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共六年,我与母亲住了六年地下室。我八岁那年.在遥远外地打工的父亲忽然莫名其妙地撇下母亲和我,再也没有音讯。我从半夜母亲压抑的呜咽声以及村里人的闲言碎语里.知道父亲是“外头又有了”。从此以后.母亲的脸上再也不见了笑容。她怕见熟人.只知道拼命干农活。  相似文献   

2.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 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母亲也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3.
七岁时,我和母亲闹了一段别扭。我从心底里怨恨她,她把我放在姥姥家,一放就是三年,直到上学时才把我接回家。三年不在一起生活,使我和母亲之间有了生疏的感觉。不善表达感情的母亲对三年不见的儿子也不是嘘长问短地表示亲热,她似乎对我并不关心,这使我们之间总隔着点儿什么。仿佛一段截断的磁铁,再也无法紧密地连成一体。  相似文献   

4.
我六岁那一年,正逢三年困难时期,舅妈来我家串门。舅妈临走时,母亲不知从哪个角落翻出一包报纸都已发黄的纸包糖来,用来打发舅妈。常年吃不饱的我。自然惊奇于母亲怎么还藏着一包糖!  相似文献   

5.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与此相对应的,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6.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  相似文献   

7.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于是,去年春夏,母亲在老家住了三个多月,我接她回来后,发现她身体明显好于在郑州时,我就问母亲原因,母亲说:"人是离不开太阳的。在城里,你整日寻着晒太阳,到乡里,太阳一直跟着你。"  相似文献   

8.
“你妈来校找过我了。”班主任把我叫出教室,在走廊,对我这么平淡地拉出了谈话的引子。而我却愣了,站在她眼前,目瞪口呆。母亲来了?来干什么?她怎么会来?母亲和班主任岁数不相上下,将届老年,却没有文化。母亲从没有来过我所读书的这个学校。自我考入我们小城的这个惟一的重点中学,三年了,她这是第一次踏进这个校门。母亲这次突然来,不是应邀来开家长会,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也不是因我得了什么病而挂念不已。母亲之所以来,是因为一颗做母亲的心。她出乎我意料地来,我可以想像,她见了一个像老师的人,就恭敬地上前打听:“高三(三)班班主任…  相似文献   

9.
一我欠母亲一句话,十几年了一直憋在心里,从未说出口。现在我有勇气了,有勇气跑到一个深邃高耸的山谷大声喊出“我爱你,妈妈”,任往复的回声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回响。可是太迟了,任我喊到嗓子嘶哑,她也听不到了,我在想,另一个国度一定是设在像月球那样的真空世界里。我有点恨自己,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自己居然憋了十几年。以前,总以为来日方长,终有一日,我会正视着母亲的双眼,真诚而又略带羞涩地说出“妈妈,我爱你”,可是直到母亲的生命走到灯枯油竭,我还是没能将这三个在心里酝酿了多年的字眼,柔情地从心底吐露出来。2006年春节后第9天,母亲…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那一天,母亲破例为我梳头。我记得母亲已有三年都不曾为我梳头了。每当我请求母亲为我梳头时,她总把梳子往我手里一塞,说:“喏,镜子在那边。”我满怀着期待,静静地坐在凳子上,感受着母亲轻轻的呼吸。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把我的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味道     
<正>"母亲"这个词在我心中曾淡忘了很久很久。我三岁的时候,父母不和,母亲离开了家,离开了我。我只能跟随年迈的爷爷生活。很多年,我都没看到过母亲,家人也不跟我讲与母亲有关的情况。每每看到别人有母亲牵着手一起开心地走着,我就只有羡慕的份了。对我来说,母亲的味道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闻到的烤鸭的味道,可望而不可即。失望次数多了,慢慢地,"母亲"  相似文献   

12.
珍惜唠叨     
三天前,母亲回来看我,三天后,母亲又走了。母亲是带着微笑走的,但我知道,母亲并不放心。要不然,为什么会在上车前送给我一大堆唠叨。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偏方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育生长的时候遇上了“大食堂”和三年自然灾害,由于缺乏营养,常年小病不断,每当我头疼脑热时,母亲就会说,上火了,没事,过两天就好、说的多了我便知道“上火了”不是什么大病,只要从母亲口里听到这三个字,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年初我把年迈的母亲从乡下接到了 城里来居住,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但是 劳累了一生的母亲并不习惯悠闲的生活, 每天帮助我们打扫房间,打理三餐。尤其 是早餐,母亲总是很早的起来开始准备, 为我节省了大部分时间。有一次母亲从外 买回一小箱柴鸡蛋,说是农户自家养的无  相似文献   

15.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七岁。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一人打了两份工。我们几个都特乖巧懂事,这让母亲很宽慰。尤其是我,由于成绩十分优秀,最得母亲宠爱。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个孩子问我:"您的母亲怎么那么厉害!是不是那时候高小毕业生都是如此。"不是所有的高小毕业生都像我的母亲,我母亲应是其中的佼佼者。我猜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我的外祖父是当时我县唯一的大学生,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二是母亲之后,外祖父连得三个男孩,他把培养儿子成才的任务几乎全放在我母亲身上;三是生我  相似文献   

17.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7岁。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被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 那时我们三个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星期,母亲都要称点肉或买尾鱼给我们加餐。  相似文献   

18.
三年的住校生活,令我时时惦念母亲,时时记起母亲那双手,记起那双紧紧抓着我不放的手.那是母爱的见证.  相似文献   

19.
飘香的粽子     
<正>小时候,我对端午节没有概念,更没有吃过粽子。直到有一年夏天,母亲从舅舅家带回了三个用绿叶包裹并用细线绳绑扎着的东西。母亲说这叫粽子,很甜很香,说着就把线绳解开,剥开一层层包裹的绿叶,露出了里面的白米。顿时,一股香味儿扑鼻而来,煞是诱人。那是我第一次吃粽子。母亲进过学堂,能简单地识文断字。我从母亲的讲述中知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而端午节是一个与粽子有关的节日,一个与屈原有关的节日。  相似文献   

20.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