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坤 《北京档案》2022,(11):52-54
<正>清代以来,由于曲艺文娱行业的发展,北京先后出现了多个专门为戏曲行业服务的梨园会馆,如梨园老馆、惠济祠梨园馆、精忠庙梨园馆等。这些梨园会馆有的废弃,有的焕发新生。它们在清至民国时期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幻,发挥了怎样的功能,又有多少历经千帆留存至今?让我们从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中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
柯琦 《文化遗产》2016,(3):36-44
戏曲改良运动中,一批取代"精忠庙"等旧式同业组织的新型戏曲公会纷纷建立,如北京正乐育化会、上海伶界联合会等。相较于陕西易俗社等新型班社,他们平台更高,却普遍面临困境,都有着从踌躇满志到步履维艰的相似轨迹。而汉剧公会作为其中典型,既是旧式老郎庙的延续;又是戏曲改良运动的直接产物,其诞生之初就有着鲜明的民主性和革新性。但其新旧参半的运营模式,则存在着职责不明、业务不专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旧的权威体制已经破产,但新民主议事的章程并未深入人心;二是"戏班"这一实体在公会中消失,组织由戏班联合体过渡到伶人同业公会,使得汉剧公会缺乏相应的控制力、行政层次和管理人员。其运营与困境都揭示着汉剧发展的深层趋势,其探索也为国人戏曲观念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双塔寺,这座上世纪五十年代因改建西长安街而被拆除的寺庙与现在的白塔寺—样,十分有名气。传说京剧《四进士》中描写明朝同科进土毛鹏、顾睹、刘题、田伦等四人在双塔寺结盟,就是这座双塔寺。当年京剧名演员谭鑫培、马连良等擅长表演《四进士》,从而使老北京人十分熟悉这个庙和塔。  相似文献   

4.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下属的北京出版社于2009年11月出版了《京剧传统剧本汇编》。全套书共30卷,收入了自清代以来的京剧秘本499部,共14000千字,是迄今为止收录京剧剧本最多的剧本集,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京剧艺术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5.
《申报》的戏曲广告与早期海派京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报》的京剧广告是中国近代传媒上最早的戏曲广告 ,海派京剧是北京以外最大的京剧地区流派 ,《申报》的戏曲广告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京剧在上海的发展 ,二者的良性互动体现了近代传媒与新兴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王平镇的东南部,在九龙山的后山,现存有一座明代寺庙——温水峪庙遗址。该庙的建造时间可追溯到明代,庙内有留存至今的明代大铁钟,成为记载该寺历史的唯一证据。温水峪庙坐西朝东,上层面积为375平方米,正殿仅剩遗址,面阔15.3米,进深4米。双层墙,墙厚0.45  相似文献   

7.
面向数字人文的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剧脸谱的"非物质"特征决定了脸谱图像的数字化保护应该更重视"活态"的传承,尤其是需要从程式化、象征性和装饰性特征出发来认识京剧脸谱图像资源。针对京剧脸谱图像保护、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面向数字人文的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建设路径,通过结合数字资源呈现展现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建设的成果。利用"北京记忆-京剧脸谱"网站建设案例展现面向数字人文的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构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刘鹏 《北京档案》2011,(9):58-59
"庙"是古代供奉神佛、历史名人或祖宗神位的地方。北京的"九坛八庙"中"八庙"指的是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历代帝王庙。太庙。中国古代的礼制思想中有一个重要内容是崇敬祖先,倡导孝道。左祖右社就体现了这些观念。所谓"左  相似文献   

9.
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滔动近日在京举行。云南省京剧院创作演出的京剧《白洁圣妃》在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演出两场.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双红堂文库藏别本《牛头山》传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清抄本《牛头山》一册,书衣题李玉撰。而其内容与李玉之《牛头山》传奇(存丹徒严氏藏旧抄本)完全不同。今考此本实为另一种传奇,源出于明传奇《东窗记》与《精忠记》,与《精忠记》前半尤相吻合。《远山堂曲品》谓《阴报记》“前半与《精忠》同”,故疑此本为明青霞仙客《阴报记》的清初演出本。  相似文献   

11.
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的宗镜大昭之庙,在乾隆帝接待六世班禅朝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前学界关于与六世班禅朝觐相关的北京地区寺庙研究均集中于雍和宫和西黄寺,而对于宗镜大昭之庙少有关注.为此,本文拟利用清宫档案、方志等相关史料,复原宗镜大昭之庙的藏汉交融建筑风格,并揭示其繁华背后面临的建造资金短缺问题,同时,通过详细考证该庙的开工时间得出结论:宗镜大昭之庙本来并非为六世班禅朝觐而专门建造.  相似文献   

12.
明代北京的营建项目,有宫殿、坛庙、城垣、城楼、陵寝、王府、官衙、仓庾、寺观桥梁等多种,其中宫殿、坛庙、城垣、城楼、陵寝等工程,规模都很浩大。经过修缮或建,这些宏大的建筑物不少都保存下来,成为北京文化遗产中最壮丽的部分。关于这些建物,特别是紫禁城、天坛、十三陵等,  相似文献   

13.
调侃长文     
最近看到两则调侃长文的记载,很发人深思。长文之憾清人梁章使在其《权联丛话》中,转引了这样一则故事:山东岸生张大美奉关帝十分虔诚,病中梦入关庙,见关帝身清朝衣冠在那里理事。有顷,呼张名语之曰:“吾庙中楹柱对联肤泛俚俗,甚不惬意。你与我有香火缘份,现在你为我改一下。”张跪诵一联云:“数字三分,扶汉室削吴吞魏,辛苦备尝,未了平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朝伏冠降廉,成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关帝十分赞赏,便说:“此四十二字,你明年当知好处也。”次年乡试,首场构思未就,倦而假寐。梦关帝以肘推之曰:“起,起!你…  相似文献   

14.
梅兰芳与山西巨贾牛子厚的情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自号缀玉轩主,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梅家至梅兰芳,梅门四代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成丰、同治年间京剧名旦,"同光十三绝"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京剧,是我国民族戏曲的代表性剧种,它是在清代的乾隆年间诞生于北京的。在二百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中,许多京剧艺术家历尽艰辛,锐意进取,形成了以“四功”、“五法”为核心的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体系,成为演出剧目极其丰富、舞台表演极其精雅、艺术人才极其齐全、内外影响极其深远的艺术瑰宝,被世人公认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 京剧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之中。一出京剧,就是一段中华民族的编年史。在京剧表演中积淀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智慧和艺术精华,无论是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服装、脸谱……都…  相似文献   

16.
年4月22日是我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同志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日。方荣翔,1925年出生于北京,七岁学艺,八岁时拜尚小云先生为师学习京剧。后来,又拜骆连翔、张鑫奎、宋富亭、谭世英等京剧名家学戏。1942年7月,在北京广德楼拜净行名家裘盛戎先生为师,潜心钻研裘派艺术并得其真传。194 8年3月,方荣翔参加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七纵队京剧团。1951年10月,剧团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政治部京剧团开赴朝鲜参战。1958年12月,转业至山东省京剧团工作直至去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方荣翔演出了许多裘派剧目,在《铡美案》、《将相和》、《姚期》、《…  相似文献   

17.
纸品信息     
北京必多丽纸品有限公司地址:海淀区倒座庙3号电话:010-62564441北京彩浓新世纪纸制品有限公司地址:宣武区广外马连道6号邮编:100055电话:010-63272238 63406462传真:010—63465896  相似文献   

18.
庙会,俗称庙市,它往往与佛教、道教的宗教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清代庙会,最富有北京的民俗特色。北京的庙会民俗在《雪桥诗话》是如何体现的呢?《雪桥诗话》对北京庙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如何解读的呢?一、《雪桥诗话》对北京庙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陈墨香,生于1884年,湖北安陆人,幼年即跟随在北京任工部尚书的父亲陈学蕖生活,陈学菜是同治壬戌进士,钦点翰林,业余时间喜钻研王阳明学说,尤喜爱观看京剧。常随父亲观戏的陈墨香耳濡目染,对京剧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1900年,因念陈学菜护驾奔陕有功,光绪皇帝恩赐陈墨香为户部主事,弟弟为刑部主事。  相似文献   

20.
陈卓宇  唐轶 《青年记者》2006,(15):38-39
2006年2月16日,中国第一本关于夜生活的《夜北京》杂志出版了它的创刊号。创刊号的封面以黑色调为主,图案是北京的京剧脸谱,主打标题是“北京夜生存演义”,随刊赠送的还有一份娱乐地图,至此,一份以夜生活为主体内容的杂志展开了它的征途。《夜北京》是由重庆电脑报与北京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