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种媒体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网络媒体因其空间无限性及显著的交互性,被赋予更多想象。以2014年我国节假日安排的决策过程为例,就网络媒体对我国公民参与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四个有限性”观点,有助于人们客观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及其所需机制。缺乏沟通与反馈机制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使得任何一种新技术沦为投票的机器,其“有限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赵琳 《新闻窗》2010,(3):33-34
"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公众新闻",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的一场新闻改革运动。这一运动是新闻界面对社会批评和信任危机而发起的改革运动,是继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之后的又一自我反思,其主旨是改善媒体与公众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公民参与到公共政治生活中来。以话语讨论而非暴力的方式推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以"什锦八宝饭"和"学习粉丝团"为代表的我国政治粉丝群。我国的政治粉丝之间并不是一种基于政治、社会或者文化的联接,而仅仅是源于技术的纽带,并不必然推动公民的民主参与。将网络政治粉丝视为政治民主化的表征,是政治粉丝与媒体合谋制造的幻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公共治理理念为基础,结合公共治理在网络化时代的转型,指出网络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政治考量,主要表现在网络媒体的公共价值目标取向、网络媒体技术引发公共治理的数字化革命以及网络媒体对公民政治选择的影响力,并由此探讨公共治理创新中推进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提出主要的策略建议即培育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建立防止网络参与"数字鸿沟"的机制、加强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影响力日益增强,迅速崛起成为第四媒体,但是以海量信息著称的网络媒体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在议程设置方面却逊色得多。而任何一种独立的媒体形态要确立自己的地位,必须发挥“议程设置”的作用。因此,网络媒体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必须增强自身的“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政府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为公民特别是大学生提供了参与政治生活的全新渠道。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民政治权利的有效保障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时期,大学生运用自媒体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钓鱼岛事件"从2012年4月到11月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此次事件各媒体都作了充分的报道。本文以新浪网对"钓鱼岛事件"的专题报道为例,分析网络媒体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策略并分析其采用特定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以下简称番禺事件)为个案,重点分析公众、媒体、政府如何通过共同参与这场环保"公共议题",形成一种"互动"的传播模式,并对三重参与主体在参与公共议题传播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进行探讨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冯敏 《声屏世界》2009,(4):13-14
公共决策关乎国计民生,非传统媒体为民意表达提供平台,两者交合点是公民的有效参与。信息公开、渠道通畅才能体现民主,决策科学。新闻媒介传播在传播中坚守新闻价值、坚持公众利益不失为一种降低决策风险的做法。编发以下两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公众信息传播的手段,给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全新而便捷的渠道,同时也为党和政府科学执政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早在去年初,党中央就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就必须尊重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特点,掌握媒体运作规律,把握受众需求和心理,这对习惯了传统媒体运作方式和传播特点的公众以及媒体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袁蕾  张梅 《新闻世界》2014,(8):369-370
传播媒介是政治组织利用媒体输出价值观的一种手段,政治新闻是媒介报道的诸多内容之一,两者的嫁接并不只有"宣传工具"一种结果。以具有相对宽松的新闻环境的西方媒体为例,在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流媒体的时代中,传播媒介的政治功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政治善于利用媒体劝服受众为自己的政治产品买单,引导舆论向着积极的、利己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媒体在与政府的博弈中捍卫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推动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公民的话语权是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以及公共决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也是推动公众自身权利实现的重要力量。网友对新交规中关于闯黄灯重罚的热议,到公安部宣布闯黄灯教育为主暂不处罚,微博这个平台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我国传统媒体及新型媒体都应以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和表达需求为发展目标,使公民在媒体中有更多的声音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崔波 《新闻世界》2011,(10):95-96
在当今视听环境下,地方广播电视台应由传统的"单一媒体"向"融合媒体"转变,关注热点,不断推陈出新,善于用网络语言,用网络媒体的规律来经营。  相似文献   

14.
十年前,西方学者将大多注意力投放在"政治冷漠"(disengagement;civicapathy)这个议题上,尤其年轻人(youth)被视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但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媒介平台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表达意见的渠道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也随之增长。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西方的大多学者开始重新诠释和思考"公民参与"(civic engagement/participation)一词,本文对近几年西方公民参与研究的主要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具体从参与主体、参与对象以及参与行动三个方面来解读公民参与的"新政治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媒体间对于新闻内容的信息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许多媒体限于自身条件和事件本身内容资源的有限性,难以像核心媒体一样掌握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一手信息,也就难以对这些事件进行良好的事件性新闻报道。因此,大多数媒体转向了侧重二手资料重组和对某一事件进行再解读的非事件性报道。从数量上看,非事件性报道已经成为对重大事件报道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媒体发生激剧变革和重大转型的今天,平面媒体对"小记者"的竞争呈现越来越激烈的趋势,而不少市州级的广电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也开始涉足这一群体的竞争。就宜昌《三峡晚报》"小记者"操作实践来看,在这一轮竞争中,媒体"小记者"越来越显现三大特征:读者用户化、用户互动化、互动品牌化。"小记者":媒体的最佳用户2007年,《三峡晚报》开始经营"小记者"。和许多报纸一样,报纸为了发行开辟"小记者"(有的叫"小作家")专栏、专版,用以刊发"小记者"的作文,加入"小记者"前,这些"小记者"必须至少订一份报纸。主管"小记者"的部门,就是发行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电视、报纸、广播凭借其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一直是报道重大时政新闻的主力军。每年的全国"两会"对媒体来说,都是不可错过的一道新闻盛宴。各类媒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网络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优势,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一份调查中显示,有近30%的公众会选择互联网作为了解"两会"的首要信息渠道,另有20%的公众会及时的关注互联网上"两会"的信息动态。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这几乎是媒体的一个共识,尤其在新媒体冲击下,对传统媒体而言议题设置更显得迫切而重要。本文以江西地方传统媒体在"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的宣传报道过程中,利用微博这一网络媒体进行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所产生的舆论效力为样本,探讨地方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提高网络议程设置能力与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刘立伟 《青年记者》2016,(15):68-69
媒体信息设计是针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视觉提炼和转化,在传统媒体中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设计实例,比如图表和图形设计等等。如今,以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媒体信息设计又有了新的内涵与应用,优化构思和设计参与变得日益重要,简单的图形、图像展示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也是网络媒体时代“信息优化设计”理念提出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传媒促进公民参与、形成管理的公共领域,是构建我国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传媒呈现出参与公民的议题表达、参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政府部门和公民合作三种形式促进公民参与的实践状态。推进公民参与,我国传媒需要开展公共新闻运动、促进社区媒体建设以及建构社交媒体理性的公共领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