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服务社区教育是学分银行制度体现其优势、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必要职能之一.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探究国内外学分银行服务社区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情况以及西安市社区教育学员学习成果认证需求,发现通过立法以及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协议等法律和措施,能够极大地推动社区教育学员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目前,国内多地通过当地的数字化学习网及学分银行平台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西安开放大学在部分社区进行试点,以期发挥学分银行服务和支持社区教育的作用,并为学分银行在社区教育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在世界广为传播,并且逐渐成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和法规的重要内容。要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关键是要在各种不同层次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之间架起一座学习立交桥,使完成学业的过程更畅通更顺达。"学分银行"制度是在当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产生的。"学分银行"制度包含有四个组成因素:学分银行系统、课程遴选系统、兑转功能以及评审机构,各机构职能按照存储学分机制以及汇兑转换学分机制执行。"学分银行"是建立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之上的,是组成及构建我国教育机制全方位发展所提供的制度上的保证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社区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所取得的成果,得益于社区教育开展过程中采取的专业化方式.开放大学是以原有的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而成,在远程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此,依托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模式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非常有效的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现状,并从开放大学的办学经验、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社会影响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开展社区教育的路轻.  相似文献   

4.
学分银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国外学分银行制度起步较早,具有代表性的是欧洲的学分转化与积累制度以及韩国的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在国内还处于实验初期,慈溪市对市民学分银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上海市学分银行的建设实践也值得其他城市 借鉴.无锡开放大学要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有赖于完善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重难点是要建设学分银行的标准体系,以及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社区教育施行“学分银行”制度是由社区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自主性、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补充性、复杂性等特点决定的,它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区,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改进教育服务,让教育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鉴于“学分银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障碍,社区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也须采取有别于学校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远程教育实施“学分银行”管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分银行"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是远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建设远程教育"学分银行",要把握"学分银行"的内涵与特性,正视并解决建设过程中选课制、教育资源、学分互认、转化体制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分银行制度建立的前提条件是设立权威的学分评估认证机构,我国宜立法规定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成立“国家学分银行学分认证中心”,由国家开放大学在全国授权若干地方电大建立地区性的学分认证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制定标准化的课程框架、学分评估认证和转换规则及程序等也是“学分银行”得以运行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学分银行”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机制,具有其特殊的功能。构建“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学分银行”的运行机制,其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学分银行”的功能。云南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试点建设工作对“学分银行”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近日,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江苏开放大学的研究"成果展示汇报会,在我校成功举办。该课题由江苏开放大学原校长唐金土与马良生研究员主持,于2011年12月立项,下设14个研究主题。课题组经过近3年的硏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建立学分银行是开放大学标志性的任务,需要严肃面对和科学的思考。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本质上是教育评价的一种记录和转化形式,是在终身教育、以人为本、教考结合界定框架下运行的系统工程。本文依据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学分银行涉及的前提、原则、途径和评价等四个要素阐述了关于学分银行三大命题的独家观点。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月在南京举办“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高级研讨会”上,特邀远程教育专家介绍了第17届,18届,19届,20届国际远程开放教育世界大会的主题和远程教育研究的信息,反映了远程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研讨会的专题研讨,对这一趋势下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深有启迪。  相似文献   

12.
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第24届年会于2010年10月26日至28日在越南河内召开.围绕着"远程开放教育构建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社区"这样一个主题,各国专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论述,回顾了远程教育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亚洲乃至世界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同时展望未来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笔者在此综合与会专家的一些主要观点.同时加以评述,愿与同行共同思考中国远程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开放大学的建设者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本文从生态学视角描述了立交桥的架构和多元性特征,明确了开放大学在立交桥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阐述了开放大学在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中适应外部环境选择适宜生态位,抢抓机遇优化内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与外部环境联通的建设性观点。  相似文献   

14.
"学分银行"是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教育目标,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分银行"存在学分互认和兑换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非标准化、缺乏充足的教育资源等问题。为此,构建现代远程教育"学分银行"的外部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通过"学分银行"机制的有效运行,促进我国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悦品 《成人教育》2016,(11):34-36
当前,地方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手段,教育质量是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对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研究将有助于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针对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提出: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引导,提高远程教育质量;从课程开设入手,完善教学设计;重视资源建设;加强学习资源环境构建;完善学习评估;加强制度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的发展,中国的开放大学正面临着新的使命,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支持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其任务之一就是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建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对国内外终身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衔接,学分银行在终身学习成果认定方面的尝试是对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有利于推进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强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满足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6年提出“搭建开放教育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目标,其基本架构是以课程为基本单元、分层次设置模块化课程、从低到高各学历层次课程相互衔接、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与学历教育课程互认。由此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可以自主选课,通过终身学习累积学分,按照自己的现实需要分阶段获取课程结业证书或各类培训证书、以及各种层次的学历证书。本文旨在分析通过课程平台实现学分银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汪跃平  刘建平 《成人教育》2012,32(12):37-39
文章以佛山电大为视角,阐释佛山电大在探索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在社区教育理念、办学举措等方面的创新。同时对社区教育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研究,认为社区教育必须通过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学分银行——与学历教育相衔接,打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不可逾越的鸿沟,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体化。国家开放大学在"学分银行"的建设中应当承担重任,成为学分认证和转换的核心机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开办了六所开放大学,它们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举,对适应信息化时代背景,有效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等均非常有利,更适合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此,建议进一步拓宽开放大学多样化教育渠道,使其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摇篮。建议如下:1.我国应在北京等试点开放大学创办的基础上拓宽多样化教育渠道,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实用性和实时性,通过直  相似文献   

20.
“开放大学”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开放大学”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大都是从办学特征的角度对“开放大学”这一概念进行描述,没有触及到开放大学的本质和内涵。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开放大学的建设实践,我们认为开放大学是具有开放属性的,利用远程技术手段实施教学与研究的独立自治的巨型规模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