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使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数学成绩,完成从"学困生"到"学优生"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大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学生学好数学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本文分析了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并就如何有效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水平、培养其学习兴趣,从五大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和感官正常,并且上课,不违反纪律,笔记也做得很认真,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甚至下课后还在争分夺秒地学习但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怎么也提不高.这样的学生,我将其定义为数学学科中的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对于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起着重要的决定.走出学困生的困窘,是学生们能够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知识,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是大多数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现在学困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害怕数学,不想学习数学,更不想写数学作业,尤其对城乡结合部的学困生来说,写数学作业感觉到很“恐怖”,因而,这部分学生大多采取的是抄袭作业,而不肯懂脑筋独立完成作业.这样恶性循环下来,学生的数学成绩愈来愈差,学生自身也愈来愈没有自信,更有逃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布置数学作业,数学作业的量应该多少?难度应该多大?迫切要求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也为提升学困生的数学作业水平、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一定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要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因为他们即将面临高考的检验.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在学习时很难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成了班级中的学困生.在面对班级中的学困生时,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尊重和理解,并加强指导,让学困生融入学习的各个环节,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转变学习态度,提升数学成绩,更好地应对高考.因此,本文以“指导高中数学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策略”为主题来展开分析,先探究指导高中数学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现实意义,再提出指导高中数学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小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而言,学生成绩更是参差不齐.为此,教师应顺应新课程要求,对造成学困生学习水平低下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升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一、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1.学生方面原因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差异,使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明显表现出数学的思维障碍,不灵活,效率低,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教师普遍发现一种现象,部分初一学生在小学数学成绩一般都七八十分,而升入初中后成绩不及格,甚至二三十分,这些学生成为了学困生。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学困生的比例,我校数学教研组以"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为研究课题,促进学困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王慧珍 《甘肃教育》2014,(20):30-30
正"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每个学科、每个班级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几个"学困生"。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学困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全班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智力原因。由于遗传,个别学生天生智力低下,还有个别学生可能患有多动症等障碍性疾病,影响到学习,造成一定的学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数学难度大、抽象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极为吃力.部分成绩偏差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未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以至于他们升入高中阶段后,在面对更难的数学知识时会觉得无从下手.时间久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越来越差,从而放弃学数学,沦为学困生.也有部分学困生本身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受到行为习惯、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爱学习,成绩一直徘徊在后位.从整体来看,学困生并不笨,他们当中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对学生一生的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数学成绩的好坏也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困生"如何提高数学成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夯实数学基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改变"学困生"以往的错误的学习方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第三,教师要针对"学困生"来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笔者希望通过以上这些策略的实施对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困生”一般是指智力与感官都正常,但是数学学习效率低下,数学学习达不到国家规定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层面,仅靠自己一时难以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走进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成绩?这都是笔者一直苦苦思考的问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做了几点尝试并得到了一些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徐道林  杨斌礼 《教师》2012,(27):82-82
随着高中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增,高中数学学困生人数也随之增加,这不可避免地给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如何快速高效地转化学困生,使其逐步向中等生、优等生迈进的问题。一、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从高一入学开始,学困生一直没有思考学习高中数学有何作用、学习数学的意义在哪,而是简单地认为学习高中数学是为了应付高考、对付老师、满足家长和朋友们的期望。正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肯吃苦,害怕困难,学习习惯不好,不认真、踏实学习和钻研数学问题,不善于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缺乏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中,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是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又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明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然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出现了数学学困生增多的现象,从整体看这些学困生都是智力正常的学生.这些学困生由于数学这门基础性学科的成绩差而严重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致使升学无望.数学学困生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帮助和转化数学学困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学困生策略提示前后应用题学习成绩的差异研究发现:学困生不能像学优生那样自觉主动地使用相应的策略,应用策略的意识较差;策略提示对学困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策略提示前学困生与学优生的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而在策略提示后,这种差异明显减小,但学困生在策略的迁移及运用策略的有效性方面仍不如学优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本文针对西藏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教师忽视学困生培养,对学困生听之任之的实际情况,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分类推进、分层施教提高学困生数学水平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21):53-54
许多初中数学"学困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缺乏克服数学难题的意志力,面对数学题经常会产生烦闷、反感、苦恼和沮丧的心理问题,以至于数学成绩越来越差。本文分析了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育旨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在数学学习中 ,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尤为重要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全体学生 .据有关资料表明 ,目前在初中数学学习中 ,约有 6 0 %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现象 .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将这么多的学习困难学生 (以下简称学困生 )放任自流 ,顺其自然 ,那么实施素质教育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 ,我们必须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本人认为 ,对策之一就是激发学困生的主动性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摸清情况 ,建立学困生档案…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是初中数学课堂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让人人都实现数学素养的发展,是困扰诸多数学教师的难题。教学实践表明,学困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态度消极,不愿意将时间用在数学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转化学困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困生在兴趣的推动下积极投身数学学习活动。分析了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提出如下建议:联系生活教学,拉近课堂距离;创设直观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善用赏识教育,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20.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充分认识到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定能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