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诉案件预审制度的合理运行是刑事诉讼运行中程序正义和诉讼效率价值的具体体现。然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并未设置专门的公诉案件预审程序与独立于实体审判法官的预审法官,新近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虽然将非法证据排除等重要事项纳入了审前准备程序,但却依旧存在"预审内容"和"预审法官"的规定空白。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三法域都在刑事诉讼立法中明文规定了公诉案件的预审制度,其中设置独立于庭审法官的预审法官、完善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增设庭前预备会议程序等许多立法制度与司法实践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引入预审法官制度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尽管预审法官在很多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国家也都有规定,但我国刑事诉讼模式与这些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在我国引入预审法官制度既不必要也不恰当.无论是基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还是提高诉讼效率的考虑,强调和重视检察机关和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职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预审制度是在法院正式开庭审判前对刑事案件进行的预备性审查,以决定是否起诉或正式开庭审判的制度。法、意、英、美四国的预审制度在设置和改革中既有自身特色又各有侧重。通过对四国预审制度发展的分析比较,总结它们预审改革中相同的价值追求,即追求程序公正、诉讼效率和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4.
公诉案件的预审程序是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与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判之间设置的由预审法官对公诉案件进行事先审查的程序。通过考察西方主要国家的预审制度的具体设置和运行机制之现状,从人权保障和公正、效益的诉讼理念方面分析,预审制度对于防止庭审法官的事先预断和对公诉案件进行筛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诉讼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其存在之合理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的现状,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诉案件预审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域外民事审前程序的考查入手,联系我国关于民事审前准备工作的具体规定以及中国的现实情况,探讨建立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路和具体方案。笔者认为:创新案件分流机制、创设法官助理或预审法官制度、建立健全证据开示与交换制度、建立答辩失权制度、开设预审庭等是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设立了立案登记制度后,大量案件涌入法院,对解决司法实践中呼声很高的"立案难"问题大有裨益。但应明确的是立案登记制并非是专属于民事诉讼的制度,其对于刑事案件受理后如何审查、登记,尤其是刑民交织的自诉案件如何进行管理也有一定的适用性。立案登记制的改革为完善我国刑事预审制度提供了契机。因此,在明确目前我国预审程序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刑事预审制度设置的经验,以期完善我国的刑事预审程序。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将庭前审查程序中案卷移送的方式回归到全案移送,其存在着无法防止不当公诉和排除法官预断,以及难以实现案件繁简分流和辩方庭前参与的弊病。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尚无司法审查制度支持,对检察权和司法权关系定位不当,以及受传统诉讼观念影响所致。就此,我国应该逐步建立预审法官制度,完善配套程序,以实现庭前审查程序的过滤、分流和保障被告人人权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改革和完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应当成为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从设置预审法官制度、合理配置审前各方的权利义务、建立强制被告答辩制度、设置审前会议制度等方面作为基本切入点完善我国的审前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剖析我国现行公诉案卷移送方式存在的缺陷着手,对比世界两大类型案卷移送方式,提出“跳跃式”改革和完善的建议:确立严格的起诉状一本主义;改革起诉书格式;实行证据展示制度,防止庭审突袭,维系控辩平衡;改革庭前审查程序,实行预审法官和庭审法官相分离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清末司法官制改革初步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司法行政不分的格局,初步确立了法官考试任用制度。辛亥革命后,各地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相继制定了《临时约法》,对法官制度赋予了新的内容,确立了法官独立审判原则、严格法官考试制度,并规定了法官的保障措施等。这些规定对后世的法官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刑事预审程序体现了审前程序的司法性,是诉讼程序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构建刑事预审程序:制约国家公诉权的滥用,消弭起诉便宜主义的局限,彰显保障人权的彻底性,实现审判中心主义的要旨,消解控审关系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公诉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抗式诉讼模式的建立要求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围绕这一要求,中国公诉制度应当重构:公诉人在法庭审理中的角色仅仅为控诉职能的行使者;完善起诉裁量制度赋予检察官应有的自由裁量权;构建一体化的检警关系模式;建立预审法庭行使审查起诉权;借鉴起诉书一本主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必须扩.好“入口关”。预审工作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做预审工作要把好“六关”,即:通过群众考察了解,把好“群众基础关”;通过理论考察把好“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关”;把好入党动机关;把好政治审查关;把好对待工作学习成绩关;把好各种档案材料的审查关。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兵法著作,其深刻的战略战术思想对应着预审的对立性、不确定性、层次性。在宏观上,务求全胜和"知胜有五"等战略思想能够成为预审的基本立场。在微观上,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主导预审、避实击虚、务求变化、留足出路、宽严有度、虚实结合、分化离间等战术。在《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对程序合法性更加强调的背景下,侦查预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孙子兵法》对于建立和拓展预审谋略体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显著提升员额法官的薪酬水平是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法官职业保障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司法体制改革总体上已取得良好效果,但在法官薪酬制度方面仍存在法官增资幅度有限、法官福利待遇未完善等不足之处.主要探讨从优化法官收入结构、提升法官薪酬标准、健全法院人财物统管制度、完善法官退休制度等方面来完善法官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作为"把关人",编辑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编辑在媒介预审活动中应遵循"有限预审"的原则,以杜绝媒介失语,避免媒介审判,并保护公众的隐私权、名誉权.  相似文献   

17.
法官身份保障制度是司法独立的基础,法官弹劾制度是实现法官身份保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笔者从明确法官弹劾的概念入手。在比较美国、德国、日本三种不同的法官弹劾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有关法官免职制度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实际与他国经验,对于我国法官弹劾制度的构架提出一些思考,认为法官弹劾制度的建立必须以法为据,其实行应有法定的启动原因为前提,以专门机关的实施为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这对行政纠纷的解决有诸多消极影响,本文在探讨行政调解常制度合理性的基础之上,对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建立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即本着自愿、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则,明确可进行行政调解的范围、规范法官对调解的介入及赋予调解书执行力,设置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程序,西方国家大多称之为"预审程序",是衔接公诉与审判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必经程序.重构我国庭前审查程序,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立法.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和现实条件,我们应采取"两步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主审法官制度在其设立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极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完善主审法官制度的根本措施在于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法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