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6,(2):65-70
在大田种植条件下,测定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8号、陇油9号、天油4号、天油7号和宁油4号幼苗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气温为-10℃时,陇油7号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瞬时光能利用率(LUE)、瞬时羧化效率(CE)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最低依次为0.40μmol·CO_2m~(-2)·s~(-1)、0.3216μmolCO_2·mmol~(-1)、0.0010molCO_2m~(-2)·s~(-1)和2.2015μmolCO_2mmol~(-1)H_2O,稳态荧光产量(Fs)、光适应下最大荧光(Fm')和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最低依次为63.2、85.4和0.8375.在温度降低过程中,超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幼苗的光合特性弱于其他白菜型冬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中乐油2号和蓉油11号油菜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渍害胁迫及恢复进程中油菜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两品种油菜叶片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不断上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不断下降,说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PSⅡ部分反应中心受到破坏,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光能转换效率下降,发生明显光抑制;从第13d起进行恢复处理,所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对照水平.可见,当渍害胁迫超出了油菜机体自我调节的阈值时,油菜叶片的部分光合机构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最终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用150ppm的2,3-环氧丙酸钾喷施水稻植株,能明显地提高叶片Fd/Fs的比值和叶绿体的Fv/Fo及Fv/Fm的比值,即提高叶片的潜在光合作用量子转化效率和叶绿体的PSⅡ潜在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在Mg~(2 )的存在下,能提高PSⅡ与PSⅠ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在叶绿体类囊体膜蛋白磷酸化的情况下,能提高PSⅠ与PSⅡ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表明它具有提高Mg~(2 )和膜蛋白磷酸化对两个光系统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 2,3-环氧丙酸钾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并且在水稻生产上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分离提纯小麦、水稻和玉米3种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上的偶联因子CF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酶促反应生成的无机磷的含量,得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偶联因子CF1的ATP酶活力分别为:333.9μmol(P)·(mg(chl)·h)-1,358.4μmol(P)·(mg(chl)·h)-1和485.1μmol(P)·(mg(chl)·h)-1.结果表明小麦、水稻和玉米3种植物叶绿体中偶联因子CF1的ATP酶的活性强弱不同,但小麦和水稻之间的酶活性差别较小,而两者与玉米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1.区别2.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变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有机物分解无机物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储能)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放能)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场所叶绿体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条件只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壤条件对曼地亚红豆杉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曼地亚红豆杉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及代谢的研究表明:酸壤、碱壤条件下生长的曼地亚红豆杉光饱和点分别为:1 050μmol.m-2.s-1,887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36μmol.m-2.s-1,117μmol.m-2.s-1.酸性土壤下的幼苗增大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而光呼吸速率和可溶性蛋白质降低.酸壤下生长的幼苗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叶片厚度、叶面积及生物量较高.酸性土壤环境是曼地亚红豆杉较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以球茎甘蓝"翠玉"品种为材料,栽培于江南地区温室条件下,培养至结球期,对叶片叶绿素荧光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了该品种结球期在江南环境下的叶绿素荧光特征.结果表明:在江南地区,"翠玉"品种最大量子效率(Fv/Fm)约0.83,处于正常范围,实际量子效率(ΔF/Fm')日变化表现出"午休"现象,中午时分样品ΔF/Fm'要低于其他时间.快速光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适中.快速荧光参数的测定表明"翠玉"品种对光能的吸收能力较强,而且95%以上的光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本研究结果从光能利用角度说明了供试球茎甘蓝品种的光合生理特征,对今后的优良种质引种、栽培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CChl.)、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弱光(10℃/5℃,光照强度60和120μmol.m^-2.s^-1)处理7d后Chl.含量显著降低,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oD和cAT活性则明显下降;且各指标以低温下较强的光(120μmol.m^-2.s^-1)处理的变化幅度大。恢复7d后,Chl.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Pro.含量也有大幅度的降低,POD和CAT活性大大升高,但仍低于对照。说明本试验的低温弱光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且对茄子幼苗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Chl.)、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弱光(10℃/5℃,光照强度60和120μmol.m~.s-1)处理7d后Chl.含量显著降低,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OD和CAT活性则明显下降;且各指标以低温下较强的光(120μmol.m-2.s-1)处理的变化幅度大.恢复7d后,Chl.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Pro.含量也有大幅度的降低,POD和CAT活性大大升高,但仍低于对照.说明本试验的低温弱光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且对茄子幼苗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用内蒙古赤峰地区普遍种植的菜都五号樱桃番茄品种为材料,在同一水平条件下测定它们在不同程度的盐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盐胁迫浓度能促进植株生长,高盐胁迫浓度对植株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樱桃番茄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与ck相比均显著减少,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急剧增加,有利于减少盐胁迫的伤害.本试验筛选的临界盐胁迫浓度为0.06mol/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品种豫麦18(抗旱性较强)和扬麦9号(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亚精胺(Spd)和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变化.渗透胁迫2 d,抗旱性弱的扬麦9号小麦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豫麦18,而豫麦18幼苗叶片Spd、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扬麦9号.胁迫条件下,外源Spd处理扬麦9号,不仅明显提高其幼苗叶片的Spd含量,而且ASA和GSH含量也明显提高,而其H2O2和MDA则明显下降;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豫麦18,则明显抑制其在渗透胁迫下叶片中Spd,ASA和GSH含量的上升,而明显促进其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这些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的Spd减轻活性氧对幼苗伤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ASA和GSH等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而降低活性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光照强度对七子花苗期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净光合速率最适温度为25~30℃,高光合有效辐射和高温下光抑制加剧。蒸腾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同一温度下高光合有效辐射使得蒸腾速率下降。29℃下饱和光强为890μmol 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325,光补偿点为44μmol m~(-2) s~(-1),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气孔阻力减小,高光合有效辐射下,气孔阻力有所上升,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高度负相关。在29℃的饱和光强下,羧化效率为0.0351,CO_2补偿点为173μmol mol~(-1),低于或高于饱和光强,羧化效率下降,CO_2补偿点升高。  相似文献   

13.
运用Li-6400光和仪对紫玉兰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淬灭分析、荧光先曲线以及荧光ACI曲线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光照时间的加长.紫玉兰的荧光参数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逐渐上升并在30 min左右迭到稳定.最大荧光产量Fm'在叶片转入黑暗后逐渐上升,NPQ则开始下降,两者约在52min趋于稳定.光照下PSⅡ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PhiPS2)和CO2同化速率相对应的量子产量(PhiCO2)呈线性正相关(p<0.01),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紫玉兰对CO2浓度变化比较敏感,在50-300μmol·mol-1浓度范围内,增加CO2浓度能显著提高紫玉兰的PhiPS2和PhiCO2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胺(PA)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中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并探讨NO在PA诱导的耐冷性中发挥的作用。创新点:在番茄幼苗中证明亚精胺(Spd)对NO产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途径,且此作用与番茄耐低温性有密切关系。方法:通过检测氧合血红蛋白(HbO 2)向高铁血红蛋白(met Hb)的转化进行NO含量测定;通过与NO特异性荧光探针(DAF-FM DA)结合检测NO释放量(图1和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根据其抑制氮蓝四唑(NBT)在光下的还原作用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通过测定酶提取液与愈创木酚、过氧化氢(H_2O_2)的混合物的吸光度确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根据H_2O_2在240 nm波长下的降解能力来测定;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参照Nakano和Asada(1981)的方法在波长290 nm下测定(图6和7)。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Spd诱导番茄叶片中NO的产生可直接通过增加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实现(图2)。H_2O_2作为上游信号能够刺激NO的生成(图3)。NO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参与Spd诱导的番茄耐冷性(图6和7)。综上所述,Spd诱导产生的NO在番茄响应低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毛竹在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潜力。创新点:使用了毛竹作为一种全新的植物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得到了毛竹幼苗在铅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反应情况,不同植物组织对铅的吸收与积累情况,铅胁迫下毛竹幼苗表层与细胞超微结构的特征。方法:根系形态分析(图3)、植物重金属含量分析(表1)、扫描电镜分析(图4)和透射电镜分析(图5)。结论:各组织部位铅浓度的值揭示了,毛竹是一个很好的固定铅污染土壤的植物材料;但是由于毛竹茎的高生物量,也可以作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在0~200μmol/L铅处理下,毛竹的生物量与根系形态没有显著性差异,生长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铅胁迫导致叶片的气孔减少,根与茎内含物增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高浓度的铅胁迫导致部分细胞内部叶绿体变形、内质网消失、细胞核与核仁缩小和类囊体膜消失。尽管超微结构观察到细胞内部的损害,但是未出现视觉的毒性症状。毛竹铅的高耐性与茎的高生物量,提供了毛竹作为材料修复土壤重金属铅更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辣椒杂交组合的光合作用指标之间的差异.方法:以H P×9050等15个不同的辣椒杂交组合作为研究材料,测定和分析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生理指标.结果:在光照强度为12.5μm o l/(m2·s)时,15号杂交组合的净光合速率要显著高于其他辣椒杂交组合;从数据中可以得知,1号杂交组合的蒸腾速率显著低于其他辣椒杂交组合,为1.15 g/(m2·h);其中15号杂交组合和6号杂交组合的气孔导度和CO2胞间浓度显著高于其他辣椒杂交组合,但15号杂交组合的气孔导度和CO2胞间浓度最高,分别为812.43 mmol/(m2·s)和105.15μmol/mol,其他杂交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15号杂交组合既具有较强的耐弱光能力,且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光能,适合作为耐弱光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桐柏野生大豆幼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Na Cl(0,50,100,150,200 mmol/L)处理,测得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均呈现一定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Na Cl浓度处理下,野生大豆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而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初始荧光(F0)有升高趋势,最大荧光(Fm)有降低趋势,这说明高浓度盐胁迫使野生大豆的光系统Ⅱ(PSⅡ)受到伤害,电子传递量减少,对光合作用产生了抑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硝酸钙胁迫下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黄瓜幼苗抗氧化性能及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其抗氧化性能及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变化来探讨EBR对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硝酸钙胁迫导致黄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了115.1%和105.6%,膜脂过氧化加剧,黄瓜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且至少有35种蛋白发生明显变化,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且至少有29种蛋白发生明显变化;而硝酸钙胁迫下喷施EBR后黄瓜幼苗的SOD、POD、CAT分别比单纯的硝酸钙胁迫增加了20.2%、20.3%、34.4%,并提高了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表达的变化幅度。结论:24-表油菜素内酯可通过调节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氧化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表达,进而降低其膜脂过氧化程度,以缓解硝酸钙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索UV-B胁迫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烟草幼苗抗逆性的影响。实验利用3,3-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方法定性检测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后植物叶片中H2O2的变化。通过实验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V-B处理组叶脉中H2O2积累显著,这可能由于UV-B对烟草幼苗的胁迫作用较明显。另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烟草幼苗在UV-B胁迫下的抗逆性,其中以GA和6-BA+IAA双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南黄海定生绿藻为材料,在室内不同温度下进行培养,通过对叶绿素荧光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了温度对其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定生绿藻形态特征与肠浒苔相似,该绿藻在低温条件下(5℃)藻体最大量子效率(Fv/Fm)、实际量子效率(ΔF/Fm')以及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等参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样品,而20℃下样品的上述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组.诱导曲线表明,在给定光照条件下,20℃下样品光化学猝灭(qP)最高,而5℃处理组最低,非光化学猝灭(NPQ)结果则相反,5℃处理组样品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本研究结果说明,温度对定生绿藻的光合生理活性有较大影响,20℃下该绿藻光合生理活性活跃,而低温条件会明显抑制其光能的吸收利用,温度的进一步上升也会降低其光合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