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听说能力是学生英语能力中的首要技能.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思辨能力的表现形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能够使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全面提升.由于目前听说教学存在...  相似文献   

2.
提高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学科渗透力是积极响应国家劳动教育政策、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学科渗透力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本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元素,以学科为载体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一种能力。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需要确定劳动教育目标渗透契合点、探寻劳动教育渗透内容立足点、把握劳动教育的学科渗透方法以及开展学科渗透式劳动素养评价。为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学科渗透力,需要创设劳动教育环境以营造劳动渗透氛围,完善教师成长体系以提升劳动渗透能力,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以增强劳动渗透意识。  相似文献   

3.
体育院校把信息素养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是提升体育院校素质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和为学生创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创造基本条件.目前体育院校在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方面存在诸多缺憾,对此应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必须从信息素养培育内在逻辑、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模式、文献检索课程与图书馆职能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与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以适应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高中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历史思维,是广大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构建学生历史思维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探析时空观念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要素.阅读板块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阵地,写作板块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难点,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相互融合的整体.如何将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在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本文探讨的焦点.本文提出了"以读促写"教学设计的三个步骤,即:分析篇章信息、结构、语言和文章内涵,找出阅读中可以借鉴到写作中的点,在写作中迁移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广大科学教师的共识。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性学科,其中创新素养的培育是其中关键的核心部分。笔者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分析学生创新思维的各种表现形式,探讨在实验教学中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吕明婕 《阅读》2023,(71):43-4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有“超学科”的思维,立足语文学科本位,借鉴其他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多元能力。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联结数学的严谨性,英语的情景化,艺术的审美力,科学的探究式,体育的竞技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是一门对过去进行解释和认识的学科,历史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是让学生记住很多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全面、辨证、客观、发展地看待人类的过去。因此,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尤其是努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正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剖解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元素;其次以"本土融合"为核心,言明本土英语教学理念建构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入"的要点;最终,基于语言能力、文化认知、思维品质和习得才能四个步骤,建构与阐释了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英语作业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以蓝本教材为依托,设计有过程、有方法、有个性的分层作业,并进行行动研究,分析分层作业设计和实施模式,以期促进教师转变作业理念,提高设计能力。以便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教师教学核心素养是决定教师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是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龙山区青年教师教学核心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笔者及团队开展了"龙山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核心素养工程"课题研究,经过两年来多元教研的持续打造,区内青年教师教学核心素养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经合组织(OECD)率先提出的DeSeCo项目,使核心素养内容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这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关于核心素养理念研究的热潮。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部提出的对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宏观指导。英语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保证学生英语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逻辑、文化品质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综合全面发展。通过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学科的实际课堂观察,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对核心素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尝试凝练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阐释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同特性、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同时,从不同方面探寻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路径,笔者相信这不仅为提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当下培养我国初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思维品质是高等教育职业基本素养之一,高校教师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独立思考的能力、继往开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教师科学指导,学生间分工与合作,自主探究与实践模式的学习,不仅能深刻了解抗美援朝相关史实,体会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科素养,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提高数字时代基本素养、创新思维、有效沟通等21世纪学习者技能,增强关于优秀红色革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家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学习卡片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撑.基于学生的差异,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根据教学内容研发多样化学习卡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因此本文将对学习卡片种类,功能,设计与开发关注点进行梳理总结,以促进教师课程设计能力提高及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学科融合教学是基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内容,找到学科融合的切入点,为丰富学生知识基础、拓展学生思维进行的有益尝试。学科融合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构建多维学科融合框架能够满足学科育人根本诉求。教师可从知识融合与思维融合两方面入手,基于项目和主题开展学科融合教学。  相似文献   

17.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是与时代相契合的,凸显英语课程的时代特性,新近时期的英语课程改革成果集中体现为注重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核心素养是教师语言评价素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师评价不仅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优化、需求趋于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而能够提高学生智力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制定了新标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笔者认为,教师应遵循且发挥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均衡发展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将二者融合,且注意施教顺序和重点。教师还应依托文本,在文本中挖掘出适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点”,将内容教难一点,教宽一点。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反复锻炼才能形成。因此,教师一定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学科,学校应重视英语学科教学,通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英语学科教学水平,落实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学科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对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教师素养: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时隔十年,2011年1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转变学习方式是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师素养是决定教师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是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师素养的含义、教师专业能力素养和教师角色转换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影响等三个方面去阐释教师素养和转变学习方式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