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海侠 《学周刊C版》2014,(7):122-122
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思考、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学生只有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在快乐中进行学习。相反,如果教学氛围枯燥无味、呆板沉闷.学生只会感受到学习的无趣.而降低学习兴趣与教学参与度.这样的教学自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正是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对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那么如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假如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学习期间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体验,越来越喜欢学习。因此,创设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而培养学习兴趣无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巨大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教师要思考"如何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这也真正印证了孔子的说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本人认为"乐之"是语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但是,学习的兴趣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因此,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从课堂教学与写作教学两方面做了尝试,感觉效果良好,现把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力量。而兴趣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教学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伟 《语文天地》2009,(6):51-5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显然,在学习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一语道出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起学习热情,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此可以看出,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以积极愉悦的情绪参与其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生就会在内心深处对学习产生抵抗情绪,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教学效果的提高。化学在初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化学教学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界的关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实行参与式语文教学,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参与氛围。其次应实行开放教学,扩大参与范围。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参与,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祥 《语文天地》2013,(1):28-29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度地进行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的目标只有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才能完成。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是亘...  相似文献   

12.
一、诵读法教学有哪些优点目前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采用老师串讲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一)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听和记的机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难以提高。(二)老师的过细串讲和繁琐分析占去了大量课堂时间,老师累得半死,学生却不甚了了。久而久之,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文言文诵读法教学至少有以下几方面优点:(一)激发兴趣。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诵读法变学生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思考、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学生只有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在快乐中进行学习。相反,如果教学氛围枯燥无味、呆板沉闷,学生只会感受到学习的无趣,而降低学习兴趣与教学参与度,这样的教学自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正是学生产生源源不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改倡导探究式教学,也立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我们数学教师有必要依据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认真研究教学艺术,并且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努力点燃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参与式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些告诉我们: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智力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的去学习,而不会感到一种负担.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兴趣对人的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学生对语文学科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都在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样他们就能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