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探讨“《银幕》理论”中的“文本分析”方法。20世纪70年代,围绕英国电影理论杂志《银幕》发展起来的“《银幕》理论”整合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前沿人文学科理论,发展了以左派意识形态-符号学-精神分析为框架的电影“文本分析”和电影精神分析方法,对现代电影理论影响很大;同时因其与以“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复杂的理论交织、缠绕关系,今天梳理“《银幕》理论”对增进我们对文化研究的理解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诗学是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并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一种文论模式和批评方法,近年来,文化诗学研究在国内外文论界日渐形成学术高潮.文化诗学作为我国当代文论的一种理论创新形态,是对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审美诗学与文化研究的双重整合,显示出学术开拓性、前沿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受到我国当代文论和批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概况众所周知,在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末的》文化热"之时,主张》全盘西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一时甚嚣尘上,认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过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时间进入90年代,80年代激烈反传统文化的主调迅速消退,相反逐渐出现了对包括激烈反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激进主义的广泛批判。在整个90年代,》国学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文化改良主义倾向愈演愈烈,部分学者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取向相对于80年代都有较大变动和转向。对于这种现象,中国学…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在20世纪的文化理论思潮中,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的伯明翰学派无疑是两座难以 逾越的高峰。这两大学派因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最重要的理论资源而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两大 支流。如果说法兰克福禀承了大陆理性主义的衣钵,擅长文化理论的哲学建构的话,那么,伯明翰则无疑 是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学术训练中的产物,他们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强调密切地关注当下 活生生的文化现实,并以当下问题的解决为目标广泛汲取多方面的思想理论资源。 尽管伯明翰学派是英国文化理论的杰出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文化研…  相似文献   

5.
■:金先生,您是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曾经担任中国史学会的会长。您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的历史研究中,发表过很多具有影响的论著,包括与胡绳武先生一起完成的论著。您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以后,又主编了《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在年过七旬以后,您又利用公余时间撰写了《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等著作,  相似文献   

6.
当代学术史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正在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余三定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并积极开展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了近百篇有关当代学术史研究的论文,先后出版了《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当代学术史研究》(主编)《当代学术史研究八年论坛》(主编)等多部著作,《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多次全文转载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2012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在该社出版的第三部著作《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这部专著的面世,标志着余三定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渐人佳境,并开始超越自己,向着新的高度迈进。  相似文献   

7.
1898至1918二十年,是现代曙光孕育的年代,是太阳喷薄欲出前躁动的年代。这二十年间政治体制与思想文化观念的诸种变革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现代知识分子的起源萌生、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意义无论做怎样高的评价恐怕都不过分。无怪乎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和春秋时代相比的年代是这二十年。到目前为止对这段历史人物、思想文化及学术思潮等层面的研究论著及文章不可谓不多。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经验。自然也留下了经验教训和必须超越的新课题。鉴于此,杨洪承教授的新著《废墟上的精灵: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理路(1898-1918)》(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以下简称《废墟上的精灵》)在现代知识分子的孕育萌生、思想文化现代转型的内在理路等方面实现了新的开拓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E.P.汤普森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并享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伯明翰学派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名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既是一部杰出的社会文化史著作,也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汤普森采用了真正意义上的“从下向上看”的历史研究视角,重构并拯救了一段被“官方”话语长期遗忘的历史,对当代众多的正统观点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进一步开启了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志视角对阶级关系和通俗文化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袁方 《外国语文》2022,(3):50-57
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艾伦·辛菲尔德的文化唯物主义主要有两点贡献:第一,打破了形式主义垄断莎士比亚批评领域的局面,复兴了文本外部研究的潮流;第二,批判右翼势力对莎士比亚的挪用,揭示其背后愚化民众的用意。辛菲尔德的文化唯物主义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新左派的学术重建之举,展示了左翼知识分子为对抗资本主义制度所作出的努力,是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最蓝的眼睛》通过描写在强势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文化流失,告诉读者:以白人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价值取向,会给黑人带来困惑和错乱;如果放弃黑人文化,迷失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中,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代,随着审美文化一词经由金亚娜从俄文中舶来,国内学界似乎一夜间"发现"了中国自身的审美文化问题,从那时起审美文化研究长盛不衰。从周宪、姚文放、陶东风教授研究当代审美文化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诸国兴起之后,已经成为一股波及整个世界的当代西方学术和社会思潮。以后现代主义视角,进行语用、文体、文化交叉学科研究,研究方法新颖,令国内外学术界关注。  相似文献   

13.
青年学者李宗桂在出版了第一部综论中国文化的专著《中国文化概论》之后,又推出了一部新的力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该书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的历程,系统总结、反思了80年代文化讨论中的各派观点,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出路作了深入的前瞻性研究,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见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是古典小说巨著,也是一部传统文化宝典,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西游记》文化研究热,而后构成了一股浩大、持久的学术潮流。本文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学术背景下,从神话原型批评、童话学批评、审美研究和宗教文化研究等方面作必要的总结与反思,并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一、新思想史研究的尝试 问:您的《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在1998年出版、2001年再版以后,影响很多大,在国内获过奖,在国外,如纽约出版的《当代中国思想》(Contnmporary Chinese Thought)曾连续两期来译介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16.
维柯与当代文化诗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化诗学渐渐进入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从理论渊源看,它源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的《新科学》。它的核心概念是诗性思维和诗性智慧,诗与科学之间永恒的张力是其立论基础。目前从事这项研究的学人,其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化的创造性阐释,但在工具理性日益扩张其描述疆域的当代,诗性则成为一个关于现实批判的寓言。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1):2+117-F0002,F0003
《当代教育与文化》是由西北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创刊于2009年,经过二年的努力,《当代教育与文化》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与社会反响。新年伊始,现继续面向广大学人征集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18.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三巨头之一。巴恩斯小说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是学者进行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对象。巴恩斯小说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迄今已有不少学术成果。国内外巴恩斯研究主要考察小说的后现代特征。李颖的系列论文拓宽了巴恩斯小说的研究范式,其专著《论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的身份主题》的出版对巴恩斯小说研究意义重大,填补了国内巴恩斯研究空白。该书视角新颖,通过作者和历史文化的在场研究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巴恩斯小说的身份主题研究。本文以杨金才教授主编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所阐述的批评理论为指导,从文献综述撰写、分析问题方法与解决问题路径三方面对《身份主题》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9.
就历史的角度而言,自80年代中期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和“重写文学史”口号提出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便在逐渐繁荣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结合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代表90年代当代文学史写作实绩的个案来看,当代文学史观念的创新与实践、学术与个性,都因历史的沉积、容纳的限度以及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哈佛教授约·凯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提出:企业文化有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建因素。由于在企业中,其成员的来源不同、生活经历、文化素质、工作性质的差异,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把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同质化,企业就缺乏一种凝聚力,甚至缺乏竞争力。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