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简称MCF-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0.048,0.056,0.064,0.072,0.080μmol/L)作用于MCF-7细胞24h,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结果:经上述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24h后,MCF-7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28%、48%、50%及55%;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DNA梯形条带.结论:姜黄素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商南泉茗茶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商南泉茗茶多糖体外抑瘤作用,采用MTT法检测其作用于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系后的细胞存活率、LDH法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商南泉茗茶多糖对结肠癌、肺腺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结肠癌次之,肺癌最弱。进一步研究表明,商南泉茗茶多糖能够使MCF-7细胞的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且有明显的诱导MCF-7细胞凋亡作用。商洛绿茶茶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铜离子诱导的前列腺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创新点:首次研究虾青素对铜离子诱导的前列腺细胞及前列腺癌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并比较其对两种细胞作用的差异。方法:MTT法测定铜离子与虾青素对前列腺细胞(RWPE-1)和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影响;采用细胞流式仪测定虾青素对铜离子诱导的RWPE-1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虾青素对铜离子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的影响;采用罗丹明123(Rh123)染色检测虾青素对铜离子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测定了虾青素对铜离子存在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铜离子能诱导RWPE-1和PC-3细胞凋亡,并伴随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升高;虾青素处理可显著降低RWPE-1细胞中MDA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并保持ROS含量稳定;虾青素处理可降低PC-3细胞中SOD、GSH-Px和CAT的活性,而对RWPE-1细胞则作用相反。因此,虾青素处理能有效降低铜离子对RWPE-1细胞引起的损伤,而通过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加剧铜离子对PC-3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线粒体为靶点的一类抗肿瘤药物——电子移位亲脂性阳离子(DLC)及其作用机制。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它提供了细胞所需能量,调节细胞Ca2+的动态平衡,维持细胞的电势平衡作用,参与细胞凋亡过程及衰老等多种病理生理的代谢过程。线粒体是有效地治疗癌症和其它疾病的作用靶点。电子移位亲脂性阳离子(DLC)是一类具有亲油和亲水双亲性阳离子化合物。它能够在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推动下,聚集于细胞线粒体部位。由于肿瘤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高于正常细胞,可提供推动力使DLC在肿瘤细胞线粒体内选择性地积聚,而DLC在高浓度下将表现出线粒体毒性,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H2O2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为模型,探讨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对H2O2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CK-8法筛选没食子酸对SH-SY5Y细胞无毒剂量范围,在此剂量范围研究没食子酸对H2O2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将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H2O2模型组(Model),GA 5 μmol·L-1组(GA1)、GA 10 μmol· L-1组(GA2)和GA 25 μmol·L-1组(GA3).GA组先加入GA预处理1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200 μmol· L-1的H2O2.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构成比;Diaphorase催化的INT显色反应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利用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可以催化底物Ac-DEVD-pNA的反应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终浓度为200 μmol·L-1的H2O2作用于SH-SY5Y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下降至65% (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明显降低(P<0.05);LDH释放量和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增加(P<0.01),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P<0.01).与H2O2组相比,终浓度为5~25 μmol· L-1 GA能显著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GA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H2O2诱导的SH-SYSY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效应可能与清除ROS,减轻DNA氧化损伤,抑制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异乌药内酯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在介导线粒体凋亡途径中的作用及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DMSO)、异乌药内酯处理组(15μmol/L)、抗氧化剂NAC组(3 mmol/L)和异乌药内酯联合NAC处理组(Isolinderalactone 15μmol/L+NAC 3 mmol/L)进行实验。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法检测A549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JC-1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关键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异乌药内酯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促进ROS积累,线粒体膜显著去极化,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而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抗氧化剂NAC与异乌药内酯联合作用后,与异乌药内酯单独处理组相比,以上各方面的变化水平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异乌药内酯能通过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积累,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促进A549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蜂斗菜素(petasin)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罗丹明B(SRB)法检测蜂斗菜素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蜂斗菜素对SK-N-SH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蜂斗菜素对SK-N-SH凋亡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蜂斗菜素对SK-N-SH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蜂斗菜素对SK-N-SH,SGC7901,SPC-A-1,SMMC 7721,Ec9706,SK-N-BE(2)和U251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蜂斗菜素使SK-N-SH细胞的周期阻滞于G0/G1期,但不诱导其凋亡,且下调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蜂斗菜素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天然化合物,其机制为抑制细胞增殖,但不诱导其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包括下调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白杨素的7-位羟基上进行修饰,对得到的C~7-位白杨素衍生物进行生物活性研究.通过MTT法检测其对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癌细胞(A549)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AV-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状况.结果显示,C~7-位白杨素衍生物对HeLa、 MCF-7、 A549细胞都有一定的抗增殖作用,其中对HeLa细胞的抗增值效果最好,IC_(50)值为20.62μmol/L;当药物浓度为20μmol/L时,细胞凋亡率达到22.32%,说明C~7-位白杨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的耐药逆转及其对该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和抗药性逆转,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非细胞毒性剂量(320μg/m l)和低毒剂量(1 250μg/m l)的川芎嗪均能显著降低MCF-7/ADM细胞的IC50(P<0.01),逆转倍数分别为2.14和2.80倍;并使该细胞P-gp的表达率由(90.60±0.40)%分别降低至(69.10±1.65)%和(60.30±1.25)%.[结论]川芎嗪可部分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与抑制该细胞P-g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不仅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而且与细胞凋亡、活性氧(ROS)产生和Ca~(2+)稳态等密切相关。线粒体DNA(mtDNA)突变是线粒体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当前,线粒体疾病细胞模型构建仍存在许多困难,严重制约线粒体疾病的致病机制、靶向药物筛选和临床治疗等研究。本文将重点介绍线粒体疾病细胞模型的构建和特征,包括患者特异性永生化淋巴细胞模型、成纤维细胞模型及其衍生的转线粒体细胞模型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及其定向分化细胞模型,以及这些细胞模型在线粒体药物筛选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细胞外过氧化氢(H_2O_2)的刺激建立单个人肺癌SPC-A-1细胞的氧化压力模型。创新点:氧自由基(ROS)涉及多种生物现象,包括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ROS的定量检测和反应网络的评估结果令人期待。但ROS半衰期很短且反应过程很快,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克服了检测和评估的困难。方法:利用改进的微流控和成像技术测定ROS水平,构建氧反应网络。通过调控线粒体胞浆Ca2+水平、线粒体Ca2+摄取、细胞内ROS自扩增以及内在凋亡途径,确定线粒体在外源氧化压力模式中扮演的角色。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 mmol/L H_2O_2引起细胞O_2·-水平的快速增加,从而导致细胞氧化能力增加和还原能力降低。此外,研究还证实了内质网中储存的Ca2+是H_2O_2诱导的线粒体Ca2+爆发的主要来源。外源氧化压力反应涉及细胞器间Ca2+信号的传递、ROS自身扩增、线粒体功能紊乱和半胱天冬酶依赖性凋亡途径。线粒体在外源性氧化应激影响细胞命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分化疗药物可以促进活性氧(ROS)产生,同时ROS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有机砷化合物N-(4-(1,3,2-dithiarsinan-2-yl)phenyl)acrylamide(AAZ2),其可通过促进ROS产生诱导胃癌线粒体依赖的细胞凋亡。具体机制为AAZ2通过靶向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导致葡萄糖代谢改变和氧化应激,继而抑制PI3K/AKT/m TOR通路,最终激活半胱天冬酶(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此外,体内实验也证实了AAZ2可以抑制胃癌移植瘤的生长。综上,在胃癌中,AAZ2可以通过靶向PDK1影响葡萄糖代谢及随后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最终诱发线粒体依赖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LDH法测定凋亡和坏死的比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药物作用后对MCF-7细胞中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得出了在MCF-7细胞凋亡过程中,吴茱萸碱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表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唯一含有核外遗传物质的细胞器,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的环境,使线粒体DNA(mtDNA)较核DNA(nDNA)更易损伤或突变;通过线粒体外膜释放凋亡活性物质和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可促进细胞凋亡;mtDNA的损伤和突变与人类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及临床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唯一含有核外遗传物质的细胞器,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的环境,使线粒体DNA(mtDNA)较核DNA(nDNA)更易损伤或突变:通过线粒体外膜释放凋亡活性物质和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可促进细胞凋亡;mtDNA的损伤和突变与人类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凋亡调控相关蛋白来了解顺铂耐药成因,同时考察乙烷硒啉(Ethaselen)在K562耐药细胞中逆转顺铂耐药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创新点:首次研究乙烷硒啉在逆转顺铂耐药中的作用,且此作用与乙烷硒啉诱导细胞凋亡相关。方法:通过长时间脉冲诱导得到顺铂耐药K562细胞,并观察耐药细胞形态及倍增时间。采用MTT法考察乙烷硒啉、顺铂及其联用组在不同细胞株间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最后,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考察凋亡调控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结论:脉冲诱导得到的K562耐药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是原K562细胞的5.34倍。形态学观察发现,耐药细胞体积增大,粘附性进一步降低。乙烷硒啉与顺铂联用表现出协同效应。当加入少量的乙烷硒啉(顺铂与乙烷硒啉的摩尔比率为10:1),顺铂作用K562耐药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可以减少21倍。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表明,乙烷硒啉能够诱导耐药细胞凋亡。其逆转顺铂耐药主要是通过调控Bcl-2及Bax蛋白比例以及通过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引起线粒体通透转运孔道(PTP)蛋白孔道的形成来促使释放细胞色素c,进而引起Caspase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白藜芦醇(RSV)在猪精液冷冻保存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创新点:在冷冻过程中添加RSV,观察其对猪冻后精子抗冻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细胞凋亡作用机理。方法:在猪精液的冷冻和解冻过程中添加1mmol/L RSV,解冻后检测精子活力、线粒体膜电位、腺苷三磷酸(ATP)含量、凋亡水平和凋亡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论:(1)与鲜精相比,冷冻精液的活力、顶体完整性和质膜完整性均显著降低,冷冻前后RSV处理未能显著提高精子活力(0.44 vs. 0.40,P0.05),但能显著提高顶体完整性(57.65%vs. 47.00%,P0.05)和质膜完整性(46.67%vs.38.85%,P0.05)。(2)解冻后精子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RSV的添加能提高精子膜电位水平。(3)冷冻解冻过程中添加RSV能显著降低精子的活性氧(ROS)水平(58.65%vs.88.41%,P0.05),增加精子的ATP含量(0.49μmol/L vs.0.25μmol/L,P0.05)。(4)TUNEL凋亡检测后,冷冻精子的凋亡率(80.41%)与鲜精组(9.70%)相比显著增加(P0.05),RSV处理能显著降低冻精的凋亡比例(68.32%,P0.05)。(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的结果显示,猪精液冷冻后,无论是死亡受体介导凋亡途径中的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受体超族配体(Fas L)和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还是线粒体介导凋亡途径中的相关基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质(Bax)和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均产生明显变化,RSV添加亦能显著改变其表达水平。综上所述,猪精液冷冻解冻过程中RSV添加虽未能显著提高精子活力,但仍表现为抗氧化保护效果,体现在改善了线粒体功能,并通过改变死亡受体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了冻后精子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是否与肝癌细胞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过程相关,并探索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创新点:首次探索并初步证实APP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信号的传递可以促进肝癌5-FU耐药。方法:为探究肝癌中APP与5-FU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构建了APP沉默和过表达的Bel7402细胞系,并进行了细胞活性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等实验,验证过表达或沉默APP时,肝癌细胞的状态变化,以及APP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结论:与Bel7402细胞相比,耐药细胞Bel7402-5-FU中APP的表达明显上调。在Bel7402细胞中过表达APP降低了细胞的5-FU敏感性,而沉默Bel7402细胞的APP表达提升了细胞对5-FU的敏感性。从机制上讲,APP的过表达和沉默可以调节线粒体的凋亡途径和凋亡抑制基因(BAX、BID、Bcl-2和Bcl-xl)的表达,并进一步影响细胞凋亡的进程。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初步表明APP在肝癌耐药过程中显著上调,APP能够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调节肝癌细胞的5-FU敏感性,这为研究肝癌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剂(Smac/DIABLO)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线粒体蛋白,在正常细胞内Smac定位于线粒体.受到凋亡刺激时,Smac蛋白的线粒体定位信号肽被切除,能够从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与凋亡抑制蛋白(IAP)分子特异性结合,解除凋亡抑制因子对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阻碍作用,激活各级caspase引起级联反应,从而促进凋亡发生.综述了Smac/DIABLO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参与细胞凋亡的机制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及可能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凋亡的诱导.[方法]采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常规培养,给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在不同的时间收获细胞,用台盼蓝排染法,DNA荧光染料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及碘化丙啶(PI)与Hoechst33342共染计数坏死细胞的PI阳性率等方法,检测其对K562细胞的影响.[结果]三氧化二砷能够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三氧化二砷主要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表现其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