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胶质瘤在颅内各种肿瘤中最为多见。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需要辅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免疫治疗等,但疗效均不理想.最新研究证实,神经干细胞治疗胶质瘤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是多基因参与的一类复杂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环境因素是大多数肿瘤的病因,但暴露于相同环境的人群只有少数个体发病,提示个体的遗传易感因素起重要作用。许多年来,肿瘤领域的科学家在寻找肿瘤遗传易感基因方面进行了大量卓越的研究,相继发现了一些高外显度的肿瘤易感基因(先天性突变基因)。然而这些易感基因只在某些罕见的家族性肿瘤中出现,而绝大多数常见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等并不存在特异的先天性突变基因。那么什么是大多数常见肿瘤的遗传易感因素?这个未知问题已成为肿瘤学乃至生物医学领域积极探讨的基本科学问题。近日,记者采访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林东昕教授,请他介绍了遗传因素对于肿瘤预防和治疗方面的重要影响。林东昕教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同时兼任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在研究致癌物代谢、DNA修复、细胞周期和凋亡控制、肿瘤免疫等基因遗传变异与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2006年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由林老师为第一完成人的"单核苷酸多态与肿瘤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肿瘤基因治疗是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矫正或置换致病基因或引入有治疗价植的其它来源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基因治疗一般是引入修饰基因于病人体内而并非该基因的产物,即是一种疗法而非新产品.但是,通过体内直接途径可将外湖DNA象传统的药物一样注射到机体内,帮、故有人称这些外源的DNA的基因药物.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通常采用基因转移和基因灭活方法.基因转移是指将外源性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修饰缺陷细胞,使其恢复功能或使原有的功能得到加强,故又称为基因修饰.肿瘤基因修饰治疗研究包括免疫基因治疗、增强抑癌基因表达、靶向化疗或提高机体化疗耐受性等内容.基因灭活是应用反义技术特异性封闭某些基因的表达.反义技术是指利用针对特异性DNA和RNA片段按碱基配对的原则人工合成小分子核苷酸序列(反义寡苷酸),与其目的DNA和RNA序列互补结合,以选择性抑制目的基因翻译或转灵过程的技术和方法.在肿瘤基因灭活治疗中,订要是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或封闭某些癌基因的表达.基因转移疗法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体细胞系基因转移,主要用于防治遗传性及非遗传性疾病;二是胚胎基因转移,用于预防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基因治疗是指体细胞基因治疗.基因治疗基本上分为三步:(1)基因导入:是指把基因或合有基因的载体导入机体;(2)基因传递:是指基因从导入部位进入靶细胞核;(3)基因表达:是指细胞中治疗性基因产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化疗作为对癌症患者全身性治疗的手段,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手术和放射治疗不能替代的作用。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但是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的产生与多药耐药基因和热休克蛋白、P-糖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等多药耐药蛋白的过度表达有密切关系,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MicroRNAs(miRNAs或miRs)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信使RNA(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引起mRNA的断裂或蛋白质翻译的阻断,进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负性调控。miRNAs可影响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生存等过程,其表达失调有引起疾病甚至肿瘤的可能。miRNA表达失调已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出现,包括甲状腺肿瘤。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中出现的miRNAs表达失调及miRNAs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综述,为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创新要点:已有大量关于滤泡细胞起源,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miRNAs表达失调的综述,但对C细胞起源的甲状腺髓样癌(MTC)中miRNAs表达失调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同时,在此之前没有关于各型甲状腺肿瘤miRNAs表达与其靶基因的综述报道。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还列入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循环血液中miRNAs表达谱的最新研究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重要结论:总结了miRNAs在各型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谱(见表1、3、4、6);描述了在各型甲状腺肿瘤中不同miRNAs潜在的靶基因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多方面的作用(见图1;表2、5)。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中不同于造血干细胞的另一类干细胞。MSC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一部分,构成了造血微环境的主要细胞,在造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MSC与造血作用的关系及其机理,在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10月8日宣布,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美国的马里奥·卡佩奇、奥利弗·史密斯和来自英国的马丁·埃文斯因干细胞研究赢得该奖项。决定每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其颁奖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表示,这三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打靶技术研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而获此奖项的,他们在"基因打靶"的生物技术研究中,通过敲除技术来研究老鼠基因,使人类能够掌握更多有关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囊肿性纤维化(属遗传性胰腺病)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RAC1蛋白调控阿霉素(DOX)诱导肿瘤转移机制,设计靶向RAC1的小干扰RNA(siRNA)递释系统,抑制DOX治疗诱导的肿瘤皮质间质样(EMT)转化。创新点:探明了DOX通过RAC1蛋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性变化的机制,构建了靶向沉默RAC1蛋白的siRNA递释系统,有效降低了DOX化疗后肿瘤组织转移的风险。方法:选用MCF-7细胞为模型细胞,体外考察DOX相关活性氧(ROS)对RAC1蛋白的调控作用。针对肿瘤细胞内高谷胱甘肽(GSH)浓度的氧化还原条件,选用二硫键为敏感桥链,壳聚糖为亲水性骨架,硬脂胺为疏水基团,构建氧化还原敏感型基因药物载体CSO-ss-SA。选择靶向沉默RAC1的siRNA为模型药物,构建基因药物递释系统CSO-ss-SA/siRNA。考察CSO-ss-SA/siRNA的理化性质、体外敏感释放及细胞摄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和细胞侵袭性实验考察基因药物递释系统的细胞药效。选用Balb/c裸鼠构建MCF-7乳腺肿瘤原位荷瘤动物模型,考察CSO-ss-SA/siRNA对DOX治疗诱导肿瘤组织EMT转化的抑制作用。结论:RAC1是DOX诱导细胞侵袭性的关键蛋白。靶向沉默RAC1的siRNA基因递释系统可在体内外有效抑制DOX治疗诱导的肿瘤组织EMT转化,降低化疗诱导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传闻:中源协和控股子公司申报的"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分化的培养液及诱导方法和用途"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专利证书。记者求证:记者多次致电公司证券部,无人接听。中源协和(600645)是A股唯一一家干细胞概念上市公司,目前传闻其控股子公司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申报的"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分化的培养液及诱导方法和用途"已由国家知识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源性EGFP基因转染修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可行性。方法:用增强型荧光绿色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作为报告基因,以脂质体法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转染结果、表达情况及对靶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证实:成功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现了基因转染。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建立稳定表达E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做标记的MSCs细胞的移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细胞中导入dsRNA会引起体内同源基因特异性的沉默(silencing),这种现象被称为RNAi(RNA interference).该技术经过十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并引起了生物科学的一次新的革命。它被广泛应用于细胞信号转导、发育生物学、基因功能学及肿瘤的基因治疗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多药耐药现象是系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出现耐药性的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不同、作用靶位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也有耐药性的现象。利用RNAi技术研究和治疗肿瘤的多药耐药性为困扰医学界二十多年的难题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ENU诱发子代大鼠脑肿瘤的模型 ,对子代鼠脑肿瘤发生前、后p2 1基因的变化进行连续地观察 ,探讨抑癌基因 p2 1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 1)通过对孕18d大鼠腹腔注射亚硝基乙基脲 (ENU ,75mg/kg)的方法 ,建立子代鼠脑肿瘤模型 ;( 2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对子代鼠 90d、12 0d和 15 0d鼠脑 p2 1蛋白表达进行观察。 结果 :p2 1蛋白的表达减弱或消失 ,见于子代鼠出生后 90d、12 0d和 15 0d ,特别是 90d组 ,且 15 0d组中肿瘤内与瘤周组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异常 p2 1蛋白的表达存在于肿瘤发生前、发生早期及发生后各阶段 ,进一步说明p2 1WAF1/CIP1发生突变、其表达减弱或消失是脑胶质瘤起源的重要原因。p2 1基因的功能失常可能是导致基因链活动紊乱的因素之一 ,而肿瘤的形成还可能需要其它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13.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能分化为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其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及功能修复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的治疗作用包括干细胞的归巢,定植和激活自体神经干细胞,但更重要的是神经干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细胞调控因子群(neurocyte growth regulatory factors,NGRFs)的药理学作用.深入研究这些因子不但对神经细胞再生及功能重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这些因子的药理作用机理及开发大分子新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简称肿瘤)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类严重疾病.目前,人们对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因此对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沿袭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这"三大法宝".然而,这"三大法宝"并不是最完美的,化疗与放疗有自身的缺陷,它们除了具有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对药物的耐药性外,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使正常组织和细胞受到损害,尤其是对造血组织和细胞,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期望着能有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12,(6):78-79
据2011年12月8日《科技日报》援引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可以在活的生物体内对血液干细胞进行基因修改,让其变成"癌症杀手"T细胞,使用该方法治疗人类黑色素瘤的治愈率高达40%。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癌症和干细胞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已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它们在增强卵巢癌化疗耐药能力中的具体作用。创新点: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微小RNA(micro RNA)影响卵巢癌化疗耐药能力,并确定了介导此作用的micro RNA分子和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以微阵列方法分析其中microRNA表达谱。针对所获高表达microRNA,分析它(们)对细胞内糖酵解及相关化疗耐药行为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查找所获microRNA的靶基因,分析信号作用机制。纳入59名卵巢癌患者,以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方法考察所获microRNA分子表达程度的临床预后意义。结论:迁移至卵巢癌组织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mi R-1180分子。MiR-1180分子进入癌细胞后,识别并下调SFRP1蛋白(分泌型Wnt受体,起信号抑制作用),由此提高Wnt通路活性。活化后的Wnt信号通路可增强癌细胞内糖酵解水平(即Warburg效应),从而引起糖酵解依赖性化疗耐药行为。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难治性全血细胞减少和易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患者的预后、合并症和年龄是决定治疗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治疗策略经常以支持治疗为主,包括造血细胞生成因子、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及抗感染治疗.另外诱导分化、免疫抑制治疗、刺激造血、靶向治疗、化疗、异基因骨髓移植等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应用.我们明确提出"气阴两虚,血瘀内阻"的中医复合证候为MDS临床主证,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治疗大法,制成"益髓颗粒剂",进行了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获得了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肿瘤是一种基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单核苷酸突变、拷贝数变异、插入/缺失等。人类对肿瘤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未获得突破性进展。肿瘤研究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改变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近些年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为探寻肿瘤发生中基因的改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现通过肿瘤标志运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单个肿瘤细胞,并通过细胞测序获得大量信息,为肿瘤的治疗提出一个新方法—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放疗与化疗是脑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自1992年3月至1993年8月我们对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采用超选择性化疗与~(60)Co头部照射联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3~56岁,平均38.6岁。左侧大脑半球3例,右侧大脑半球4例。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Ⅱ级2例;Ⅲ~Ⅳ级4例,室管膜瘤1  相似文献   

20.
概乳腺癌已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近来研究表明,乳腺肿瘤组织内有少量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肿瘤干细胞,这些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深入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近期的研究成果,概括了表观遗传修饰和代谢重编程对上皮间质转化及乳腺癌干细胞的调控机制,且系统地分析与总结了表观遗传修饰、代谢重编程、上皮间质转化和乳腺癌干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