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仁政”是孟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思想”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孟子不光从仁政的含义中透视“民本思想”,而且还从“人性善”的理论高度解决了“民本思想”的逻辑前提,并提出了“保民”与“尊民”的仁政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徐淑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孟子的仁政理论是以其性善说和民本思想为基础和前提的。性善说是仁政的理论基础。民本思想是仁政的思想前提。对于怎样才算行仁政,如何实施仁政,孟子提出如下理论:制民之产嫩民以德,与民同乐,尊贤使能,仁者无敌。 相似文献
3.
费婷婷 《教育前沿(综合版)》2015,(1)
人性论自孟子之后,趋向于从伦理道德的层面进行判断,这其中,儒家往往怀揣着一种道德人文情怀,坚信人性本善。在孟子看来,先天的良善本心形成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构成理想社会。孟子言天,也往往指的是义理之天,将人性之善归源于天,即为此找到了依据,又增强了性善论的确定性。而孟子其“仁政”的本质即为民本。 相似文献
4.
“亚圣”孟子在继承并发展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即“仁政”学说及“性善论”。“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1)制民之产(2)民贵君轻(3)贵王贱霸(4)合理分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性善论”以及其带有宿命论思想的“英雄史观”,则是论证“仁政”主张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国家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0,21(4):4-6
"亚圣"孟子在继承并发展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即"仁政"学说及"性善论"."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1)制民之产(2)民贵君轻(3)贵王贱霸(4)合理分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性善论"以及其带有宿命论思想的"英雄史观",则是论证"仁政"主张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洪仁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8(1):33-35,41
文章从分析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学说出发,认为孟子是战国时一个真正认识到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家,他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挥绘理想社会的蓝图,建构他的政治体系,呼呈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对现实社会展开揭露与批判,痛斥统治者残民以逞的罪行,这些便构成为“孟子”杂文以为民请命为中民的思想内容,此外,《孟子》中的一些有论点,论据,论证的话录,虽不即事名篇,但都是随感而发,实开后世随感录式杂文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9,(10)
孟子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而自成体系,其充分体现传统儒学的政治取向和理想追求,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对孟子政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主要内容和其影响进行分析,明确孟子政治思想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仁政王道"为逻辑核心,以"治国平天下"为逻辑归宿。在其内在逻辑基础上分析其"民本"、"德治"和"政治发展"思想,并对孟子政治思想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8.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孟子"仁政"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教育三个方面,贯穿着"民本"的主张,孟子将传统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 相似文献
9.
王向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2):42-44
战国后期,孟子提出了以"仁"为中心的"仁政"、"民本"、"性善论"等思想,这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战国险恶的现实生存环境,反衬出孟子这些思想过于理想化,不利于富国强兵,因此并没有为各国真正接受。 相似文献
10.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第一次提出“仁政”,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封建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孟子的”仁政”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今天我们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这一思想的合理内核,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回首中国传统历史的治乱循环,分析了其存在和维系的政治、经济基础,并试图厘清遗留于目今社会顽固的“治乱循环”基因,尝试为当代社会在转型期间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朱可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0-54
邓小平同志的"和平发展观"是在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转型历程,造就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日益崛起,这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战略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战线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为全世界所瞩目,其中邓小平同志"和平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外交具有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北爱问题实际上与美国关系密切,通过对爱裔美国移民和美国政府两个层面的考察,着重分析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对北爱政策的转变过程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试为理解纷繁复杂的北爱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美国和平教育是19~20世纪在世界和平运动的促进与指引下在对教育作用的反思的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在论述美国和平教育形成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近一步探寻了美国和平教育的哲学理念。为普世知识开辟和平道路的夸美纽斯、主张用实用主义的学科教学促进和平的约翰.杜威、力推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促进和平的蒙台梭利和用对话与批判推进和平的保罗.弗莱雷等皆为美国的和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美国和平教育也经历了“和平世界愿景的提出——从反战走向积极的和平教育——迎接女性的和平教育——和平危机的时代——和平教育的积极发展”发展轨迹。美国和平教育发展对促进我国教育中对和平教育本质与使命的理解、提高对和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战国中期,各家各派开始论证社会治乱的根源,并致力于探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历史观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孟子历史观中的天命论、过程论和动力论就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司德坤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5):28-31
和平研究在西方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正引起中国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虽然和平研究作为新兴学科至今不过半个世纪,但是它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平研究在方法论上是一门多学科的、多层面的、多文化的以及既是分析性的又是规范性的、既是理论性的又是实践性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论孟子的道德实践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学说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性善论从道德意识先验论角度,论证了人的道德可能和为何可能。而可能和“为何可能”的中间环节就是“如何可能”。孟子认为由“善端”发展为“善行”的具体途径有“居仁由义”、“知言养气”、“切身自反”、“心无愧怍”四种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三代领导人领导中国制定并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以崭新的和平形象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时期即已确立,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领导的改革开放时期得以进一步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立足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高屋建瓴,拓展了和平外交政策。历经三代领导人的不断推动,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山日趋完善与成熟。中国50多年的外交实践证明,我们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从太极图视角阐释了中国舞蹈艺术的"圆和"美,用太极图所折射出来的"圆和"思想来开启舞蹈艺术之"圆和"美,旨在为中国舞蹈艺术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灵感,开创更好的舞蹈艺术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