮虾壳(甲壳素)为原料,再用NaOH溶液进行处理使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制备壳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寻找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处理温度以及甲壳素和NaOH溶液的投料比对脱乙酰基的影响,以探索出壳聚糖最优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最优的制备条件:将甲壳素按投料比1:300(甲壳素质量和NaOH液的体积比)加入到45%的NaOH溶液中,在水浴温度为85℃的水浴锅中加热3小时,用自来水清洗至中性,室温下晾干。制备的壳聚糖含水量为9.0%,灰分含量为0.4%,脱乙酰度为84.1%。  相似文献   

3.
李仕一 《今日科苑》2009,(16):32-32
本文选用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进行预处理脱色研究,对影响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的最佳条件:活性碳用量15%,初始脱色温度60℃,终止脱色温度110℃,脱色时间20min,活性碳投放次数为1次,搅拌速度350rpm。  相似文献   

4.
废橡胶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验研究了热解温度、保温时间、起始温度和物料粒度对废橡胶热解的影响及其显著性。试验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热解固相和液相的产率影响明显,其中热解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初始温度60℃,保温时间20min,加热温度为500℃条件热解废橡胶,热解油的产率最高,达到20.13%。热解油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热解油中含有饱和烷烃和芳香结构物质,并且有含氧、含氮等极性官能团,还存在碳碳双键。  相似文献   

5.
鸭蛋清酶水解及其水解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碱性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复合酶水解经酒精酵母脱糖后的鸭蛋清,并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动物蛋白水解复合酶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鸭蛋清浓度5%,动物蛋白水解复合酶用量(E/S)0.7%,pH8.0,反应温度54℃,反应时间4 h时水解效果最佳,水解度达92.65%.其水解物无需脱苦、脱盐和脱色.动物试验表明蛋清水解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而其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没有显著变化.说明蛋清水解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粉煤灰焙烧——酸浸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焙烧、酸浸对提取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焙烧条件为:时间2h,焙烧温度850℃,粉煤灰与ZP的质量比为5∶1;浸出条件为:反应温度90℃,浸出时间2h,盐酸浓度5ml/l,液固比5ml/g的条件下,铝提取率达到93.12%。  相似文献   

7.
权彦  田咏华 《科技风》2014,(19):79-79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制取槲皮素时的酸浓度、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制取工艺为产率0.4797,实验条件是3%浓度的硫酸,温度为80℃,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8.
采用铁盐和镁盐改性粉煤灰处理模拟印染废水,通过正交实验对不同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粉煤灰的投加量等条件下处理印染废水,对其脱色率和CODcr的去除效果研究与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优控条件。结果表明:当硫酸亚铁和硫酸镁质量比为10:1时改性粉煤灰,在其投加量为1.5g,pH为3,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0min时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最大。该工艺简单,以废治废.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林晓华  董新姣 《科技通报》2004,20(3):206-209
采用海藻酸钙和聚丙烯酰胺两种固定化材料对青霉菌进行固定化,分别考查了在不同温度、pH、转速、培养时间、染料浓度等条件下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固定化青霉菌最适条件均为:培养温度30℃,pH=4.0,转速为150r/min;海藻酸钙固定化小球培养时间为48h,聚丙烯酰胺培养时间58h;染料浓度对脱色率有一定的影响。海藻酸钙固定化小球比聚丙烯酰胺固定化块状颗粒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两种固定化青霉菌经多次脱色后能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盐酸金刚乙胺片中盐酸金刚乙胺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1.00um,相当于SE-30),以盐酸金刚烷胺为内标物,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保持5min,以6℃.min。升至210℃,保持5min。进样器温度:260℃;检测器温度:260℃;载气:氮气,流速:1.50mL.min-1,分流比:1:50。盐酸金刚乙胺在0.2~3.2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实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结论:本实验表明此方法分离效果好、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金刚乙胺片中盐酸金刚乙胺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晶致石墨矿碱酸法单因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碱熔条件为Na OH/C质量比3.8g/10g、碱熔焙烧温度600℃、碱熔焙烧时间90min;酸浸条件为盐酸浓度8%、HCl/C用量比为20ml/5g、酸浸温度80℃、酸浸时间150min为最佳工艺。最后运用SEM、XRD、XPS等检测表明,固定碳含量从74.02%提升到90.43%。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真菌对染料的脱色特性,利用分离得到的短刺小克银汉霉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进行了脱色研究. 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能在3h内使刚果红脱色率达到96%以上. 在通气脱色体系中研究了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不同pH值、脱色温度、摇床转速、盐度等条件下对刚果红脱色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温度为33℃,pH6.5,摇床转速120r/min的条件下对刚果红具有最大脱色率,染料溶液中盐浓度对脱色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在刚果红50~2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对刚果红吸附脱色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 菌丝球对刚果红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 等温方程模型表达,其中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菌丝球对染料的吸附行为(R2>0.999).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白云石的粒径、煅烧温度和时间对氧化镁产率的影响,以及硫酸铵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钙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对联产硫酸钙(石膏)作了较深层的探究.实验结果表明:白云石为100目、煅烧温度为800°C、煅烧时间为1h时,得到的氧化镁纯度、转化率较高;利用14%硫酸铵溶液与煅烧产物在90°C条件下,反应1h,氨循环量为初始铵氨比为1:1.5,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堆积密度为0.29g/cm3,纯度为98.06%颗粒呈片状结构,形貌规则,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蚕蛹为原料,经脱脂后,采用碱法提取蚕蛹蛋白,以双酶水解的方法制取可溶性蚕蛹多肽,最佳制取条件为固液比1:10,水解温度45℃,酶用量3%(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1:1),水解时间6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蚕蛹多肽得率为62.5%。使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水解时,多肽得率为58.7%。  相似文献   

15.
用动物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联合对鲐鲅鱼进行酶解.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制备鲐鲅鱼蛋白酶解物的最适工艺条件,探讨了影响鲐鲅鱼蛋白酶水解的主要因素.实验表明,最适的酶解条件为:动物蛋白水解酶与中性蛋白酶(酶活13万u/g)之比为2:1;加酶量为4.0%;酶解时间为4.5 h;酶解温度为50℃;酶解pH为7.0~7.5,在此条件下,鲐鲅鱼酶解液中氨基态氮浓度为1169.32g/100mL.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6)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提钒尾渣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根据提钒尾渣的特点,尝试利用盐酸在常压加热的方式下对提钒尾渣进行钒的浸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钒在提钒尾渣中主要以钙和钒组成的盐(Ca VO5)和与硅酸钙结合的钒的形式存在,盐酸对提钒尾渣中的Ca VO5中钒的浸出是非常有效的;在温度为90℃、浸取时间为30min、固液比为1:6、盐酸浓度为2mol/L时,钒的浸出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大豆蛋白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昕 《科技通报》2000,16(4):278-282
采用 As 3.350酸性蛋白酶对豆饼粉进行水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原料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 :5% HCl,豆饼粉加水比为 1∶ 4,90℃处理 3.5 h;酶解最佳条件为 :每克原料的酶浓度为 60 0 0 u,p H为 3.0 ,温度为 45℃ ,时间为 9h.预处理前过 70目筛 ,加入 2× 1 0 -3mol/ L的Ca Cl2 ,并加以搅拌 ,可使氨基酸态氮生成率达到 70 % ,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 0 .9g/ l0 0 m L左右  相似文献   

18.
反胶束酶水解法生产芥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酶水解法生产芥酸的工艺条件,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选择合适的脂肪酶,并考察其水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来源于洋葱假单胞菌(Pseudomonascepacia)的脂肪酶对于高芥酸菜子油的水解能力强。当反胶束体系含水量为11,pH值为7.0,菜子油浓度为15%(v/v),水解温度为35℃,反应不到1h,水解率即达到50%;反应24h,水解完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改性黏土用量、溶液温度、铬离子Ce(Ⅵ)浓度.pH值和吸附时间对改性黏土吸附废水中Cr(Ⅵ)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废水中的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改性黏土用量30g/L,温度30℃,pH=3,Cr(Ⅵ)质量浓度低于50mg/L,吸附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400 ml(1mol/L)硫酸、400 ml(1mol/L)盐酸以1:1的比例对20 g粉煤灰进行改性后利用改性粉煤灰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实验,找出处理效果最佳时的模拟印染废水的负荷量、粉煤灰投加量、振荡时间、吸附温度等影响因素,从而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