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青 《文教资料》2012,(29):37-39
新闻语篇作为特定语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利用新闻语篇的具体分析,发现新闻语篇的连贯手段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新闻语篇连贯建立在能体现新闻英语特点的手段上,受到新闻语篇内容的语类限制.还与新闻报道中语域词汇的运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角度,以模糊限制语为例,对新闻英语中的模糊现象进行分析。定量分析表明,以精确著称的新闻英语中有相当比例的模糊现象,且在软新闻与新闻中无显著差异;定性角度分析表明,新闻英语大量的模糊语有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立不同来源的英语新闻语篇对比语料库,对其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统计分析,并试图探索英语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规律,以期为模糊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应用,以及新闻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华军 《考试周刊》2012,(30):29-30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本文以中英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结合新闻英语的实例.讨论英汉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方式及其语用功能,并分析其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英语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含程度与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直接与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恰当运用能提高报道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以大量的新闻材料为研究对象,从语用学角度对其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新闻报道中存在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并且对精确信息、概括信息、表达礼貌和自我保护有重要的作用.分析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所体现的语用功能,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类文章.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新闻法制建设过程中有三种关于新闻自由的主张,它们是自由观点、优先地位观点和平衡观点。章士钊认为,要保护新闻自由就应取消报律,新闻不立法。赞成新闻立法者意见不一,限制多一些还是保护多一些是分歧所在。限制新闻自由成为权力者立法的不二选择。虽然持优先地位观点者并没有真正颁布一部可以施行的新闻单行法,但是他们所持的观点——对新闻自由的保护要多一些是清末民初新闻立法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英语网络新闻中普遍使用模糊限制语,表现出各异的语用功能,实现不同的语用效果。以美国和英国两大新闻网站美国广播公司和英国卫报的英语新闻中摘取的部分新闻作为语料,分析其语用功能,发现语言是精确与模糊的结合,只有恰当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才能使语言达到应有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语言模糊性,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过研究,如认知语言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角度。研究的对象主要有新闻报道、政治演说、科普文章、新闻访谈等,但是鲜有针对新闻发布会中相关语料而进行研究的。因此从语用学角度,对新闻发布会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探究其主要特征和语用功能,以期更全面、系统地解释模糊限制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程海燕 《考试周刊》2007,(43):28-30
作为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模糊限制语,频频出现在新闻英语中。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研究其运用特点与语用功能,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可以使我们学到标准、地道的新闻英语,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闻立法的呼声,30年来从未间断,但时至今日未出台,本文以新闻立法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中西方新闻立法的历史予以回顾和比较,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新闻立法的现状,并展望了我国的新闻立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领域。首先,由于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涉台报道是其众多报道中的特定领域,以此为研究对象就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次,把新华社的涉台报道放在两岸舆情环境的变迁中来研究,更是增添了这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历史深度。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内战的遗产,也包含着中日关系的历史纠结遗留,更体现着中美关系的现实角力,还关系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变数。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中国必定要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这一伟大历史使命。新华社的涉台报道,牵涉到如此众多的复杂新闻背景,这在新闻学的研究方面,是较为罕见的。在这样复杂的语境背景下,研究相关的新闻报道,有着深厚的信息资源,也可以有相当丰富的对比资料。本文把新华社涉台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对台报道从内战对恃时期的单向宣传,到开放改革后的两岸逐步交流,到迈向有效传播以追求两岸和谐促进和平统一的现象,来揭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进程中规律性的变化。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是我国最权威的消息总汇和新闻发布机构。以新华社涉台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其近30年来的历史历程,来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报道发展与社会进步、历史进程相适应的规律,有极大的代表性。新闻报道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必须服务于社会现实环境的变化。把新华社涉台报道放在两岸舆情环境的变迁中来审视,有助于从另一角度更深刻地了解新华社涉台报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张恨水作为著名报人作家,其艺术主张与新闻观念之结缘,其作品创作与传媒特性的契合,丰富了我国文学理论与新闻理论的研究,成为张恨水作品的新闻传媒表达模式的主要表征。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无论是张恨水选择了新闻传媒,抑或是新闻传媒选择了张恨水,都是偶然中的一种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梳理新媒体新闻客户端概念出发,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内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客户端:新华社新闻栏目《中国网事》新媒体客户端及网易新闻客户端。作者重点研究了两种新闻客户端的异同点,从新闻内容定位、新闻更新速度、互动性等七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结合两种新闻客户端新闻传播的特点,作者最后提出了有关新闻客户端发展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式中文报刊在中国沿海出现以后,引起了中国近代不同派别思想家的广泛关注,他们对新式报刊"去塞求通"等功能都有较深刻的认识,认为其具有显著的思想特色,在中国新闻思想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采用FairE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工具,对“9.11”事件后《中国日报》的6篇新闻报道进行了新闻标题的及物性分析、文本小句的主位结构分析和新闻媒体及背景的解读,揭示了如何通过批评阅读把握新闻报道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培养读者的批判眼光。  相似文献   

17.
新闻执政:现代政府的媒体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执政面临新的新闻环境:传统主流媒体的弱化与市场化媒体的兴起、新闻报道质量普遍低劣化、新闻一律与新闻同质化、传统新闻价值让位于新闻的生产价值、新闻报道的选择性与新闻偏见日趋严重、媒体在成为一种政治权力。在这种媒介环境中,一个现代政府应该采取一种新型的媒体战略:新闻执政,即变新闻宣传为新闻服务和新闻营销。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宣传的“三贴近”,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进一步搞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法宝。大力倡导并认真实践“三贴近”,将更好地推动新闻工作的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新闻舆论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到时政新闻民生化,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观念在不断更新。这一嬗变过程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发了业界、学界的探索力,促使人们认真审视新闻的本质、媒体的角色、媒体与受众及政府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考察西北和报道红军长征,是范长江记者生涯中的闪光点之一,也是他第一次蜚声全国的重大新闻活动。通过他的通讯报道和惊人分析,首次公开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中国西北的黑暗。他的一系列通讯汇集成的《中国的西北角》,是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珍贵文献,他是报道长征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