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教法: 整体着手,紧扣课题;篇末切入,直奔中心;以读感人,以文悟道;突出重点、长文短教。教学步骤: 一、整体着手,初识大意 1.揭示课题,激发兴趣。思考:从题目看,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鱼钩) 设疑:是不是仅写鱼钩呢?写鱼钩的目的是什么? 2.带着上述问题自学课文,初识大意:本文主要写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二、篇末切入,直奔中心把理解课文的思维支点定在篇尾处,引导学生思考:本文既然主要写老班长,那么为什么要以《金  相似文献   

2.
长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怎样处理长课文便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我认为要做到长文短教,不妨试试“一针见血”,即在学习课文时直奔中心,精讲精练。具体做法如下:一、紧扣课题,直奔中心。审题、解题,抓住“题眼”仔细推敲。“题眼”...  相似文献   

3.
每逢实习之前,常有一些学生问:怎样去钻研一篇小学课文?根据我指导实习的体会,要钻研一篇小学课文,必须从课文整体出发,弄清与课文有关的四个问题,即:(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四)作者的写作目的或编者编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下面以《珍贵的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一文为例来谈。 (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是问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4.
《手》一文(六年制九册第19课)是著名现代作家赵树理的作品。课文以质朴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陈秉正那一双与众不同的手,赞扬了老一辈人高超的劳动技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教学这一课,除了指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注意对学生渗透劳动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一、初读课文,认识手的外形,初知劳动的作用教学开始,让学生轻读课文并思考:①这一课向我们介绍了谁的一双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②陈秉正的手是什么样子?他这双手和别人的手有什么不同?③七十六岁的老人,身体为什么会如此强健?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意在让学生明白:陈秉正虽  相似文献   

5.
《手》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赞美了白云冈公社大磨岭大队教练组组长陈秉正在长期艰苦的劳动中练就的一双坚硬、有力、灵巧的手。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人用汗水换来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永远不能丢的道理。《手》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懂得段落分明与中心明确的关系,明白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重点是根据本组重点训练项目“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确定的。《手》这课有两个特点:一是层次清楚、段落  相似文献   

6.
一、难点及分析 《画杨桃》是新增课文。文字比较浅显易懂,重点是让学生弄清“我”的画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笑,却得到老师的肯定。教学难点是理解最后老师那段话的意思。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二、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由于课文叙述画杨桃这件事情的文字比较浅显易懂,重点在理解当“我”的画交出去的时候,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笑,却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教学时,可采取“变序教学”法,直奔课文的重点,——第二自然段。启发谈话引出问题: 1.同学们见过杨桃吗?知道杨桃是什么样的吗?(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相似文献   

7.
中心句,顾名思义,就是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从中心句入手教课文有两大好处,一是直奔课文的重点,二是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小学阶段能运用此法的课文不少,如《海底世界》、《詹天佑》、《海滨小城》、《草船借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如何扣住中心句进行教学呢?一般说来,可以设计如下三个操作程序。一是指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并帮助他们理解句意。二是指导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内容。三是指导学生掌握课文中哪些词句跟中心句的关系密切,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中心的。教师也可以根据以上…  相似文献   

8.
分析一篇文章,虽然有许多不同的思考问题,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问题: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写?(目的)怎样写的?(条理、特点);写一篇文章,要考虑的也同样是这三个问题:要写什么?(材料)为什么要写?(中心)怎样写?(谋篇布局)在阅读教学中,我从以上三个问题入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写作指导中,也从以上三个问题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从“三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手》一课让学生分段时,学生意见出现了分歧。一种认为1-3节为一段,另一种认为1-4节为一段.究竟哪一种意见对呢?这时,我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鼓励学生说:“到底谁分得对呢?这要看谁的理由充分,看谁能说服对方。”经我这一点,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异常活跃。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学说,前三节都是介绍教练组长陈秉正,下一段才写他怎样教徒弟们做活儿,因此前三节应为第一段;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说,这篇文章作者的思路不是按事情发展情况来安排的,而是按“手”的不同方面组织材料的。前四节虽然写的是陈秉正的“教”,但实  相似文献   

10.
直奔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教例评析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史思之【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邱少云为革命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2.让学生分辨出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邱少云的外表和“我”的内心,体...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凭借课文,优化课堂提问,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 一、急问抢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教者发出一连串的急问,促使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如讲读《蜜蜂引路》(六年制第三册)第三节问道:(1)列宁边走边看发现了什么?(2)列宁仔细观察又看见了什么?他会怎样想?:(3)开门的是列宁要找的养蜂人吗?这里为什么用“果然”一词?(4)列  相似文献   

12.
教例】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直奔课文中心  审题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1)这篇课文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2)课文中能体现课文中心思想的是哪个句子?  默读后讨论、交流:  师:现在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生:课文先写许多人在万国殡仪馆悼念鲁迅先生的情景师:这句话得补充一点,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悼念鲁迅的呢?  生:应该补上“鲁迅先生逝世以后”。  师:很好!(板书:在殡仪馆里)  生:接着写鲁迅先生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师:注意,老师要求说说“写了哪几件事”,要说事情。  生:是写…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讲读教学中间切人法,就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接触中心,从中心入手,再分层展开.如:小语第十册教材中《飞夺沪定桥》一课,全文是写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的经过,表现红军指战员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教学时我启发学生从理解“飞”、“夺”指什么,直奔课文的第二、三段:“飞”指跟敌人抢时间,“夺”指夺天险.理解了这个含义后,再分层展开.第一步:为什么要跟敌人抢时间?怎样抢时间?讲读第二至五自然段.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内容:1.我军看准了抢在前面是战胜敌人的关键;2.我军也点起火把跟敌人赛跑;3.我军冒雨摸黑前进,抢先赶  相似文献   

14.
课文,是一篇篇例文,向人们传递了“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信息.作文,则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常常是老师教得无法,学生学得无效,作文难的现象还时常困扰着师生.教师就应利用好“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5.
方晓敏 《福建教育》2009,(11):28-29
课改以来,小学阅读教学热衷于“怎样教”的探索,忽略“教什么”的思考,致使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出现了种种偏差。在这种背景下,许多课文往往被教得冗长而臃肿,长文短教便更是一句空话。因此,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实现长文短教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当前.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通过增加阅读篇目与课文容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提高“长文”教学的效率.就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无法回避的话题。长文教学不町能面面俱到.否则课时不够:不可能泛泛而读.否则效果不好:更不可能置之不理.否则达不成教学目标。“长文”到底怎样教?二十多年一线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长文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段精辟的文字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懂得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认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规律和方法,懂得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阅…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7课《劳动最有滋味》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回忆录,本课是从《贺年》中节选而来的。课文记叙“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过日子,全家人都必须积极劳动,“我”从劳动中体会到“劳动最有滋味”这个真理。文章的最大特点是紧扣“劳动最有滋味”这一中心来写的。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围绕中心组织教学。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紧扣题眼,把握中心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题目《劳动最有滋味》很醒目…  相似文献   

19.
课题是文章的“窗口”。从课题入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捞月亮》为例,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读题,接着提问:捞月亮的“捞”是什么意思?我以示范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捞”是动词。再启发学生围绕“捞”提出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说:(1)为什么要捞?(2)怎样捞?(3)捞的结果怎样?我当即赞许善于提问的同学,并将这些问题在黑板上写出来。然后,指导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默读课文,用“/”标出每一个问题在课文中的起讫点。讨论第一个问题起讫点时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是第一节。我点拨道: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只猴子?如果有一只猴子意见不一样,它们能采取“捞”的行动吗?这些同学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情达意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读懂课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懂得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认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规律和方法,懂得“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阅读教学的终点。围绕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