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与交往是透析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两个层次,是分别从认识论和交往理论视角对这一关系所做的规定.从认识论角度,这一关系体现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断游移变换的主客体关系:从交往角度,这一关系体现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2.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理论发展,研究视角从一维走向多维,研究方式从单调走向多样,研究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通过对比主客体关系主流观点的优点与不足,从动态角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3.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管理的重要问题。传统认识论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文章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主张消解其控制与被控制、操纵与被操纵的对立关系,提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主体交往关系,并对主体间性教育管理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韦宁  陈益林 《教学研究》2007,(3):193-196
和谐社会构建是一次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和谐社会构建主客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教育活动的主客体也是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活动在认识的主客体性质方面具有同质性,且都是以人为活动的主体.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而这一使命迫切需要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5.
价值是关系范畴,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也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价值。认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价值,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对于我们以更新、更高的视角认识人自己,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以及“主体际说”(或者叫“主体间性说”)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代表性观点,但都欠准确。实际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双重交互”的关系。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次:若分别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视角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互主体”的,这种“互主体性”鲜明地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上;即便单就“施教”而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主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双重交互性”能够更加精准地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专业学位设置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学位设置政策研究须重视价值问题.政策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个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专业学位设置政策价值取向确立的基本判据.从不同视角看,我国专业学位设置政策应确立以知识性、职业性、伦理性、效益性、公正、多样性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印大双 《教育探索》2007,(11):110-111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大学生的传统人生价值观表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与我们以往过于功利性、实用性和工具性的教育目标设计形成巨大的落差.这就需要从长时效的视阈来反省我们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性.当今世界大学生价值观的位移、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对立统一,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匹配.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与交往是透析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两个层次,是分别从认识论和交往理论视角对这一关系所做的规定。从认识论角度,这一关系体现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断游移变换的主客体关系;从交往角度,这一关系体现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就价值主体而言,只能是人而不能是物,但就价值客体而言,却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这样便产生了两种根本不同的价值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和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因为个人与社会是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个人与社会构成的主客体关系,和人与物构成的主客体关系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个人与社会的主客体关系是双向的,而人与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单向的。就是说,在个人与社会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中,个人与社会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而在人与物构成的主客体  相似文献   

11.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学界主要的观点集中在"单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体间性论",但是已有的观点多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层次理论,人作为主体具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类主体四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视角不同应该有不同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意识形态传播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不同视角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不同,因而主体的具体指向也不同,主客体之间的具体关系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种基于问题视角的工作理念与模式,而高等教育转型要求人们重新思考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优势视角作为一种社会工作领域的新理念,因其对新形势下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契合度高,适合将其导入大学生事务管理日常工作。本文在剖析当下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优势视角与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的结合点,以期发展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史上,思想家们围绕着主客体关系问题各自寻找它们之间统一的方式和途径,对主体和客体在认识中的相互联系提出了各自的模型,力图揭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本文拟从考察主客体统一理论在近代哲学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探讨一下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说明以下三个问题:(一)、近代哲学认识论关于主客体统一的理论及其局限性;(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现实基础理论;(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与生态伦理思想直接相关.王船山从宇宙存在论视角对主客体关系进行了辩证的诠释,从而确立起了与此相对应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即预定和谐的生态伦理原理,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准则以及官天府地而裁成万物的生态伦理实践.船山建立在对主客体关系的本体论论证基础上的生态伦理思想对陷入困境的现代生态伦理学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对人类的生态实践亦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毛泽东的主客体统一观时,人们通常都停留在知识论视角内。我们认为这是狭隘的、片面的。这种片面性,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再三指出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的共同缺陷,一切以往的哲学家在探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问题时,都仅仅着眼于说明世界,而忽视了重要的方面在于改造世界。而马克思主义的主客体统一观,是自然观、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6.
章晓莉 《文教资料》2012,(2):200-202
多元交互式教学模式是解决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目前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法律硕士各培养环节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强调教学实践中教学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还主张教学方法之间、教学实践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从宏观视角切入,强调各培养环节和各教学元素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协调和互动。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毛泽东的主客体统一观时,人们通常都停留在知识论视角内。我们认为这是狭隘的、片面的。这种片面性,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再三指出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的共同缺陷,一切以往的哲学家在探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问题时,都仅仅着眼于说明世界,而忽视了重要的方面在于改造世界。而马克思主义的主客体统一观,是自然观、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8.
侯玉莹  林寅  李然 《成才之路》2022,(13):10-12
社会工作是一种统摄整个助人过程的实践性和技术应用导向的知识体系,注重个体个性和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强调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其在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上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需求互补相通.在社会工作视角下探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对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维护民族团结和...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话题,但长久以来,这个问题却始终囿于孰为"主客体"的怪圈之中而难以自拔,建构主义的出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加合理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价值与价值评价:主客体关系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属于主客体之间深层关系的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价值评价是价值主体对客体属性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价值与价值评价,从更深层意义上反映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建立科学的价值与价值评价观,是建立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