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实施机构、培养目标和生源问题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借鉴和启示主要是:把发展和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摆在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及其功能;进一步完善、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及特点,提出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要与培养目标及特点紧密联系起来,并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改进,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初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全国职教界的一件大事。只有明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特色  相似文献   

3.
德国职教与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静 《职教论坛》2004,(14):4-5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标准、校企合作方面的五条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发展的导向和具体培养方向。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具备实践经验和实务能力的职业化培养模式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试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和实际教学经验,紧扣职业化发展目标,面向幼儿园实践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教学特点和基本任务、教学原则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方法设计等五个方面初步建构学前教育岗位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自60年代后的经济腾飞,得益于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举世公认的。随着德国经济的复兴和高科技迅猛发展,以“双元制”(Dualsystem)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并且已扩展到高等教育领域,其中德国的专科高等学校(FH)和职业技术学院(BA)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就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内涵完全一致,因此借鉴和学习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将会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60年代末,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急需一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技能  相似文献   

6.
促进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面临着衔接体制缺乏统筹性、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性、专业设置缺乏延续性、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体制,拓宽衔接的模式与内涵;明确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细分培养的定位与层次;规范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研制衔接的目录与标准;改革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探索衔接的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促进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面临着衔接体制缺乏统筹性、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性、专业设置缺乏延续性、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体制,拓宽衔接的模式与内涵;明确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细分培养的定位与层次;规范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研制衔接的目录与标准;改革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探索衔接的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铺开快,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而容易出现培养目标不明确、管理混乱、专业雷同没特色等问题。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当前我们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当前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着重解决好:立足市场需求问题,培养目标定位准确问题,注重能力培养问题,加强人格教育问题,树立创新观念问题,办出特色教育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教育类型,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它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自1998年9月招收第一届“高职”学生以来,在“高职”办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毕竟是新事物,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对我院来说,还存在许多不适应,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改进。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一、正确定位,明确目标1.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内涵和属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高等职业教育总的培养目标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1999年辽宁省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省份之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计划比去年有大幅度的增长.为了进一步端正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1.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追求多样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考和探索,开拓我们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及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进一步探索了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培养学生掌握这些能力和素质,努力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在高等职业教育启动并高速发展的时候,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围绕培养目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有普遍的、现实的意义。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同属于高等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能确定自己的职业服务对象,普通高等教育则不能确定自己的职业服务对象。高等职业教育既然是为确定的职业服务,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是高等职业教育首先需要…  相似文献   

14.
梁敏 《高教论坛》2000,(1):107-109
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社会经验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食品工程专业必须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才能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从属于技术教育,国际上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则在80年代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许多学校都采用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产学合作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越来越成为高职界的共识,这是由于: 一、有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社会经验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食品工程专业必须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才能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问题争论很多。焦点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以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去实现。要有效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就必须辩证思维,找准切入点;寻求有效途径,选择最佳培养模式,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社会需要的高职教育。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1、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种观点。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种观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铸造人格。其实这是国内学者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出来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完备的法律规定,强调应用性的培养目标,能够根据经济发展不断进行创新.这些特点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以应用性为指导的教学安排;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顺利发展;制度设计具有弹性,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教育类型的角度来讨论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内涵和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国际间的合作。论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目标不会恒定不变,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景臣 《职业技术》2006,(14):167-167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艰难的实践探索,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经验,如: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模式;实施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加强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但有关高等职业教育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等重要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讨,使之不断完善,使高等职业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高质量、高效益、特色鲜明地向前发展。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高职的人才定位一直是模糊的。然而对于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