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发挥新闻主编的核心作用,搞好广播新闻的前期策划 新闻主编是新闻编辑部的统帅,他担负着正确贯彻上级宣传方针,组织策划当前和近期新闻报道方案,抓好新闻编辑工作的具体指导以及编辑、播出内容的二级把关等重任。新闻编辑质量的优劣,新闻播出质量的好坏,与新闻主编所担负的责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正确处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使命感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全社会对新闻界整体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反映新闻传播业改革发展、理论探讨、学术研究园地的新闻专业期刊,理当做出应有的贡献。诸如增加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体研究;超出一般道德谴责层次,深刻剖析“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现象;开辟专栏,有针对性地介绍西方和其他国家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将对新闻从业人员自律问题的讨论置于更加广泛的背景之中,等等,是目前阶段特别需要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商业化运作力度的加大,备新闻媒体都或多或少或先或后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的趋势,尤其在各电视台、广播电台晚间档的新闻类节目中,这种趋势更为明显。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对传统新闻播出方式的挑战,并在现实生活中有其发生、存在的土壤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从采、拍、编、播看电视新闻现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是一种将视听融合的“双通道”新闻形式,与其它新闻形式比较这种方式因其现场拍摄、及时播出、声像并茂而更具真实感和现场感。但现实情况是,某些现场拍摄的电视新闻由于种种原因而缺乏现场感。采访、拍摄、编辑和播出是电视新闻制造的主要环节,这些环节的把握对新闻现场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一个事关新闻传播效果的大问题。离开“三贴近”,新闻必然会远离受众;“三贴近”是新闻报道的着眼点与最终归宿;只有践行“三贴近”,才能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资料2006年10月10日,央视黄金时段《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新闻“用坚强战胜生活困境”,从此,黄来女事迹家喻户晓;《人民日报》以“一路艰辛,一路歌”为题,报道黄来女的事迹;黄来女同学入围“200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同年,湖北省教育厅授予黄来女同学“全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的称号。  相似文献   

7.
考察我国古典小说和新闻的产生与发展,可以看出,小说和新闻有着相近相通之处,但也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二者各有领域和归属,是互有借鉴的两种独立的文体。小说以写人为主;新闻以写事为主。小说表现生活是折光的、艺术的;新闻反映现实是直接的、真实的。小说不论时空,能虚构夸张;新闻受时空限制,不能想象夸张。小说以消遣为目的,美居首位;新闻以功利为目的,认识教育功能第一、小说不必引导舆论;新闻则以指导性为要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电视新闻节目,是我国各级教育电视台最重要,收视率也非常高的电视节目。它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活动图像加声音语言;与新闻事件相关的照片。图表加声音语言;播音员直播新闻文字稿。我们习惯上把第一类播出形式称作“图像新闻”,后两类播出形式称为“口播新闻”。“新闻照片”是电视新闻语言的构成部分,无论是在“图像新闻”中还是在“日播新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对“新闻照片”在这两类新闻中所起的相同和不相同的作用,试作分析。一、新闻照片在“国像新闻”和“口播新闻”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一)新闻照片在图像…  相似文献   

9.
正确舆论导向实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新闻宣传报道必须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宣传报道的具体运作中既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又要讲究引导艺术,才能达到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目的。一是通过把握政治导向,规范思想行为导向和匡正价值导向,达到把握舆论导向的目的;二是在作好超前策划的基础上,通过把握报道时机和创新写作手法的引导艺术,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0.
“注册视听生”节目播出的几点思考徐锦培目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课程教学节目的传播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经中央电视台播出或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由地方电大或电大工作站及教学班收录后组织学生收看;另一类则通过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到地方电大或工作站及教学班,再...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不仅要导向正确,而且还要提高新闻舆论导向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需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是提高新闻舆论导向水平的前提;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提高新闻舆论导向水平,要深入实际、讲究实效、重视社会效果;选题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运用典型,运用细节,“小中见大”;必须使舆论导向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弘扬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还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防止个别人“捅漏子”。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的新闻舆论监督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新闻为谁监督、监督什么和如何监督的问题。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监督的对象是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是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舆论监督要遵循本质真实、时机恰当、分寸适度、受群众欢迎等规律;必须建立健全新闻舆论监督体系,在各种监督形式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制衡中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3)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4)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确保新闻真实,最重要的是在新闻工作者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倡新闻工作者树立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使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最初时民生新闻的功能仅限于信息传递,所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大多体现为一次性的单项性报道形式.报道随着功能的完成而完结.帮忙类节目最终实现的目的是问题的解决或者是更好方案的提出,可以以一种新的形势播出,即延续报道.每次报道都是追踪了整个事情的发展历程,崭新各方的矛盾和行为,以解决好事件作为结束的标志,使得民生新闻的服务性体现得更为彻底和鲜明.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现实困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形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以下困难:一是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领域十分有限,阻碍教学领域的拓宽;二是通才教育的思想在现实中难以体现;三是实践与理论脱节;四是新闻理道德教育面临窘境;五是资金短缺,教学设备落后,使实践地锭离现代传播新技术。新闻教育者应分析上述困难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媒体灾难新闻存在的审美误区表现在:忽视新闻的“主题美”;压制新闻的“真实美”;破坏新闻的“善”之美;曲解新闻的“接近美”。对于灾难新闻进行审美引导,既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也是满足受众需求的需要。受众获取信息,既出于知识需求和服务需求,也出于新闻审美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新闻宣传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的新闻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步伐而前进,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邓小平理论思想的日臻成熟而最终形成的。其理论核心是:新闻的党性;新闻的群众性;新闻的批评性;新闻的宣传性。  相似文献   

18.
加强形象建设,是新闻队伍面临的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和现存的监督约束机制的乏力还影响着新闻队伍的形象建设。因此,应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政治素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提高新闻队伍的道德素养;大力弘扬奋发向上的作风,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化素养;狠抓作风建设,努力作到“严、细、深、实”。  相似文献   

19.
新闻舆论阵地建设,是党的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这个领域,周恩来有重大理论贡献,他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新闻具有阶级性,新闻舆论是进行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造的有力武器,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应当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阵地;要创办“无产阶段报刊”,“党报是我们的喉舌”,是“人民向导”;新闻宣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党必须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周恩来强调,新闻工作要“努力为人民服务”,新闻舆论阵地必须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亿的根本利益;新闻要“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真理”,党的新闻工作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本质。服从真理,注意政策。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对时效性严格要求,这是应用数字技术研发新一代新闻制作系统的内在推力。从电视新闻业务的工作流程出发,数字技术将其涉及到的各个技术流程环节汇总分类,包括新闻素材收集中心、新闻制作中心、新闻内容管理中心、新闻播出中心、新闻系统管理中心等五大应用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