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我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教版第五册((范进中举》节选了其中一个精彩章节中的一部分。对于“士林”中的代表人物范进,各类辅导资料给他贴上“伪”“丑”的标签  相似文献   

2.
匡超人浅论     
“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在伟大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里,吴敬梓严格地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儒林”形象,有的给以热烈的赞扬,更多的是予以辛辣的讽刺。匡超人是被讽刺的人物之一,是“儒林”群丑中的一丑。在《儒林外史》“儒林”群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以五回之多的篇幅描写了匡超人在我国封建末世这个科举社会里堕落变质的全过程,这在《儒林外史》中是仅见的。本文试图从作者创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对匡超人这一人物及其社会意义作些粗浅的论述。作者首先让马二先生把匡超人带到了他的笔下。匡超人是乐清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从中西方美学思想史的角度,通过系统地考察与“美”的概念相对立的“丑”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深入论证了“丑”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性质、特征及其在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其讽刺艺术的成就,达到了时代的最高峰。鲁迅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他又说:“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谓之绝响。”这一评论是十分精当的。它指出了这部著名作品的思想艺术的主要特点,指出它在中国小说史的发展中的特殊的地位,以及它给社会一种特殊的影响。从而,鲁迅就给我们指引了一条研究《儒林外史》的正确的方向。建  相似文献   

5.
当丑被引入美学领域时就成为美学上的丑,即审丑。审丑的美学理论在理论界虽没有定论,但一直以来始终作为现代派创作的理论依据和象征。1990年代以来,贾平凹创作的美学视角开始转轨,文本中大量运用西方现代派的审丑理论是其长篇小说的显著特点,《高老庄》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我们选取审丑美学理论其中的一个方面——“美丑并存”来解读《高老庄》,以期进一步解读贾平凹。  相似文献   

6.
丑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它跟美相对立,是美的否定和反衬,又跟其他的美学范畴如悲,喜、崇高,滑稽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丑与美是对立存在的社会现象,很多学者在论述美的时候往往也涉及到丑。然而,“丑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来加以专门研究,开始于近代,主要代表者是德国一些新黑格尔主义者,如罗森克南兹等人。他们揭露了丑的矛盾性质,认为丑不同于假、恶,当丑仅以其感性形式进入审美领域作为审美对象的时候,具有某种积极的审美价值;指出丑与滑稽有一定的联系。”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的很多美学著作,仍然极少有把丑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进行阐述的。因此,刘隆民同志在《论丑》一文(《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2期)中进行的理论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作是中国讽刺小说的杰出作品。但是,鲁迅所说的讽刺与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讽刺是有区别的,把《儒林外史》看成是幽默小说更具合理性。《儒林外史》的幽默是悲伤、冷峻、绝望、荒诞的幽默,和美国文学流派中的“黑色幽默”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作者对残酷现实的一种过激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在对人物的塑造中 ,运用夸张、对比、对照等讽刺手法 ,借以揭露“儒林人物”丑恶的灵魂 ,冷嘲热讽层出迭见 ,体现其“婉而多讽”的特色。在正面人物塑造中运用“不协调”的艺术手法 ,“爱而知其丑”,从正反两方刻画人物形象 ,瑕瑜互见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总是要表现出强烈的倾向性的。《儒林外史》与《死魂灵》的作者,表达其倾向性时有一个共同点:含着泪水微笑,即作家用饱蘸辛酸泪水的笔来写喜剧,对作品中的许多人物,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怀有深切的同情,甚至在讽刺之中蕴含着一定程度的赞颂。在审美学上表现出悲剧与喜剧的结合。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在这部“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之书”中,作家是“混合着痛苦的憎恶和明朗的笑”[1]的复杂感情来进行创作的。因而,他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学艺术中表现丑的艺术品的出现,有些理论家对丑在美学中的归属和地位的把握,由过去的明朗、清晰而重新变得模糊、暧昧起来。《尤利西斯》在人物、结构和情节上都有意模仿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两者犹如一块钱币的正反两面,但在审美追求上风格迥异,一个追求崇高的美,一个表现生活的丑,显示了漫长的时间跨度间西方艺术史上美与丑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为研究丑的产生、发展,美与丑的关系,从而确定丑在美学中的地位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个案。本文试通过《尤利西斯》和《奥德修记》的粗略分析,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围绕着丑的归属问题,有人主…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美学中“丑”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存在,李杨导演拍摄的《盲井》就着重关注“丑”,故事通过内在羞恶和外在丑恶来审“丑”,以期达到对关的追求,拓宽其艺术表现的空间以及对人性及社会的进一步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史上,《儒林外史》以其讽刺艺术的卓绝成就而独树一帜,它以“感而能谐,婉而多讽”①著称。鲁迅先生对它评价很高,认为只有它的问世,“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②,“在中国历来作调整小说者,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③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具有高度的鲜明的独创性。同中外文学史上的讽刺名作相比,吴敬梓笔下的调整艺术形象,闪耀着别是一家的异彩。所以,我们必须分析、探讨《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色,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吴敬梓是一位谙于世态人情、娴于讽刺艺术的大师。 《儒林外史》描绘的大多为日常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是我国最杰出的一部古典讽刺小说,它对封建社会黑暗政治的讽刺、尤其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其艺术成就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峰。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中国自从有了《儒林外史》,“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这是公允的切合实际的评价。《儒林外史》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水准,是因为它倾注了全部精力,集中描写了许多生动的喜剧形象,在这方面,作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试图对《儒林外史》喜剧形象的描写,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矛盾在他三十年代写的《谈我的研究》里说:“如果有什么准备写小说的年轻人要从我们旧小说堆里找点可以帮助他艺术修养的资料,那我就推荐《儒林外史》。”他认为《红楼梦》“对于现在我们的用处比《儒林外史》小得多了。”以《围城》而名噪现代小说史的钱钟书《儒林外史》的热烈爱好者。《儒林外史》象一杯沁人心肺的茶,让一代一代人品尝不尽,思考不尽,挖掘不尽,让学者文人产生一篇又一篇的学术论文。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摹世相的社会小说以形形色色的社会相来构成它的艺术世界。滕云在他的论文《世相、人情与人物》中写道:“《儒…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是一部伟大的古典文学名著,它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民性,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就是它艺术上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儒林外史》中,伟大作家吴敬梓运用对比之多,所作对比之强烈,都超过了前人。他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吴敬梓虽然把他的书名之为“外史”,“不自居于正史之列”,但在许多方面,他却直接继承了我国史学家的优良传统,除“不虚美”、“不掩善”、“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的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以外,在表现方法上,也力求做到“寓论断于叙事”、“口无所藏否,而心有所褒贬”、“无一贬辞,而情伪毕露”。但是,吴  相似文献   

16.
提到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人们很自然地便会联想到《西游记》、《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是的,《西游记》已经显露出讽刺的锋芒;《聊斋志异》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讽刺作品;而《儒林外史》则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更为成功的讽刺艺术佳品,它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讽刺艺术技巧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鲁迅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这个评价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吴敬梓是我国十八世纪一位杰出的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讽刺文学巨著。因为它高度的讽刺艺术这一特色,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讲到清代讽刺小说时,肯定它是“秉持公心,指谪时弊”、“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好作品。并且说,从有了《儒林外史》,中国的小说“乃有足称讽刺之书”;又说,以后也少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作为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吴敬梓采用高度写实的创作方法,以现实中的人为小说的原型,讽刺笔触深入到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首…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审“丑”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一定意义上说,小说《金瓶梅》是一幅“百丑图”,西门庆集众丑之大成,他既是丑之主角,又体现出一种“否定的美质”。他不是概念化的丑角,而是“丑”王国中的“这一个”。小说在将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尝试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其审“丑”过程中的明显失误,使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中掺杂了严重的自然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9.
江桂杏 《现代语文》2006,(11):27-28
吴敬梓是我国十八世纪一位杰出的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学史上不朽的讽刺学巨。因为它高度的讽刺艺术这一特色,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讲到清代讽刺小说时,肯定它是“秉持公心,指谪时弊”、“其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好作品。并且说,从有了《儒林外史》,中国的小说“乃有足称讽刺之书”;又说,以后也少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作为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吴敬梓采用高度写实的创作方法,以现实中的人为小说的原型,讽刺笔触深入到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科举制度了。鲁迅曾指出,此书的“机锋所向,尤在士林”,是以“士林”作为“指镝时弊”的解剖中心。其次指出在“士林”中“故难制艺以及制艺出身亦激烈”(《中国小说发展史略》),批判八股制艺甚为激烈。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的普及与流行程度,远不及《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儒林外史》既没有英雄传奇的色彩,也没有情意缠绵的爱情故事,通篇渗透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性的思考。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所说:“《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象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一个具有思想家气质的小说家。整部《儒林外史》都贯穿着冷峻的笔调,有一种将人生底蕴看透了的冷静。可以说,《儒林外史》的难于被人理解,主要原因在于其主题的严肃与结构的独特。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