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国际油价变化及未来趋势判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雷  李江苏  黄园淅  杨波 《资源科学》2011,33(1):158-162
自进入石油时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便开始受到油价波动的巨大挑战。本文的研究表明:1965年-2000年期间,国际油价的波动始终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主导这一时期油价波动的是发达国家与石油输出组织国家。发生于1973年的中东十月战争、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1990年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正是引发这一时期原油价格大幅上升的三次关键事件。进入21世纪后,国际油价变动开始从政治主导指向转变为经济主导指向,传统的出口与进口二元国际市场结构也被石油出口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市场利益博弈。1965年-2000年期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近70%来自老牌石油进口国。然而自2001年以来,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95%则自新兴石油进口国。与此同时,老牌石油进口国需求下降国家数量也从2003年不足10个上升至2008年的17个。随着国际石油市场博弈程度和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投机行为最终占据了油价机制的主导地位。其结果造成现行油价高出正常油价1~2倍以上,标志着国际油价进入了高风险期。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石油输出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投机成分主导下的风险机制将使世界油价继续处在一个高风险阶段。所不同者,经历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石油市场的消费格局将发生相应变化。此种情况下,国际油价很可能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据此得出的判断是:未来国际油价有可能保持在100美元/桶的范围(按2008年价格计算),其价格变幅大体保持在(80~120)美元/桶之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石油进口国,中国应认真对待这一种变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2013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特别是欧美经济体的缓慢复苏进程将主导国际油价走势,地缘政治风险集中和市场投机助推炒作将影响油价波动的幅度和运行区间,而石油资源国的地缘政治隐患以及美元汇率下行风险等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油价的短期波动。通过广义模式匹配、传统季节规律调整和市场预期相叠加,我们建立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油价综合分析预测系统,得到如下预测结果,2013年国际油价将稳中略降,全年平均油价为105美元/桶。但是,如果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衰退,欧元区债务危机加剧,或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事件集中爆发,全年平均油价也有可能下跌或推高20美元/桶。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总结2010年国际油价波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2011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的主要因素,认为2011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仍将主导国际油价走势,而石油市场供需、市场投机及监管、美元汇率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助推油价的短期波动。结合对形势的判断和我们研究的模型,我们预测,如果全球经济继续维持目前的缓和复苏状态,2011年国际油价将整体处于窄幅上涨趋势,全年平均油价为87.7美元/桶。但是,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出现恶化,油价将可能回落至70美元区间;相反,在弱势美元及投机力量的助推下,油价也可能冲高突破100美元/桶。  相似文献   

4.
2016年,OPEC的产量决策将对全球石油供应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影响市场对于油价重回上升通道的信心和预期。全球经济形势,特别是OECD国家的复苏进度将成为影响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美元汇率走势、市场投机活动以及地缘政治事件都将成为油价短期波动的不确定因素。文章通过自主研发的油价综合分析预测系统预测,2016年国际油价将继续保持低位震荡,Brent年平均油价为53美元/桶,WTI年平均油价为49美元/桶,平均价差为4美元/桶。影响这一趋势的最大不确定性是OPEC的政策以及OPEC与俄罗斯等产油国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总结2011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走势的基础上,分析了2012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的主要因素,认为2012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仍将主导国际油价走势,地缘政治因素是价格变化的最不确定因素,而石油市场供需、市场投机行为以及美元汇率等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油价的短期波动。结合对形势的判断和我们研发的模型,我们预测,如果全球经济继续维持当前的缓慢复苏状态,2012年国际油价将整体保持上涨趋势,全年平均油价为101.6美元/桶。但是,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出现恶化,油价将可能回落至76美元附近;相反,伊朗问题等地缘政治事件升级将推动油价突破130美元/桶。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暴涨暴跌,目前在33.2美元/桶~60.08美元/桶之间的箱体内已盘整了6个月,从原油供需有所缓解、OPEC减产、美元指数下降、油田投资减少和潜在投机等因素判断:油价下跌空间较小,上涨概率和上涨空间较大,目前的低油价潜藏巨大商机.我国并没有在油价偏低的时候大量储油,主要原因在于储油能力不高.应加紧建立多层次石油储备体系,启动民营企业参与石油储备.合理管理和利用外汇,在油价偏低的时候,加大石油进口力度.  相似文献   

7.
用H方法分析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93年我国成为能源净进口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将是大势所趋。但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有可能引起国际石油市场振荡和油价攀升,油源及运输通道也容易受别国控制,影响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为此,在参考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量化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赫芬达尔—赫施曼(H)方法,并为以后研究石油安全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态势及中国的政策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郎一环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08,30(12):1778-1783
石油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地缘政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石油供给与消费的地理分布及空间运输通道是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形成的基本条件,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对三者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决定因素。未来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呈多极化趋势。对格局演变影响力较大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主要有美国、OPEC、俄罗斯等,他们共同控制着石油世界。发展中消费大国的影响力正在成长,已经对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为应对石油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影响,中国需要制订石油地缘政治战略规划,应对“一超多极”格局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以多元化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减少对个别地区的依赖,分散风险,应对石油供应安全风险;充分发挥中国地缘政治优势,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加强与亚太地区主要石油消费国(日、韩、印)的合作,共同应对石油供应安全挑战;加大深海油气、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应对未来油气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9.
油价长期高位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无论对世界经济,还是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我国经济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应用我们开发的能源经济模型,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围绕降低油价影响的石油管制政策和相关部门技术进步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将会加剧我国通货膨胀、减缓经济增长、降低股票市场的投融资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研究还表明:石油管制政策和相关部门技术进步有助于减缓油价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高油价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供需失衡、地缘政治与投机炒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面对高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必须开源节流,在完善石油储备体系、构建节能型社会的同时,重视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对保障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油价时代的国际石油地缘政治与中国石油贸易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运成  陈志斌 《资源科学》2007,29(1):172-177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油价也一路攀高。高油价的背后,反映的是国际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以及世界石油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当前国际石油地缘政治格局是美国主导、供给方(OPEC、俄罗斯为代表的Non-OPEC、非洲)三分天下的局面。其特点是:除政治、军事手段外,各国还通过争夺石油定价权、进口多元化、石油民族主义、建立战略储备、石油期货等方式来保证石油安全。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石油的数量与金额不断增加,屡创新高。2005年原油进口达到1.27×108t,对外依存度达到45%,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并且进口数量与对外依存度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加,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60%。如何保障石油安全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问题。通过对历年来进口石油的数据统计分析,作者认为要保证中国的石油战略安全,应着重处理好3方面的地缘政治关系:与俄罗斯和中亚的关系;与美国的关系;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并从国家战略层面这一角度提出化解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包括:①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地缘政治优势;②构建多元化的石油供应战略格局;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④利用石油期货等金融工具规避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时国际油价和欧佩克产量的结构性突变检验,本文分三时期建立了国际油价与欧佩克产量的误差修正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比不同时期欧佩克产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结果表明,Ⅲ期国际油价对欧佩克产量冲击的反应期较Ⅱ期提前,国际油价预测均方误差中欧佩克产量贡献率与Ⅰ期接近.表明欧佩克产量对国际油价的短期影响力在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3.
石油衍生产品及其价格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刘永  钟念 《资源科学》2007,29(6):182-187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重要的战略物质。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价格的自由波动使风险管理成为石油企业的核心。衍生产品因其独特的优势非常适合石油价格风险的管理而被引入石油市场,使世界石油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世界石油衍生品市场,包括: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石油衍生产品市场围绕着两个互补的轴线发展:大公司石油价格风险的套期保值和石油行业的金融性操作。石油远期、期货、期权、互换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特有的石油衍生产品:油价顶、裂解基差交易、裂解基差期权、跨期价差期权、体积产量支付合同等,为适应石油行业的需要而产生。石油市场的国际化以及石油市场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石油衍生品的价格风险管理具有其它实物资产价格风险管理难以比拟的优势,实际情况表明石油行业成功地运用衍生品管理了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4.
以2013—2017年间四川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和统计计量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力度3个维度设计分析框架、编码政策文本、统计描述样本,实证分析四川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效用,为新时代区域人才改革提供参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人才政策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供给型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略显不足;政策目标重人才规模与创新、轻人才素质与流动;政策力度变化趋势与战略调整协同,但政策的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区域人才政策的制定需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同时完善政策目标结构,引领战略化发展,加强政策实施力度,推动人才政策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石油市场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莹  黄运成  罗婷 《资源科学》2007,29(1):190-195
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作为第二大消费国深受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基本面背后活跃着各类金融资本,基金、银行、跨国石油公司等作用强大,推动石油衍生品远高于现货规模的巨额成交量,并使衍生品的定价和避险功能在国际石油市场得到广泛运用。并且石油与外汇、基金的紧密关系也表明石油市场的金融化特性必须得到正视。同时,国内石油价格市场化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定价机制出现利润转移矛盾,深受价格波动之苦的石油相关产业也迫切需要价格避险的市场和工具,石油企业“海外寻油”也需要金融支持。因此借鉴国际市场发展,构建我国石油市场的金融支持体系顺应趋势和需求。核心是建设国内多层次的石油市场,创新各类石油衍生品交易品种,提供市场交易平台。石油基金、石油外汇和石油银行的运作是石油市场发展的动力,并通过石油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程序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6.
政府正确制定和设计创业拉动就业的政策体系是促进创业主体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实现创业拉动就业政策目标的关键因素。在政策工具的视域下进行创业拉动就业政策的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选取2008—2015年间33个创业拉动就业的政策文本作为分析样本,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结合创业周期维度和政策客体维度构建三维政策分析框架,以该框架为引导分析样本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创业拉动就业政策体系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归纳了人才政策发展的时间性、空间性和历史性三个特征,把人才政策分成了吸引与保障政策、培养与发展政策、管理与维护政策和评价与考核政策4类。基于人才政策特征和分类方式构建了人才政策发展三阶段模型,并利用中国2000~2018年人才政策发展情况进行了验证。最后,建议政策制定者了解本地区人才需求、人才政策发展阶段、关注人才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合理搭配人才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18.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public policy on the growth of Internet use. Using a decentralized country—Spain—as an example, we compare the 17 Spanish regions to test different Internet policy desig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quality and number of specific programs promoted by regional governments, 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in each region. We treat the percentage of Internet users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to compare its diffusion in different territorie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educational levels and economic differences explain about half of the variations observed. Furthermore, the regional polic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xplaining regional variations. We investigate which public policy instruments are more signific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find that focused policy intervention and complex policy initiatives a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other policy instruments in explaining the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Internet users.  相似文献   

19.
OPEC本质上是一个石油卡特尔,在国际石油市场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产量配额机制是该组织维护集团利益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实施却需要集团内部成员的多边合作。历次石油出口,对OPEC各成员国而言都是一次产量博弈;因此,本文在非合作博弈论的框架下构建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OPEC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产量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次产量博弈下,各成员国无可避免落入“囚徒困境”,打破产量配额。然而当出口博弈进行多次,并且博弈结束时间不可知,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