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运动强度对状态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一次性有氧运动对状态焦虑的影响。12名实验对象被分成3组分3天分别进行3个不同运动强度、即45%VO2peak,60%VO2peak,75%VO2peak的20min跑台实验。运动前后分别测试体温、血压和心理问卷测试。结果表明大强度的一次性运动(75%VO2peak)可有效地降低状态焦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体温的上升和中枢神经的内啡肽分泌增加有关。由于收缩压的降低随状态焦虑同步变化,建议收缩压可作为评价状态焦虑变化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CSAI-2问卷调查法对50名体育专业高考生考前焦虑水平与测试时间的相关性,以及焦虑水平与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认知状态焦虑水平和躯体状态焦虑水平随着高考体测时间的临近而逐渐下降;状态自信心随着高考体测时间的临近而逐渐上升。运动成绩与焦虑水平呈相关性:运动成绩与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呈负相关,与状态自信心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论运动员的赛前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前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消极的情绪状态。近年来国内外对运动员赛前焦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从运动竞赛角度对国内外有关赛前焦虑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运动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运动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进行回顾和总结,为更好推动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教练员、运动员进行相关的心理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量表测量法,对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的87名运动员进行了竞赛状态焦虑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水平均与性别、运动等级、运动年限有关;文化程度因素、竞赛项目与竞赛状态无显著性差异;武术套路运动员成绩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呈现显著性差异中度相关,状态自信心与运动成绩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强度与方向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动焦虑反应的强度和方向性的综合性研究是现代竞赛焦虑研究的流行领域。我国对竞赛焦虑的强度与任务特征,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对赛前焦虑的方向性研究则刚刚开始。该研究采用琼斯和斯万修订的CSAI-2量表,在赛前对大学生运动员进行测试。研究表明,不同学历,性别。年级的运动员赛前焦虑反应的强度和方向性存在差异;焦虑反应的方向性比强度能更好地预测运动成绩,在对运动焦虑的解释方面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参加2005年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运动心理学家Martens(1990)编制、祝蓓里教授修订(1994)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简称CSAI-2问卷)为测试工具。结果表明:聋入篮球运动员的躯体状态焦虑在性别、文化程度上的主效应差异显著,性别与文化程度的交互作用差异也显著;在状态自信心上,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不同运动成绩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之问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射击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31名射击运动员赛前焦虑与性别、状态自信心及运动技能水平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被试要求在比赛前测试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简称CSAI-2)。结果表明,比赛发挥好的运动员表现出最低的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最高的状态自信心;状态自信心是区分优秀射击运动员与一般射击运动员的良好指标,性别影响着运动员赛前的躯体状态焦虑,射击运动员的最好成绩与高自信心和低焦虑水平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多维焦虑理论的构建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年来运动心理学界对焦虑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阐述了焦虑的三维度理论,即焦虑的强度、焦虑的方向性及焦虑的频率,并提出了在此理论模式下,焦虑理论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梯队年限短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平均分低于年长的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相反;运动动机的认同调节和内投调节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在应对方式的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个年龄段竞赛状态焦虑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动机的认同调节和内投调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应对方式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等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应对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认知和躯体焦虑对运动成绩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这个理论,运动员在赛前具有较高的认知焦虑水平或躯体焦虑水平出现极端值(过高或过低)或自信心较低时,他们将取得较差的运动成绩.先前的研究还认为焦虑与运动成绩间的关系还取决于所要完成动作的特点.不同的运动技能有各自最佳的焦虑水平.总的来说,焦虑水平较高有利于完成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项目.而焦虑水平较低时,则有利于完成精确类项目.就乒乓球项目而言,它既需要体力又需要精确性,因此,本研究调查分析了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与运动成绩间的关系.研究对象3 6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各1 8名,平均年龄为12.28±0.74岁.研究方法采用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C).让运动员在参加地区赛第一场比赛的赛前30分填写问卷.研究结果认知状态焦虑水平不能用来预测运动员的成绩.获胜运动员和失利运动员赛前的躯体状态焦虑和自信心没有差异.这表明本研究没有支持多维焦虑理论的假设,或许是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比运动员的焦虑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更大.因此,如果运动员的个人特点与他们的技术风格相适应,不同焦虑水平的运动员都可能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蹦床运动员赛前竞赛焦虑特征与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SAI-2和SCAT心理量表(中国修订版)对参加第九届全运会蹦床比赛的61名蹦床运动员进行了赛前竞赛焦虑的测试。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竞赛特质焦虑在文化程度和运动成绩上有显著差异,作为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特质焦虑可作为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个有效指标;蹦床比赛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对认识状态显著的蹦床运动,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运动等级和文化程度与状态自信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十分注重艺术性、又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蹦床运动,教练员不仅要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此同时,还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以提高运动员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考试焦虑与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焦虑是大学生需要面临的主要应激源之一。通过对15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检验分析了竞赛状态焦虑与考试焦虑的联系。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考试焦虑与竞赛状态焦虑具有显性相关,认知焦虑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运动焦虑,进而缓解考试焦虑,把降低竞赛状态焦虑的方法用来使考试焦虑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击剑运动员在竞赛中出现过度的运动焦虑会严重影响竞赛状态和运动成绩,本文通过剖析运动焦虑形成的过程,并提出几点有助于消除击剑运动员运动焦虑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动焦虑的产生及其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理论假说,分析运动员焦虑产生的原因与特点,从而通过问卷或量表评估、生理变化评估以及行为表现评估对运动员的运动焦虑进行恰当的评价,以此在赛前、赛中及赛后对运动员的焦虑进行调节,使其焦虑水平达到最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吴薇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55-56,74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健康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将40名震后有焦虑症状的大学生按其兴趣爱好分为体育运动组和非体育运动组进行心理治疗。在治疗和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2组大学生通过心理治疗焦虑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其中体育运动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影响与运动项目、运动时间有一定关系。运动组男生假期焦虑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同组女生,可能跟其运动频率较高有关。结论:运动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心理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不良情绪的体验时间。  相似文献   

17.
运用CSAI-2量表对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都不是赛前状态焦虑的显著性变量;2)年龄变量在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认知状态焦虑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15-20岁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21-26岁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水平。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法以及问卷法对韶关市中学生田径队运动员状态焦虑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TAI总分、TAI忧虑分和TAI情绪分评分相比较30天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三值评分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了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能够很好的调节运动员运动焦虑,防止和缓解运动员赛前的高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采用CSAI-2问卷测试了322名参加全国或省际比赛运动员的赛前状态焦虑。结果发现:①运动项目类型是影响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一个重要变量;②性别与运动级别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多维竞赛状态焦虑;③文化程度不是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因素;④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比赛成绩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对于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运动,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适宜焦虑区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运动员在赛前及赛中的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的分数、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睾酮的变化。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睾酮及皮质醇指标与CSAI-2焦虑分数的变化保持一致,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作为反映运动焦虑水平的有效指标,睾酮和皮质醇可以作为反映运动焦虑水平的可靠指标;结果不支持运动员的适宜焦虑区间为±1/2标准差的适宜作用区间假设;结果认为,运动员的适宜焦虑区间可用实力正常发挥时的平均焦虑分数±实力正常发挥范围内的焦虑Z分数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