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战国文化的多元与散文风格的初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国文化的重辩特质是为诸侯之战及百家争鸣的社会生活所决定的 ,其多元成为必然。在这一背景之下 ,春秋的诗性文化没有得到光大 ,而形成文化的散文化趋向。同时 ,不自觉的散文发展轨迹 ,其风格的初建与作者的求真、思想方法及性情密切关连 ,于是有了战国特殊的散文现象  相似文献   

2.
书牍类文体即书信体。书牍类文章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但其公文性质较浓。战国时期的书牍类文章可以大致区分为公牍和私函两类:公牍类文章的公文性质依然较强;私函类文章不仅善于抒情,而且出现了家书性质的文章。战国书牍类文章写法灵活,风格多样,并且体现出一定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3.
散文发展到20世纪九十年代,表现出了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创作主体、创作对象、创作手法都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因此,有人说散文热了。但是,在这种所谓的繁荣后面,同时可以看到,一部分散文品质低劣,理性缺失,矫情之作泛滥,“散文是热闹了,但却并不是繁荣”。进入二十一世纪,散文创作应该正视其自身的缺陷,真正去创一个散文的繁荣时代,真正实现“太阳向着散文微笑”。  相似文献   

4.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诗歌发展到巅峰阶段,并持续200年的繁荣局面.散文的革新、传奇的兴盛和词的成熟,也是唐代文学全面繁荣的突出标志.尽管自宋代以来,唐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是显学;但从总体上研究以诗歌为中心的唐代各体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推进的互动关系,特别是研究唐诗在与各体文学的交融互动中,广泛吸收他体之长,开拓新变,从而导致一盛再盛的局面的论著,却始终未见.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的战争中投降礼仪经常出现,而且不同国家之间的礼仪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而战国时期投降礼仪则明显减少,礼节也十分简化.两个时期的差异是很明显的.这种不同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晏子春秋》是一部描写齐国丞相晏婴事迹的历史故事集.其成书年代,吴则虞认为既不在毛亨之前,又不在韩婴之后,大约在秦政统一六国后的一段时间内;董治安认为《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时期;谭家健认为《晏子春秋》的成书在秦王朝统一六国前后.笔者认为,《晏子春秋》的成书当在战国中期之前,其年代晚于《国语》.早于《墨子》.  相似文献   

7.
从创作环境、创作主体、传播媒介、读者群体四个方面探讨了 2 0世纪末散文创作繁荣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清人章学诚曰:“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文史通义·诗教上》)就文体而言,先秦是散文文体发生的重要阶段,它孕育了后世诸多文体样态的萌芽,也有一些文体在此一阶段由萌芽而臻于成熟。  相似文献   

9.
登临诗发展到唐代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其原因除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的兴盛外,是有其自身深广的缘由的.漫游风气的盛行;积淀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诗歌体裁齐备、丰富多样;最高统治者重视、倡导和广大人民的爱好;文人天性中喜欢登高的爱好及文人相亲的风气都是登临诗繁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山国王权是战国王权专制的一个缩影.中山国王的权力在政治、经济、军事、祭祀诸方面均有所体现,中山王权的专制集权性丝毫不逊于同时期的中原各强国.  相似文献   

11.
有汉一代,今文经《诗》学昌盛,齐、鲁、韩三家均立博士。时代的需要及三家《诗》学自身的特点是其兴盛的主要原因。然而,官办经学繁荣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学术危机,日益繁琐的师法家法严重束缚了其自身的发展,《鲁诗》的抱残守缺、《齐诗》的阴阳灾异、《韩诗》的“引《诗》证事”“微言大义”是三家《诗》衰微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自阎连科频频荣获国内外大奖以来,国内对阎连科作品的研究日益兴盛。学术界对阎连科作品研究呈现阶段性特征,即解读具体作品、探究创作方法、阐释总体状况三个阶段。阎连科作品研究从零星研究期到研究热潮期再到研究多元化期,最终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究局面,并逐步走向了专业化、成熟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3.
六朝时期,私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这表现在私学类型众多、具有一定规模、教学内容广泛、教学方法新颖、社会影响好等诸多方面。六朝私学的兴盛,是在当时官学兴废无定的特定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教会学校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一大批教会学校,它们经过产生、发展进而走出成熟。教会兴学的目的是为了传教布道,或称之为“以学辅教”,但教会学校的出现打破了国人陈旧僵腐的教育观念,对以科举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发出了猛烈的挑战,展示了新式教育的美好前景,并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1957年,随着反右派斗争的开始和不断扩大,“百家争鸣”变为“两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原初理论设想以及毛泽东与知识分子的认识分歧是从“百家争鸣”转变为“两家争鸣”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个人职业成长与艺术教育发展等重要关系,探寻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专业发展的学习机会和指导,在教师人人受训的学习氛围中,促进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已有百年发展历史,对语文教育史所作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萌芽(1924-1949年)、沉寂(1950-1976年)、兴盛(1977-2001年)、深化(2002-现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研究的对象、方式以及成果的数量、质量均不相同,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使语文教育史研究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研究意识,改变研究方法,加快资料的整理,拓展研究领域,开展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派的建构有赖于多方面条件的成熟,虽然近代教育学派在西方诞生以后,议论纷呈,学派蜂起,但传到中国的近百年历史中,却尚未形成中国教育学派。当前教育界某种建构教育党派尝试有待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流派的出现和繁荣是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突破传统文学格局的一项重要收获,它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政治、文化对它的诸多作用。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学构成和文学过程,在其张扬个性和组合个性中不同程度地具备五个要素:风格要素,师友要素,交往行为要素,用人刊物和报纸专栏要素,社团要素,流派是文学的整体性和个体性中间环节,是个体性的综合,又综合成整体性的肌理。流派研究对于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化,既有认识论的价值,又有方法论的价值,它使现代文学研究立体化、层面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20.
XIANG Dong  QI De-jin 《海外英语》2014,(11):202-204,222
Northern regional folk culture and art is colorful, bright vibrant, showing a flourishing pomp, The paper-cut art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of the Pearl.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customs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folk art paper-cut, carrys on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focuses on northern folk paper-cut of origin,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