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新课标教材特别提到他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但对法、术、势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并未展开论述。一般认为,韩非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法”。他构建了一套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笔者通过研读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及相关论著,认为“势”才是韩非政治思想的核心。以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儒家代表孔子的穗治思想与法家代表韩非法治的政治思想的演变及对当代的启示。儒家主要讲了孔子的德治政治思想及如何实现其思想;法家则主要讲了韩非的法术势结合的政治思想,秦王实践了韩非的理论并实现了一统天下的目标以及两个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构了以法为核心、以法术势为基本逻辑框架的法治思想。其法治思想是围绕"道"而进行的。韩非有关"道"的论述与他的法治、术治、势治思想都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构了以法为核心、以法术势为基本逻辑框架的法治思想.其法治思想是围绕"道"而进行的.韩非有关"道"的论述与他的法治、术治、势治思想都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法”、“术”、“势”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韩非的术治包括领导艺术和阴谋权术,其中的领导艺术对校长治校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慎到的“人莫不自为”的人性出发,阐述了其“权重位尊”的势论、“君逸乐而臣任劳”的术论和非圣贤等思想,揭示了慎到是从李悝、商鞅、申不害到韩非的承上启下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7.
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继承并发展了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创立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尊主安国的专制主义理论。韩非好刑名法术之学,他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人性好利论。在国家的权力结构上,他主张实行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操法、术、势三柄,便能驾驭臣下和统治人民,反对以仁义治天下。在学术思想上,他明显地接受了苟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发展了他“人性恶”的性恶论,并从老子的著作中丰富了他“君人南面”术的思想,使他对于“术”的论证更富有理论性,从而建立起…  相似文献   

8.
韩非是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他的政治学说中,以法为中心,坚持法、术、势有机结合的管理思想,占有着突出的重要地位。他的这一管理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国家政权建设不无借鉴意义。本文就此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阳儒阴法,儒法互补的统治思想及其所构成的国家职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而法治思想的完备化、体系化,成于韩非之手。本文着重论述了韩非集法术势为一体的法制学说、处世哲学及人格理想,深入剖析其学说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正、负两面的巨大影响,并通过论述其独特文风、文章体式,以及韩非散文独特的美感效应,力求全面、立体化地分析韩非,认识韩非,理解韩非,从而把对法家学说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史上,韩非是公认的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批判地汲取儒、法、道、墨诸家的思想成果,同时参考七国变法的实践经验,创建了一种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理论,主张国君依靠封建政权的力量,运用权术驾御群臣,使官民严守法令,牢固地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在韩非的政治学说中,阐述术数的内容特别多,几乎占了《韩非子》一半以上的篇幅。他把申不害的术治思想作了充分的发挥。本文拟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王虹 《青海教育》2002,(10):29-30
韩非,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博学多闻,知识丰富,眼光犀利,对人情世故观察之细微深刻是惊人的。韩非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荀子的性恶论。在韩非看来,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真正的感情,只有各自的利益,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各谋其利的集合体。基于对人性和社会的这种深刻洞察,他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论。这对当时正在发展起来的地主阶级政权和君主专制制度是求之不得的统治秘诀,难怪秦王政对它如此欣羡和赞叹不已了。在韩非法、术、势君主专制理论的体系中,法占重  相似文献   

12.
韩非、法家的思想与道家之间的关系,历来受到学人的关注。本文的观点是:韩非及法家思想以道家学说为源流,这除了道家的“无为”适宜于宗法制集权统治外,更在于“道”等概念满足了法、国家权力运作等的形式普遍性需求。  相似文献   

13.
韩非认为:在“人民众而货财寡”及“皆挟自为心”的情况下,需要法律来“禁暴止乱”;国家应重视法律的运用,实行酷刑以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君主治理国家关键要集大权于一身,以法律为主要工具,“法”、“势”、“术”三者并重,以达到维护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目的。韩非的法律思想对统治中国数千年的以刑法为主体的封建法律体系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秦王朝在国家统治思想上呈现出极端的狭隘性、单维性与局限性。它表现在秦君臣对其战争力量和主观作用的深信不移和盲目夸大,以致未能及时调整“马上”与“马下”治天下的攻守异势的统治思想及策略;在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上则呈现出极端的功利化特征;而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秦专制王权理论在政治哲学方面又表现出贫乏性、单一性特点。这种统治思想的局限性使秦王朝在统一后的社会整合与控制上缺乏稳固的思想基础,导致它在社会转型重建中的不成熟内敛机制及大一统社会发展中的秩序失范。  相似文献   

15.
韩非子的治国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的治国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政治思想的总结与实践,“法”、“术”、“势”是其政权管理体系中的基本手段,三者融会贯通于一体,均是对国家政权管理形式及权势运作机制的设计。韩非的非道德主义及高度的君主专制思想,使其治国思想体系中君权与民权处于极端对立状态,是其天然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6.
法家以法律统一思想其实就是其“法治”思想,法家主张“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轻视甚至否定道德和教化的作用,实际上是实行文化专制。法家以 法律统一思想体现在其推行“法治”的方法上,从本质上说,法家的法治与儒家的 人治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7.
政治理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和最高点。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很复杂,但是其政治理想却相对接近。从对尧舜与禹汤文武之间态度的差别,可见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人而非周礼更非王权。从孟子对于“先王”的诉求和对尧舜“圣”的判断,从对不道君主的否定到对能臣的否定,从对“势”的否定和对人伦的绝对肯定,尤其是从对豪杰之民的肯定到对文王绝对作用的否定,其政治价值观已经超越孔子的民本思想,具有“民权”思想特质。荀子虽然在儒家理想与法家的手段之间出现徘徊,但政治价值观的立足点在于民是可以肯定的。在如何通向理想政治的方法论上,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这不仅仅是保守主义的问题,更深刻的矛盾是,恢复周礼至多只能恢复文武之道,并未能达到尧舜之治;孟子推行先王之教,推行德政,在战国中后期功利主义的大潮中,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荀子想摆脱孟子方法论上的苍白,借鉴的却是法家政治手段,开创了古代中国社会“儒法互用”的先声。孔孟政治方法论上的疏空,虽然留下阐释空间,但得出儒家有“专制倾向和权威主义”或“开明专制”这样的判断,是缺乏史料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与韩非法家相比,孔孟儒家的政治主张更多是反专制的。韩非尊君卑臣,孔孟尊君而不抑臣;韩非重君势,孔孟重君德;韩非力主君主独裁独断,孔孟则主张君臣共治;韩非重固君保君之策,孔孟重仁政保民之道。孔孟儒家的政治思想,是一种民本的思想,此种思想虽欠缺"民治"的成分,但仍含有"民有""民享"的内容,即以民为政治本源、为政权主体、为政治兴衰成败的决定力量,认为政治活动应为民谋幸福,此种"民本",虽非"民主",但更非"专制"。孔孟虽"尊君",但此种"尊君"是抽象的、有限的,目的在于重建秩序,实践民本,是一种民本主义的尊君,并非主张专制。总之,孔孟儒家并非主张专制,而是反专制。  相似文献   

19.
在各种人类文化成果中,法律制度可谓是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奇特的精神创造,因为法律制度往往以一种最强烈的方式,集中突出地表达一种秩序,体现一种观念。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法制文明的源远流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绝对君权的专制统治以及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结构产生并保持了儒家正统思想,并在政治伦理方面与法家的以刑去刑思想得到了统一。因此,中国古代刑法文化也集中体现了对秩序的维护和统治者政治意识的中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卒于233年。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自认为学问不及韩非。韩非口吃,不善于口头谈吐,而善于书面著述。他继承了荀子讲究“刑”的思想,又杂采了老子的“术”、商鞅的“法”、申不害的“形名”,成为先秦一位集法家之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政治主张受到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秦始皇的赞赏,入秦后,由于李斯、姚贾的嫉妒下狱身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