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苏东坡谪居黄州微缩泥塑创作情况进行了概述,着重描述了微缩泥塑人物头像的制作过程,服饰搭配、制作的依据及表现形式,景观设计技巧与效果,对大型微缩泥塑创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书法理论博大精深,饱含文人士大夫心态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东坡书法是苏东坡聚晋唐众家之长,又独具沉厚苍劲,体态丰膄特色的"苏体"。它非常讲究字的神韵,以笔抒情,因书写时的心境、情绪和内容的不同而有着体势和笔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书法创作注重表现哲理、人品、性情和意趣。他坎坷的一生,陶冶出旷达雄放之气,以其率意烂漫的书法创作实践和“无意于佳”,“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等一系列的书法理论有力的推动了北宋书法的发展。文章试以《黄州寒食诗帖》为出发点,从中挖掘苏轼的书法创作观,以便更好地理解苏轼的书学观点。  相似文献   

4.
杨不过 《知识窗》2010,(7):40-40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5.
蒋醺 《知识窗》2011,(2):57-57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  相似文献   

6.
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在立足文本的同时,不可忽略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更要看到本文所表现的人性光芒。从有关的创作背景追本溯源,本文可看作苏东坡思想转变的政论文,也可体会苏东坡潇洒人生中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7.
谢卫平 《科教文汇》2009,(32):52-52
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教育发展的水平不一致,各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新的教材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其中,对于我们广大的农村学校在面对新教材中的"陶艺"课程,就引发了许多的思考:作为农村学校能否开展陶艺教学?该怎样开展陶艺教学?  相似文献   

8.
王晓俊 《金秋科苑》2013,(20):79-81
虎丘,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或许因为吴王阖阊化而为虎的神话传说,春秋开始便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称。苏东坡曾经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诚为憾事。”  相似文献   

9.
郝秀丽 《科教文汇》2013,(26):128-129
泥塑课教学中引入陶艺手工成型技法,学生既可以借此熟悉掌握泥料的性质与特点,同时也了解了陶艺的一部分知识与技法,为今后较难的泥塑课教学奠定厚实的基础。本文就此将对泥塑课教学最初阶段可以应用的陶艺相关技法做一整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10.
韩丽霞 《科教文汇》2015,(2):181-182,202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是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从中可以读出东坡的快乐。东坡的快乐,不仅体现在他能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更体现在贬谪期间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上;还源自他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并用一种审美的诗意的眼光去审视人生;带给我们极大的精神启迪。东坡构建的精神家园,也正是现代人苦苦寻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是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从中可以读出东坡的快乐。东坡的快乐,不仅体现在他能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更体现在贬谪期间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上;还源自他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并用一种审美的诗意的眼光去审视人生;带给我们极大的精神启迪。东坡构建的精神家园,也正是现代人苦苦寻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张保玉 《科教文汇》2008,(27):253-253
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中国宋代的文人画,便是在前人注重形式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艺术哲学思想,赋予绘画以新的涵义与形式,从而在中国绘画史上建立起一个引人注目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