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包括秦、西汉、新朝和东汉四个统一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时期。1.从政治上看。(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曾经谈到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的规划时,设想分为五篇,其中第四篇是"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第五篇是"世界市场和危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1页)显然,根据马克思阐述政治经济学的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他要研究的上述第四篇、第五篇的内容,已经更接近于世界经济的现实.但马克思写完《资本论》后没有来得及进入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设计思路《发达的古代农业》是人教版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模块的开篇第1课,隶属于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记述时间从原始社会到1840年,涉及农业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农作物品种、水利工程、灌溉工具、耕作技术和制度及小农经济等方面内容,共有教学插图10幅,"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各一则,注释3条,中文字符2713个。内容庞杂,头绪繁多,知识琐碎,是公认的"难  相似文献   

4.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编第三章《强盛的西汉》、第四章《东汉的统治和黄巾大起义》,简要地叙述了西汉和东汉兴衰的历史。汉,刘邦(高祖)所建,都城长安,传至孺子婴,共十四帝(包括吕后雉),194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史称西汉。公元8年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公元25年被绿林起义军推翻。这一年,刘秀(光武帝)重建汉政权,都城洛阳。传至献帝刘协,也是十四帝,凡195年(公元25-220年),史称东汉。将近四百年的汉朝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篇章。在这一时期,秦朝所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封建的社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基  相似文献   

5.
问:修订本《中国历史》课本第二册(以下简称修订本)宋元部分,在章节子目内容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动和增删?答:宋元部分在章节的安排上,把原课本第二册第四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辽、宋、夏、金元》分为四章,各章的分节和内容请看课本.这次比较大的变动是把原课本第四节《金和宋的关系》的内容,分为两节,一节放在北宋的一章讲,一节放在南宋的一章讲.这样分,一是因为原来的一节内容太多,一节课讲不完.更主要的是,这样划分,历史的阶段性比较清楚,可以显现出,北宋、南宋两个历史时期;也可以显现出,金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对北宋、南宋均有巨大影响,从而说明金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九义”《地理》第四册第九章“中国的农业”,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地位,农业五个部门的生产特点,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讲好本章课题比较重要。下面是笔者在这一章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求教同行。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农村土地的合作化运动,是在改革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后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改的进一步深人,中国农民终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尽管以后在经过农业生产初级社到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生产关系变革走到生产力前面的"左"的失误,但自从农村工作六十条出台后,中国农村经济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亦得到了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49年门…  相似文献   

8.
一、时代的特点司马迁和班固都是汉代的人物。司马迁是在西汉,班固是在东汉。两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与过去有显著的不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中占了支配的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抗,成为基本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9.
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发展是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条主线,搞清楚这方面的内容,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很好地掌握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还能帮助大家较为直观且深层次地理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一直领先于世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心愿》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了在巴黎的一个街道公园,一位赴法讲学的中国人,同法国小姑娘和她的父母进行了一番有趣的谈话,反映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全文可分为四个意义段: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位法国小姑娘认出“我”是中国人。第二段(9—19自然段)讲小姑娘十分熟悉中国人。第三段(20—29自然段)讲小姑娘和爸爸的心愿。第四段(第30自然段)篇末点题,揭示中心,修一座友谊长桥,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从内容体会思想,并从中受到教育是本组教材训练的重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是怎样体会到思想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文中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教学本文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吃墨水》是一篇新选课文,讲的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赞扬了陈毅同志小时候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好学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第一自然段讲陈毅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用一句话概括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和事情。) 第二自然段讲有一次陈毅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竟把妈妈送来的饼蘸到墨盒里当芝麻酱吃的事。 第三自然段讲妈妈的惊叫才使陈毅发现自己蘸着吃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 本组有三篇课文,一个基础训练。三篇课文中有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 讲读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本册教材仅有的一篇论说文。这篇著名的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掉会上所作的讲演,赞扬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五层来说,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第二层讲怎样对待生死;第三层讲怎样对待批评;第四层讲怎样对待困难、对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有两篇节选自《红楼梦》。一篇是初三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第四回),一篇是《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回)。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可联系第四回所提及的那张“护官符”。这不仅是因为“护官符”中的史,贾、王三家中的某些人物将在课文中次第出现,而且,还因为作品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所见所闻,从封建剥削、阶级对立、派系倾轧、思想分歧等方面对贾府作了形象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我国演讲及口才学的发展历史与封建发展史同步 ,其盛衰嬗变的经历深受封建时代思想禁锢发展的制约。我国新时期口才学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它的发展必须要以封建批判的精神为根本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技术"发展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媒介技术史和教育史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试图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寻找"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规律,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从符号、载体、复制方式和传播特征等四个方面来界定一种"媒介技术"。其次,利用这个四维度的"媒介技术"定义,分析了人类媒介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口传、手工抄写、印刷、电子传播和数字传播。第三,在教育史和媒介发展史提供的大量历史证据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教育的"技术"发展史提示我们,一种"新媒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记录和表达"事实"的方式,并进而引起了学术探索和教育传播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封建专制时代,君主主宰一切,“联即国家”。因之,一些君主的短命或长寿,或死非其时,对王朝的命运和前途,不无发生重大影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皇帝秦始皇,即是其中一例。秦始皇并非寿终正寝,而是死于第五次出巡途中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他在病危之际,曾令随从中东府令赵高致书在上郡(今陕西榆林县)监军的长子扶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即让扶苏速到咸阳安排其后事,但赵高阳奉阴违,把书信暗中压下,一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演讲及口才学的发展历史与封建发展史同步,其盛衰嬗变的经历深受封建时代思想禁锢发展的制约。我国新时期口才学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它的发展必须要以封建批判的精神为根本。  相似文献   

18.
(一)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第二期举办的少数民族训练班的学习,可分为两个阶段:自本年二月十三日五月四日为第一阶段;五月五日到七月五日为第二阶段。青海同学华铎等四十余人于二月十三日到校,是本期到校最早的一批同学,以后又陆续来了几批,先随第一期同学学习,三月五日第一期五十八个同学毕业之后,才从新编队上课,算是第二期正式开学,四月十四日夏河释淡泊等十六人到校,才最后停止收生。本期同学来来往往前前后后,人数多达三百二十六人。这一阶段的课程:“共同纲领”讲授了八次,“反对自由主义”报告了三次,“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讲了一次  相似文献   

19.
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可以避免行政区经济带来的诸多弊端,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成功转变;有利于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城镇密集优势,形成成渝"都市经济圈",发挥都市经济圈的能动作用,努力成为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是实现"五个统筹",推进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长江上游经济带"向纵深发展的战略举措。总之,构建成渝经济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军 《德州学院学报》2015,31(1):102-106
在中国漫长的政区发展史中,"兖州"作为政区经历了从地理单元到一级政区的变化,又实现了从一级政区到二级三级政区的演变。在地域范围上"兖州"又出现了由北向南发展,由西向东收缩的变化。这些变化从政治上讲是由于上古政区崇拜到实用主义的变化;从历史发展角度讲则与南北朝以后兖州治所位置的固定有关,从城市发展角度讲对兖州在近代城市发展中的滞后表现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