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言两语     
生理节律基因受损的大鼠会暴食,并且出现与肥胖相关的问题,这表明哺乳动物24小时的生物钟周期非常精确地调整到与新陈代谢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生物体本身都有其固有的生物周期,一天之中,各种生理指标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生物钟”学说与药理学结合,产生了“时辰药理学”,这是药学科学中一门十分时髦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人体生物钟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在按照自己的生物规律生活着,这种有节奏的生物规律像时钟一样呈现出周期性的运转,人们称其为“生物钟”。同其它生物一样,人的生命活动也随着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被称为“人体生物钟”。人体生物钟有规律地制约着人的行为、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掌握这种自然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27-27
最近,科学家对睡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许多晚上睡不着,早晨起不来的人,很可能是基因决定的。科学家称,这些人的基因决定了他们习惯于晚起,或者晚睡。 科学家称,他们发现了这种基因。它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决定着这些人比平常的人晚上床。 科学家研究发现,身体的节奏,如吃饭的时间,身体温度的变化的生理节奏,是受基因影响的。科学家已经发现,身体内至少有9个基因与生物  相似文献   

5.
对于很多人来说,早晨,尤其是双休日之后的周一早晨,有一件必须去做却又让人痛苦万分的事——就是把自己从床上拽起来。这种早上起床难的事,相信大部分人都深有体会。为什么起床这么艰难呢?恐怕不只是因为我们太懒吧。的确,起床的痛苦和我们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也就是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从藻类、真菌直到我们  相似文献   

6.
对大多数生物而言,生物钟24小时一个周期。遗传学已经揭示在果蝇、老鼠和人类中发生作用的相关分子时计。  相似文献   

7.
风信 《科学中国》2006,(3):13-13
细胞衰老是生物衰老的基本特征,是老年病发病的基本因素。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端粒)号称“细胞的生物钟”。细胞越老端粒越短。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对"生物钟"研究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在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对生物钟不断有新的发现。1.生物钟在哪里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这个"时钟"会回应外部的信号,特别是光信号,使身体内部的时间与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乘坐飞机到国外旅行时,由于时差的变化,会引起体内生物钟的混乱,使人感到眩晕。最近调查发现,不少人由于乘坐飞机产生时差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失眠症。更有许多的人,日夜迷恋于互联网游戏而整宿整夜地处于极度兴奋失眠状态。由于上述外因,不仅导致了这类群体的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个人的正常工作,而且因睡眠不足而诱发的疾病也屡见不鲜。宇宙万物,无不拥有自身独特的规律:牵牛花黎明时竞相开放;夜来香在月光下散发出迷人的幽香;蝙蝠白天睡足夜间活跃;公鸡专门在拂晓比赛歌喉……生物这种有节奏、有规律的生理现象,是受体内“生物钟”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物钟而设计的生物钟提示仪,可放在眼镜上、别针上或耳朵里,合理安排你学习不同知识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食物钟,调节我们的饮食  相似文献   

12.
梁利槐 《知识窗》2006,(3):54-55
俄罗斯宇宙生物学和生理节奏学领域专家亚历山大·利帕托夫认为,人要想过正常生活一昼夜还短缺约60分钟,而这种生物钟和地球日钟的不同步给人体带来了诸多麻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医学期刊出版周期与影响因子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期刊网的数据资料,详细分析论证了我国医学期刊出版周期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季刊、双月刊、月刊、半月刊的影响因子分别是0.337±0.234,0.386±0.256,0.569±0.405,0.517±0.339,经统计学u检验,月刊和半月刊影响因子明显大于季刊和双月刊。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共26种,其中季刊1种(3.85%)、双月刊7种(26.92%)、月刊17种(65.38%)、半月刊1种(3.85%)。影响因子较高的前20种期刊中,月刊占16种(80.00%),双月刊4种(20.00%)。2002年、2003年和2004年3个年度均有部分期刊出版周期发生变化(缩短了出版周期),出版周期变化前后的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期刊出版周期缩短后其影响因子明显增大。因此得出结论,我国医学期刊随出版周期的缩短其影响因子逐渐增大。提示我们,在稿源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期刊的出版周期;半月刊的影响因子略小于月刊,提示我们,月刊到半月刊的过渡必须非常慎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改半月刊。否则,由于期刊质量的下降导致的影响因子下降将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4.
管彦良  胡安生 《科技通报》1996,12(6):380-381
柑桔果实脱落的机理柑桔是一种生理落果非常严重的果树,一般柑桔品种的座果率都在5%以下.如果在花期或幼果期遭受异常天气(如异常高温),就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生理落果,导致柑桔大幅度减产.因此,了解柑桔生理落果的机理,揭示座果的生理本质,是柑桔生产实践中一个...  相似文献   

15.
<正>生物钟是体内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物钟。目前,多国科研人员正尝试开发快速检测人体生物钟的新法,以期更好地了解人体,保障健康。新一期《科学美国人》杂志刊文介绍说,为了开发更便捷、准确且廉价的检  相似文献   

16.
很多动植物都根据日出日落来设定自己的生物钟。人也是这样,在清晨的阳光中醒来,在白天处于活跃状态,直到太阳落山,夜晚来临,我们在枕头的召唤下上床睡觉。然而,在北极附近,太阳在半年的时间里始终位于地平线以上,而另外的半年则在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全部是白天或者黑夜,这就是极昼极夜现象。要么是漫漫白昼,要么是漫漫黑夜,那里的动物比如说驯鹿,怎么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呢?如果环境转换太快,许多动物会维持它们原来的生理规律,比如当一只候鸟飞越一个日照时间更长的地区的时候,它的生物钟是不变的。如果环境转换是慢慢发生的,绝大多数动植…  相似文献   

17.
睡眠障碍     
彭先胜 《西藏科技》2007,(10):44-45
研究睡眠障碍,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者从现代人的生理、心理及亚健康的生活方式,阐述睡眠障碍的多种病因(5P)、生理现象与心理因素障碍等。提示保证充足质量的睡眠是工作安全,身体健康的前提,从而使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民众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漫谈生物钟     
各种不同生物体内部有自己的“时间表”,并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有节律的活动。生物节律的周期可以是一昼夜、一个月,一年或一年以上。人们把这种存在于生物体内部保持时间或维持节律的机制,形象地称为“生物钟”。其实,生物钟是很普遍的生命现象,并不神秘,不仅高等生物有,而且很多动植物,甚至菌类也都有这种现象,远在生命起源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生物钟你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你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有个“预定时刻表”在支配着。什么时候饿了想吃;什么时候困了想睡;什么时候又会自动醒来,体内生物钟都有个“安排”。为迎接每个动作,生物钟都作了许多“准备”。例如为迎接吃饭这一动作,饭前大脑的食欲中枢(食欲钟)便兴奋起来,肠胃的蠕动加快,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加强等。为迎接就寝这一动作,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生命活动和其他生物一样,严格地遵循着自己的生物钟。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与昼夜的变化有相应的规律。每个人的情绪、能力等在一年当中也呈一定的周期性变化。人们一般在夏季活动多、睡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