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三条杠”们指的是少先队中的大队委员。由于“三条杠”是从各中队选拔出来的,因而他们工作有能力、肯干,也富于创造性。但是,在工作中,他们也时常表现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如何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成长呢?我是这样做的:一、设计职责卡,多一份责任。“现在,请你们想想就职誓言,想一下当时你们是怎么说的?”“干部要有哪五种精神?”“多一条杠杠是不是多一份神气?”……这又一大串问题让他们想起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信赖、父母的期望;同时,布置他们各自设计职责卡。后来,在他们自己设计的职责卡上,他们这样写道:多一条杠杠,多一份责任。他们又真正地成了同学、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科技爱好者,他们喜欢钻研各种知识和技术,他们时而单兵作战,时而小团体作战,他们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他们也许足不出户却是某一领域的“走神”,我们常叫他们“技术宅”。  相似文献   

4.
母性     
从心灵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的最深的秘密。在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正是上修身课的时间。出于什么动机,已经忘记了,我发了下面的质问:“肚皮里面有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知道,知道!”孩子们的口里都这样叫了。我一个个地叫他们回答。“里面有吃下去的东西!”“里面有胃袋!”“里面有肠!”他们这样回答我,大概他们的知识就只尽于此了。“除了这些以外,肚皮里还有什么东西,有知道的人吗?”最后我这样发问时,举起手来的是——一个头扎红缎带的名叫A的女孩子。在A的脸上,微微地现出别人不晓得、只有自己晓得的得意之色。“A君,你说说看…  相似文献   

5.
赵作银 《班主任》2007,(1):46-46
“老师,老师!”刚进教室,几个学生忙不迭地冲我大叫,“李飞说你是他叔!”“对,他对谁都这样说!”许多学生也都愤愤不平。显然,他们是绝不相信让他们骄傲自豪的赵老师会有这样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侄子。  相似文献   

6.
吴长顺 《红领巾》2010,(6):45-45
曾看到这样一则数学小故事:两位俄罗斯数学家在飞机上相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有三个儿子。”伊凡说,“他们现在多大了?”“他们年龄的乘积是36,”艾格说,“他们年龄的和恰是今天的日期,”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些孩子,平时读书很少,提到背诗诵典就头疼。尽管老师要求他们备有“读书笔记本”、“采蜜本”,布置诸如读书,做笔记等一类的作业,但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只是变“摘抄”为“直抄”,翻开一本《好词、好句、好段》,按作业要求直抄。这样的动笔墨摘抄式阅读,对他们来说只能是负担、是压力,只会扼杀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幼儿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教育工作通常存在着教育者希望受教育者“成为这样”、“使他这样”的意图和教育目的。可以认为,教育有“将来希望他们成为这样的人”的长期的、总体的目的,也有为实现这一长期目的的短期的、个别的目  相似文献   

9.
融立 《家长》2012,(6):29-31
“中等生”既可以成为“优等生”的“后备军”,也可能成为“后进生”的“预备队”。孩壬走向何方,关键在父母的教育方式。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成绩平平,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不会挨老师的批评。他们可能会被教过他们的老师忘记名字,其某些言行也经常被家长无意中忽视。然而,他们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中等生”。  相似文献   

10.
(二)指代对象有词,有句,有段,有篇就指代的范围而言,指代对象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点也应使学生有明确的认识。有的指代对象是词或短语。例如,《想和做》中说:“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文中的三个“这样”,指代的对象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这个指代对象显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短语。有的指代对象是一个句子。例  相似文献   

11.
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比较“安静”的学生,他们沉默安稳,遵守纪律,细心认真,学习刻苦,成绩较好。在教师眼里,这样的学生最让人放心。的确,这样的学生确实很少让教师操心:调皮捣乱的事找不着他们,完不成作业的事找不着他们……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无形中就减少了对他们的关心,甚至是很少关心他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他们的目光总是更多地落在那些活泼、调皮的学生身上,对他们青睐有加。那么,是不是这些“令人放心”的学生就不需要教师的关心,“令人放心”就意味着可以放弃对他们的关心呢?其实不然。原因是同其他学生相比,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将“万事莫伸头”奉为金玉良言。他们时刻不忘枪打出头鸟的良训,他们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不  相似文献   

13.
从教多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生沉睡的潜能唤醒,并激励他们积极思考。教师如发现学生有不同的声音,不但要保护他们的“独特”思维,而且要适时适度地奖励“出错”的学生,让他成为课堂的“明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很兴奋的,学习后,会有笑声,笑声之后,会有思考,这样的课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爱”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我始终认为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生同样重要,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还要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当中有“60后”、“70后”。也有“80后”:他们当中有电影制片厂出来的老编辑,有《人民日报》出来的记者,也有10年前上初中时做过声优而今已从清华美院毕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相对来讲难以管教。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而他们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或一方生活在一起。我们称这样的学生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7.
林胜 《班主任》2007,(5):26-27
“老师,您5分钟后来检查。”每当有卫生、纪律等常规检查时,学生们往往喜欢这样对我说,我也喜欢他们这样说出自己的想法。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告诉孩子我和他们之间将要使用的一些有着特殊涵义的话语。比如,“我觉得这样可能会好些”——那是告诉他们哪里还不太妥当;“我希望我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那是表示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了与原则相违背的事情,等等。当我们之间特定的交流语言明确之后,我就不断地使用这样的语言和孩子们讲话。久而久之,他们便产生了条件反射,习惯也就养成了。  相似文献   

18.
【案例】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我在办公室里一张张地翻着学生的试卷,分享孩子们半学期的收获。其中有一道题吸引了我的目光,题目是:“老师总是这样———”。要求孩子补充句子。大多数孩子写“老师总是这样爱笑”、“老师总是这样关心我们”……看到这些,心里渐渐有一股暖流在向外洋溢着,感叹着这些孩子们的可爱、纯真。“老师总是这样说话不算数!”!”重重地描粗了几倍。我看到这里,心里不由一惊,不由得嘀咕起来,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的呢?脑子飞快地思索起来。“说带他们春游,带了。”、说让他们每人当一天班长,也当了。”……实在想…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种人没有经历过什么真正的爱情却总说爱情把他们伤的很深有这样一种人十七八岁就说“爱情甜蜜”不知道这样的“爱情”还有没有永恒的含义有这样一种人青春的身上展现出来的是聪明和伶俐但夹杂其中更多的是烟圈和酒气有这样一种人本应感受家人的关怀和朋友的亲密却非要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寻找快意有这样一种人面对老师和朋友劝诫的话语不屑之中还带有几分敌意有这样一种人一会儿痛苦一会儿甜蜜真不知道他们真正的世界是什么玩艺有这样一种人要么郁闷要么诡异实在不行就自我封闭心情不好和心情太好都成了他们行为异常的依据有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些孩子,命运和身躯的残缺,使得他们被称为“折翼的天使”;有这样一些教师,手势和心灵是她们传授知识的通行语言;有这样一类学校,他们把生命和爱作为唯一的校训,令人动容。对于这些真实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的其实只是简单的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