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论赵云     
本文指出:历史上的赵云,虽在功业上不能冠冕众人,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精心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首先,超越史书记载,树立起赵云勇冠三军的虎将形象;其次,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表现了赵云的美德;再次,精思妙裁,将赵云的亮点一直保持到最后。文章还深入探讨了广大读者喜爱赵云甚于关羽、张飞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等史籍和《三国演义》等小说中有多个汉末三国时或虚或实的“空城计”故事,赵云战汉水、朱桓保濡须、文聘守石阳、陆逊攻襄阳为真实的“空城计”战例或具“空城计”色彩的战事;曹操攻定陶为一场伏击战而非“空城计”.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马谡失街亭后于西城智退司马懿的“空城计”故事,有历史的影子而非历史事实,它可能是赵云于汉水之滨战败曹操之役在传诵过程中的“张冠李戴”,其创作受到街亭之战中王平收拾残局史事的启发和《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空城计”的影响.《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空城计”,既是小说创作艺术的需要,也是社会大众接受意愿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浅论赵云     
本文结合《三国志》分析了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赵云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揭示出赵云形象的艺术魅力在于赵云是一个真实性与独创性融为一体的鲜明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4.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层次最高的应首推诸葛亮。但是,就诸葛亮的整体形象来看,给读者的感觉过于理性化,甚至有点香烟缭绕的味道。我认为赵云更接近读者的审美理想,论“忠义”或勇敢善战,讲深明大义或谦虚谨慎,赵云都更接近生活,让人感到亲切可爱,更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选人初中语文课本的古典小说很多,如有《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它们的叙述形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专论《三国演义》的心理刻画。文章认为,中国古典小说一贯注重以貌传神的艺术手法,而《三国演义》运用得尤为突出。此外,《三国演义》的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正面剖析,内心独白,梦幻显示,诗词抒写等心理刻画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常常交织并用。总之,《三国演义》的心理刻画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古典小说中,英雄主义价值观无处不在,而在《三国演义》中显现得尤为突出。正确认识英雄主义对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小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特征化艺术形象的典型-诸葛亮形象具有性格结构单纯性、性格稳定性、性格群体性特征。《三国演义》作者通过“略貌取神”的艺术手段塑造了诸葛亮“智、忠”形象,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五虎将”中 ,赵云身上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完美的英雄 ,而且是一种伟大的人格。赵云形象是《三国演义》提供给我们的人格审美和形象审美高度统一的、最具男子汉阳刚之美的典型。一、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首先 ,赵云具有高超的武艺。赵云的勇武神威在小说中第一次全面地展现 ,便是大战长坂坡。他的英勇独特地透视出铮铮铁汉子的血气、血性 ,他的英雄性格迸发出石破天惊的光彩 ,曹操见了 ,也深生敬爱。在汉水战斗中 ,他的枪法曾得到这样诗情画意的赞美 :“那枪浑身上下 ,若舞梨花 ;遍体纷纷 ,如飘瑞雪” ,简直是审…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是《孙子兵法》的形象教科书,二者本来就有缘结关系。从五事“道”首、庙算运筹、上兵伐谋、知彼知己、因变制胜五个方面,结合战例,对《三国演义》对《孙子兵法》的形象诠释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小说传入泰国后。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作手法与表现技巧等方面对泰国传统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推动了泰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例,具体分析中国古典小说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也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无疑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典范之作。这四部小说在中国民间社会影响极大,且都拍成电视剧,还有各种各样的改编的文艺作品,因此即使学生不读原著,对其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以什么立场来引导阅读,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骁勇善战的军队,形象鲜明的人物,鬼斧神工的计策……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曹操、孙权、周瑜……苦肉计、空城计、桃园结义、刮骨疗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国演义》中独具特色的英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把我带进了一个又一个充满魅力的故事中,让我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4.
赵云以其忠肝义胆的形象一直以来备受人们亲睐,从史书到小说再到今天的影视作品以赵云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本中对这一形象的刻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新的诠释,本文试从《三国志》、《三国演义》和《见龙卸甲》几部作品来探讨其形象流变的过程、意义与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当《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历史小说的面貌出现在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的艺术长廊的时候,无疑给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增添了瑰丽的风采。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既高度地忠实于历史事实,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塑造的。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形象之失时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走近作者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在国外,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  相似文献   

17.
大观园中的建筑暗含着文王后天八卦图,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住所分别相应于乾、坎、坤三卦,并符合三人的情况.《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五位暗含着相生相克的五行结构,由此组成一个具有稳定对称性的取经团队.其他中国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封神演义》、《三侠五义》、《东游记》等也蕴含着某些秘密的易学思想.易理甚至可能成为破解某些古典小说的一把钥匙,又可以为构建更加复杂生动的故事情节提供一种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试论贾平凹对《红楼梦》之接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平凹十分推崇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他的文学创作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在对悲剧艺术之体认、细节描写之继承、女性形象之钟爱、宿命结构之模仿、语言风格之学习、家庭日常生活题材之选择等几个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正是由于贾平凹对《红楼梦》之创作优点的接受与借鉴,使他成为当代最为著名、最有影响力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道之道秘籍     
《中学生电脑》2006,(4):22-23
《赵云传》之无限技能点;《极度恐慌》作弊码;《火影忍者3》新手逆天超级打法;《兰国群英传5》之无敌Bug;……[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赤壁之战》是小语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文章讲述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黄盖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