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的中国为什么要提倡电视生态美学研究,原因是当下电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甚至处于恶化的边缘。人们在精神世界里苦苦追寻的价值观正被人们自己抛弃,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价值观沦丧的危机就潜伏在他们的身边。电视艺术的生态美学研究是该被提上日程了。  相似文献   

2.
邹玲平 《大观周刊》2012,(15):15-16,43
21世纪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时期。面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气候变暖等挑战,人们不断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先后创建了生态美学、城市生态美学以及低碳经济理论。本文就低碳经济和城市生态美学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详述了湖南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创建生态城市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鉴于目前在电视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仲呈祥先生从电视艺术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剖析了观赏性、收视率、炒作制胜、娱乐化等导致电视艺术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对作为时代艺术的电视艺术应承担的历史职责、文化身份、美学功能,以及在哲学层面上如何净化电视艺术生态环境,仲呈祥先生阐发了他的理性思考和吁求.  相似文献   

4.
电视纪录是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把握世界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而电视纪录美学与电视技术美学、电视艺术美学三足鼎立,共同构成电视美学的理论大厦,但目前关于电视纪录美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试图对电视纪录美学作一较为深入、系统的探索。上篇主要阐述电视纪录美学的性质、地位与电视纪录的“真实”问题,下篇主要阐述电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品格境界和思维与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报纸是否会消亡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报纸消亡论"的理论研究也陷入了困境。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需要拨开讨论一种新闻媒介存亡的表面现象,把目光投向人类生态与生存环境这一深层问题。本文从生态批评视野入手,借鉴西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对报纸消亡的观点进行新的理论阐释和深入分析,试图为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6.
艺术美学与构建和谐社会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艺术美学、艺术教育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艺术美学、艺术教育如何深刻地影响文化建构,进而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艺术与科学如何才能比翼双飞,塑造出完整、理想的人与社会?具体的艺术生产、创作、鉴赏、批评活动又如何反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进而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审美支撑?围绕这些重要的命题,著名文艺评论家、影视艺术理论家仲呈祥先生为本刊撰写专稿,从先进文化建设、人文生态环境的净化等宏阔的视角,结合古今中外一些重要的经典理论观点,以及当代丰富多样的艺术现象,围绕艺术审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自己富于思辨与才情的精辟论断。特此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雷鸣 《新闻爱好者》2011,(21):108-109
本文围绕着老庄哲学思想的"道法自然"、"万物齐一"、"知止不殆"等,揭示其蕴涵的生态美学思想:人类必须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非凌驾于万物之上,人与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应达到和谐的统一;人类不能过度地开发自然,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史东 《大观周刊》2011,(48):40-40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电视科普栏目因多种原因面临着发展在困境,本文基于电视与网络媒介融合的环境背景,利用媒体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电视科普栏目的生态困境进行系统分析,指出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不足,并探讨电视科普栏目良性发展的生态契机,提出基于电视科普栏目的生态定位、生态错位、生态借位和生态补位的“四位”策略,对电视科普栏目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秋颖 《兰台世界》2012,(27):54-55
人类托身于自然之中,与大自然构成了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能否延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态度,这就是生态伦理学所要讨论的命题。在《庄子》一书中,包含着庄子对于生存环境、生态伦理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刘淑莉 《今传媒》2016,(6):43-44
广告作为一种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活动,是一种美的创造,它的第一性是功利性,因而当前广告中的生态美学主要应用在公益广告中,商业广告中的生态美学则主要是从属于功利性。为解决民众生态文明意识的现实问题和突出问题,在广告的制作中,应认真进行生态美学传播的策划和效果评估,倡导在日常消费中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黄怀璞 《新闻界》2006,(2):81-82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新闻理论界开始关注新闻美学问题,进入90年代,这种研究渐趋深入。另一方面,随着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突显,美学理论研究也就自然眷顾到电视新闻的审美属性、审美功能、审美价值等相关美学问题。但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新闻美学及新闻类别美学,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期望通过对“审美的新闻”这一命题的简要阐释,粗略探讨电视新闻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国际社会中信息流转的失衡或杂乱无序问题始终存在,这必然影响国际格局的稳定。文章旨在构建国际社会信息生态系统,并探究该系统的稳态途径,提出塑造开放稳定的国际社会大环境的路径。[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图表法等,并结合国际关系学相关理论对国际社会信息生态系统的稳态实现途径进行探究。[结果/结论]构建出以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递进形成的国际社会信息生态系统,并将康德文化贯穿于国际社会信息生态系统中来实现其稳态。现有对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多集中于企业、网站等微观信息系统,而针对宏观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较为稀少。  相似文献   

14.
张洁 《出版广角》2015,(17):206-207
雷蒙德·卡佛以简练的文笔描写美国中下层平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现代社会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本文借助生态批评理论解读卡佛短篇小说《羽毛》,通过比较分析杰克夫妇与巴德夫妇截然不同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揭示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谐观。  相似文献   

15.
古籍的保护、修复和活用,关乎中华文脉的延续与传承。目前古籍保护领域缺乏明晰的管理权属、保护标准、工作机制、人才培养等保障体系,亟须通过立法强化古籍的保护与传承。信息生态理论有利于复杂系统的理论建构,能够为古籍保护立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文章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古籍保护生态系统模型,深度剖析了古籍保护系统中的各个构成要素,识别为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各构成要素的关键节点问题,审视可能导致古籍保护生态系统失衡的痛点、难点,最后提出古籍保护立法应首先确定立法的核心主体,侧重确定责任主体进行统筹管理,重视协同机制、激励机制及质量控制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薛海彤 《传媒》2023,(9):47-49+51
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引发了全球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纪录片以倡导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用真实影像揭示生态环境真相,唤醒人类的环保意识。以《众神之地》为代表的纪录片既有对生态美学的诗化实践,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建构的生命哲思。  相似文献   

17.
邹玲平 《大观周刊》2012,(15):5-6,10
生态美学在经济领域映照了低碳经济理论,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城市成为了人类所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城市生态美学应运而生。在人类长达数千年的城市史上,城市一直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而存在着。城市作为低碳发展的载体,在生存城市的发展道路上如何较好地融入低碳的理念以构建低硕生态城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长沙为例,对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进地了比较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颖 《湖北档案》2010,(10):12-14
由于社会生态系统产生于人与社会发生关系以后,所以,社会生态系统无可避免的具有自然生态的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生态属性和经济生态属性。社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系统.是一个具有自然性、经济性和社会性三种属性的客观存在物。所以,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社会生态系统属性的分析,来对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的进展与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主要涉及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图书馆信息生态位、图书馆信息生态链、图书馆信息生态平衡等方面。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关键词、作者和研究方法的角度进行共现分析,发现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存在内容分散、合作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未来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需要关注图书馆宏观信息生态、图书馆信息生态理论的升华与应用,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信息生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生态危机时代,生态文学由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可。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本身等关系的描写,生态文学表现了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层的精神生态的危机.以期唤醒人们去正确面对和解决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