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妈妈在做意大利面酱,她对我说:“亲爱的格洛莉亚,你去帮我买一个洋葱吧。”  相似文献   

2.
开心乐园     
意大利面条大刚早上起床肚子难受,妻子问他:“不舒服了?”大刚说:“昨夜我做了个梦,梦里我到意大利旅游,还吃了一份意大利细面条。”“那有什么不舒服的?”“可起床后,我发现睡裤的系带不见了!”  相似文献   

3.
伊颖 《留学生》2014,(7):36-37
正2000年9月12日对于我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那天我终于第一次离开中国飞往意大利……心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因为对于提琴制作者来说,意大利的CREMONA这个提琴发源地,是个让人心生膜拜神圣的地方。CREMONA,我终于来了!一定要去意大利1998年我在上海音乐学院接触了提琴制作专业,并深深地被这个专业所吸引。那两年里除了很充实地做着提琴外,也有个很大的打击:申请去意大利的留学签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卢西亚诺·帕瓦罗蒂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说了这样的话: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的父亲,一个面包师,就开始教我学唱歌。他鼓励我坚持刻苦练习,培养嗓子的功底。后来,在我的家乡意大利的蒙得那市,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专业歌手收我做他的学生,那时,我还在一所师范学院读书。  相似文献   

5.
严格来讲,我算不上创业。匡合公司的前身2005年就创立了,最初是一家做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电视设备的公司。后来公司想转型,开始从数字电视设备业务转向传媒,包括酒店电视业务以及一些影视制作的拍摄。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和我是多年的朋友,2009年回国的时候我在一家做特许经营的意大利公司做驻华代表,那时候这几个朋友就一直想拉我入伙。后来我答应了,同时把意大利公司的部分业务融到匡合里来。我的入股为公司带来两样东西,一个是财务和运营管理的方式,另外就是一些业务。  相似文献   

6.
理科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让我们做一个植物细胞模型,并且要把每一部分标识出来。我盯着理科课本发呆。我看着书上的植物细胞,越看越像个比萨饼。对,就做比萨饼!我在冰箱里找到了一块面团和一壶调味汁,细胞壁当然就是用面团来做,白色的干奶酪就当是细胞膜,调味汁就是细胞质吧,一片意大利香肠就成了细胞核。嘿,创意不错吧?我把做好的细胞...  相似文献   

7.
西餐厨子     
马校长一度认为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她说,她从来没有体验过儿子考上好学校的快乐。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帅哥,头上扎着一条小碎花三角巾,脑后一条小马尾辫,戴着眼镜,手上端着一碟五彩缤纷的水果沙拉,做递过来的姿势。旁白是:"妈妈,喜欢吗?等我回国的时候做给你吃!"这是马校长博客里的一张照片,是她的儿子从意大利发来的。马校长说:"我儿子在意大利,不过他不是读硕士也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由此可见,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亲自全身心参与实践并求证的学习过程留下的印象才最为深刻,老师的“干讲”“演示”与学生的“亲自做”比起来,学习效果要逊色得多。  相似文献   

9.
睡前祷告词     
《考试》2005,(2)
朱莉叶在做睡前祷告,"上帝,求求你,"她说,"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吧。" 妈妈打断她的话说:"朱莉叶,为什么求上帝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呢?" 朱莉叶回答道:"因为我在地理考卷上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0.
幽默小故事     
睡前梏告词 朱莉叶在做睡前祷告。“上帝,求求你,”她说,“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吧。” 妈妈打断她的话说:“朱莉叶,为什么求上帝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呢?” 朱莉叶回答道:“因为我在地理考卷上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1.
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我很喜欢。每当我饿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妈妈。我像个小馋猫吧?妈妈常说:“学习要靠你自己,我的主要任务是不让你饿肚子。”这就是我妈的“名言”。妈妈会做各种好吃的东西,我最爱吃她做的雪菜黄鱼和意大利面条。雪菜黄鱼我一个人就可以吃一条;意大利面条,味道和店里差不多。我想,这两样东西她烧得最好,可能是和我爱吃有关系。有关烧菜的电视、报纸和书,妈妈都爱看。她床头就放着好多烧菜的书。睡觉前要饱眼福,是她的爱好和习惯。我和妈妈出去玩,只要见到好吃的,她肯定会买给我尝尝。上次我和妈妈去欧洲旅…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     
登山只是我每天做的事情,我登上山顶,并不挥舞意大利的国旗,而是像一位农妇,爬上自家屋顶晒玉米,轻轻地挥舞手绢。——意大利登山家麦什拉尔假定一个外科医师正在给你开刀,你要不要医师的太太也来给你一刀。——前德国总理科尔的夫人在被问到她是否希望和美国的希拉里一样“帮夫”时回答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07,(5)
刚来美国的时候,就有外国朋友对我说,有中餐馆的地方就一定有意大利餐馆。意大利菜和中国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味道重且品种多样,意大利也是一个美食帝国。世界上可以与中国餐馆在数量与欢迎度上并驾齐驱的只有意大利餐馆。意大利比萨饼、意大利面,简直就是全球"共通语言"。丰富的食材与高超的厨艺,使得意大利在"吃文化"上丝毫不逊于中国。我当时听了直摇头,只知道意大利歌剧出名,没尝过意大利美食,实在不知道到底有多好。一天,我和一个美国同事到旧金山去开学术会议。我们在街上走着,同事对我说:"你看,那个pasta多有趣!"我以为是一家意大利餐馆,抬头望去,却是一家乐器行。原来同事指的是广告上的乐谱。我顿时明白了,那一个个音乐符号多像千变万化、形象各异的意大利面啊!怪不得意大利的歌剧这样有名,原来他们吃的东西都是音符模样呢!  相似文献   

14.
裤带面条     
清早,小杰西起床后恹恹的,很不愉快的样子。妈妈关心地问他:“孩子,怎么啦,不舒服吗?”“没有,妈妈,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和爸爸一起去意大利旅行,还吃了一大碗有名的意大利面条呢!”“这不是挺好吗?为什么我看你不大高兴的样子呢?”“是这样,”小杰西说,“早上我起床,发现睡裤上的系带不见了。”裤带面条  相似文献   

15.
浪漫主义时期,各国歌剧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意大利歌剧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意大利歌剧的产生,发展做了一些总结。浪漫主义思潮在意大利是与现实的民族斗争结合在一起,它带来了意大利文化的繁荣,并使18世纪末颓废了的歌剧艺术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16.
正愧疚感的纠缠我来自意大利,精神分析学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同时,我还做人类学的研究。我去过亚洲、非洲等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见过无数种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对此非常着迷。在中国的日子里,我开始了解中国,我看到,中国的很多家庭正在经历大地震,年轻人常常被愧疚感牵引,行为走向错误的方向。眼下的中国人对个性的追求非常强烈,越来越注重物质需求。注重物质,是个体感受  相似文献   

17.
2008年7月我们跟随中国音乐教育代表团来到了意大利,参加第28届国际音乐教育大会。在意大利的15天,我本人的全部兴奋点几乎都在会议内容所给予我的启发上面。相比来讲,美丽的意大利乡村风光和浪漫的意大利城市生活,反倒让我觉得“就那么回事儿啦”!所以,我在这里非常渴望和同行们分享的,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中让我震动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8.
中介     
《留学生》2004,(4)
去意大利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和公派出国为主的。在欧盟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意大利很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校也开始有针对性地面向中国自费留学生开放了。面对这个文明古国的教育开放,国内各主要留学中介都在小心翼翼地做着准备,也有了自己的一点经验。下面就把国内主要中介已经做了的工作对想去意大利留学的朋友们做个介绍。  相似文献   

19.
蓝色情调     
我对意大利这个国家有着比较深的感情。我爸爸去意大利出过差,回来向幼小的我灌输这个国家的万种风情。不过我觉得这个国家,只需要用四个字来概括——琴、棋、书、画。  相似文献   

20.
女儿田田     
田田今天13岁了。晚上我做了 意大利面条,给她斟了一小杯红酒。“真酸。”她呷了一口,突然问,“我现在已经出生了吗?”我看看表,13年前这会儿,她刚生下来,护士抱来让我看,隔着玻璃窗。她头发稀少,脸蛋通红,吐着泡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