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不仅有天人合一思想,也有深刻的天人相分思想,其性善论哲学正是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的天人相分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说明:在主宰之天面前,人可以对天的意志产生影响,甚至可以违背天意;在命运之天面前,人可以发展自己的内在人格世界,修身俟命,采取天与人各行其是、互不相干的态度,这与郭店楚简中的思想极其相似;在自然之天面前,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中国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天人相分”,都没有处理好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天人合一”一味强调人类必须顺从自然,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事事,缺乏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而“天人相分”则一味强调以人为中心,征服自然,虽然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吸取两者之精华而摒弃其糟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由来已久,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4.
天人关系是荀子庄子哲学的重要的内容,荀子和庄子都以天人相分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最终都实现了天人合一。但由于其对天和人理解的理论视角的不同,导致了其对天人相分思想认识的截然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其对天人合一实现的途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天人关系是荀子和庄子哲学的重要内容,荀子和庄子都以天人相分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最终都实现了天人合一。但由于其对天和人理解的理论视角的不同,导致了其对天人相分思想认识的截然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其对天人合一实现的途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浅析荀子和庄子"天人相分"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关系是荀子和庄子哲学的重要内容,荀子和庄子都以天人相分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最终都实现了天人合一.但由于其对天和人理解的理论视角的不同,导致了其对天人相分思想认识的截然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其对天人合一实现的途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普遍认为“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认为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职分,把‘天’(自然)与人(社会)的作用区别开,否认‘天’有意志,否认‘天命’”。而“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这句话,就把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最主要的命题树立起来”了。如果孤立地去看待《荀子》的个别篇章辞句,上述观点不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统观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发现荀子并不是把天人作用分离开来,相反地则认为天人是合一的。他的天人合一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的天人感应思想。  相似文献   

8.
文化:“天人合一天人知识”学说——数学哲学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研究、挖掘国学精萃“天人合一”学说的内涵,运用“类比一相等性原理”导出“天人知识”学说(N+H=K),提出与N+H=K公式密切相关的“知识—非知识”和“科学—非科学”的新划界标准。从本体论角度、以具体的新事例证明“天人合一天人知识”认知理论体系与现代数学基础理论之间必然的密切关系。得出“天人合一天人知识”学说是人类所有知识与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数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作为一个典型物象与人生世事紧密结合,其精神核心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研究月亮意象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学的精神,充分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蕴,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三论“天人合一”社会结构。提出“人人都是一颗星”的理念,并归纳为多元、开放、互动、制衡的科学哲学思维。论证了它是东西方“天人观”的整合,并提出实现“大同世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正如整个中国的文化史一样,具有几千年的延续性,其内容是异常丰富的,同时也是异常复杂的。这样也就决定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艰巨性。笔者不敢奢谈研究,仅就平日涉猎所感,随手作出札记,下文就是这种札记中的一篇。兹出以示人,目的是期望读者有以教我。  相似文献   

12.
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对两汉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学术界对其进行的研究涉及到了许多领域。而作为大一统专制体制的理论根据,其影响最为直接的当在教育领域。兴学和察举是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主张。而大一统的教育政策则为之确定了方向和标准。同时董仲舒的名号思想、人性论以及教育教化等,也都是研究董仲舒教育思想所应关注的。董仲舒以其天人观构建了儒学教育理论,使儒学从村野走向殿堂,也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3.
古代都城规划和皇宫建设中对于“中正”的追求,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艺术上的表现。以天人合一精神营造“王气”,大概是古代帝王营建都城的最首要的原则。由于这种精神,才造就了历代王都辉煌壮丽的艺术形象。而考古发现的西汉长安城布局和遗存至今的明清北京旧都,则是这种大型建筑艺术的典型标本。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天人思想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既有家学师承,也包括儒家思想、五德终始说、先秦学说等,因而表现出二重性特征:既怀疑天命,强调天人相分,又表现出不彻底性,承认天的意志性的存在.但其天人思想中明显表现出了重人事的特征,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司马迁的天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迁的天人思想有五个来源 ,即道家学说、史官之学、儒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和先秦典籍及诸子学说。其天人学说的特点是 ,天具有二元性的特征 ,包容着天命和非天命两种因素。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对司马迁有着深刻的影响 ,但司马迁还注意到了天人之间非感应的一面 ,肯定着人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体开始进入中国教育改革的视野,成为引领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新的理论思想。同时西方哲学教育思想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据主导位置,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应该保持一种协调、平衡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这一传统思想为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资源,为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18.
单灵 《文教资料》2010,(31):83-85
本文分析了中西方哲学思想及其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比较了中西方古典园林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以有助于人们深刻体会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生态意识和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19.
徐玉萍 《学语文》2013,(4):52-53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季羡林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沟通,这就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汉儒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主客二分思想从萌芽、酝酿、确立及解构的演变,科学也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壮大及陷入困境的过程。在主客二分思想指导下高度发展的科学却带来人类意想不到的生态困境,于是各大哲学流派纷纷提出解决主客二分危机的各种方案,如胡塞尔、海德格尔排斥主客二分而主张主客交融的现象学;逻辑经验主义主张将思想的界限局限于语言的范围内,巧妙拒斥主客二分;后现代主义者福柯、德里达等主张完全解构主客二分,提倡无中心和非在场的观点;后SSK代表人物拉脱尔、皮克林等提出“科学实践分析”方式。正确解决主客二分思想危机的一条可行性途径是承认主客二分前提下的主客辩证法的科学实践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