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东海。1964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分别于1988年和1999年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和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山西师范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省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兼任国际原子核径迹学会委员,中国固体核径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近代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物理学会理事、科普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利用HIRFL提供的 2 2 Ne束流轰击锕系放射性靶 2 4 1Am ,通过熔合 蒸发反应生成了 10 5号元素的一些同位素 ,经对其衰变特性的测量和母子体关系的分析 ,确定已合成了 10 5号元素的新同位素 2 59Db ,其α衰变能Eα=9.4 7MeV ,半衰期为 0 .5 1秒。在 18O轰击Th的实验中 ,产物经化学分离后用已预先处理过的云母探测器及γ探测器同时测量 ,测得两例碎片径迹 ,经分析认定它是来自 2 3 0 Ac的缓发裂变 ,从而确定 2 3 0 Ac是缓发裂变先驱核 ,其缓发裂变几率为 (1.19± 0 .85 )× 10 -8。  相似文献   

3.
胡涛  李莺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86-286
本文主要分析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及应用,并对主动、被动红外探测的原理进行分析。因为红外探测器对水平移动目标敏感对垂直移动目标不敏感,而微波对垂直移动目标敏感,对水平移动目标不敏感,两种技术综合应用能够互相补充效果更好,目前很多探测器都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当今世界核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放射性核束的产生,放射性核束引起的核反应总截面研究和熔合反应研究,放射性核束开展的天体物理核反应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介绍了我们对奇异核反应及结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1920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核物理之父卢瑟福在研究原子核的过程中,提出可能存在一种质量与质子相似但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的假设,这一预见为中子的发现敲响了第一声晨钟。1932年初,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实验室中拍摄到一张云室照片,随即发表在某刊物上,这张照片清楚地记录了中子从含氧蜡片中打出反冲质子的径迹。但是居里夫妇竟然和这位人们期待了十多年的来客擦肩而过,错误地解释为高能r射线在氢核上的康普顿散射。一个多月后,卢瑟福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应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概念,证实了打击区冲质子的并不是高能Y射线…  相似文献   

6.
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高能质子具有束流小、发射角小、方向性好、脉宽窄和能量高等特点,使得产生的高能质子在"快点火"、质子成像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这样产生的质子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反物质研究的深入,人们需要迫切知道反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的,是否与质子之间的作用是对称的。对这个作用力的测量,有助于我们理解反物质原子核的形成机制以及对物质-反物质对称性的理解。为此,我们STAR探测器合作组利用相对论重离子加速器中金核-金核碰撞中产生的丰富的反质子,通过反质子-反质子动量关联函数的测量,并扣除了通过其他粒子衰变过来的次级反质子与其他反粒子关联的污染,精确地构建了反质子-反质子关联函数。然后,结合量子多粒子关联理论,定量提取出反质子-反质子的有效力程和散射长度这两个基本作用参数。研究表明,在实验精度内,反质子间的相互作用与正质子保持一致。反质子-反质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存在着吸引,它们可以克服由于同号(负电荷)的反质子-反质子之间的库伦排斥而结合成反物质原子核。这项研究首次实现了对反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的测量,为进一步研究反原子核的形成和属性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电荷共轭-空间反射-时间反演(CPT)对称性的检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对人类深刻认识物质世界的构成及其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国南极考查队的冰河学家Robert Mulveney回答:不是直接测量温度,而是通过熔化冰核所产生的水分子中的某些同位素(化学上具有相同数量质子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原子)含量来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9.
地球的地核包括最核心的固体内核和外面的液体外核,在外核之外,是固体的地幔。根据地球磁场产生的理论,由于内核到地幔之间有压力差,还有大约1500℃的温度差,导致了外核热物质比如液态的铁向冷的地幔流动,伴随着地球的旋转,地球磁场诞生了。然而根据过去的测量结果,地球内核与地幔之间的温度差小于1500℃,似乎无法产生现在这样的地球磁场。科学家因此困惑了20年时间。最近,谜底终于揭开了。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模拟地核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地     
云母摄影当原子核的碎片掠过涂在塑料薄膜上的照相乳胶层时,就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径迹。到目前为止,特制的照相底片一直是记录粒子径迹的唯一工具。但是,最近发现,不用感光软片也能“摄”下核衰变。不久前,英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发现,核反应产生的中子,可以在云母片上留下径迹。以后,美国科学家也宣布云母片本身能记录飞过的粒子。因此,许多云母片都已记录了千百万年间的天然核衰变。放射性矿物的微粒和尘屑落在云母上,或者宇宙射线穿透云母,都会留下痕迹。云母片必须经过氢氟酸处理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5,(4):130-132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在1673K合成了Al_(2-0.01)Co0.01O(3-ɑ)陶瓷粉体,在空气中1673K,12 h对材料进行二次烧结。XRD物相分析结果确定合成后的样品中有α-Al O基固溶体和微量Co Al_2O_4存在。为明确Co掺杂α-Al_2O_3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交流阻抗测试法、红外光谱分析仪在1073~1473K,(Ar/H_2/H_2O)/(Ar/D/D_2O)下测量了固体电解质的同位素效应、气氛依赖性及交流阻抗谱。通过检测电导的H/D同位素效应,确定了固体电解质的质子导电优势区域,结果在富氢气氛下,测定的1073~1473K温度范围内有明显的H/D同位素效应,质子是主要的载流子。在富氧气氛下,低温的1073~1273K温度范围内,质子是主要的载流子。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0,(2):16-16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最近成功实现一次总能量高达2.36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创下质子流对撞能级最高纪录。这些对撞虽然仅持续数分钟,但为接下来更大能级对撞实验作了准备。按计划,今年将要实现总能量高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两束质子流对撞,以模拟宇宙大爆炸后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13.
核物理的发展离不开核探针这一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我国正在建造的新一代核针——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是一台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装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低能碳离子的径迹宽度对电荷和速度的依赖关系,并给出了低能碳离子在 NIKFI-BR2型核乳胶中的电离损失——动能和射程——动能曲线,为靶核重碎片能谱的测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 在原子核运动理论中,研究核磁矩与原子核结构之间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但是从总体上看研究的很不够,现在只知凡是具有自旋角动量的原子核必具磁矩(±XμN)。如奇数质子一偶数中子核,很大一部分具有正磁矩,这与质子的正磁矩(+2.79μN)有关;偶数质子一奇数中子核很大一部分具有负磁矩,  相似文献   

16.
在肿瘤医院里,医生常常使用各种放射线来治疗癌症,这就是放射疗法,简称“放疗”。放疗的运用,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最早使用的放射线是x射线,后来又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x、β、r射线,以及各类加速器所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兀介子束和重粒子束等。当放射线照射到人体组织细胞上时,便出现生物效应,凡是生长愈旺盛或愈幼稚的细胞,受到放射线的抑制和损伤作用就越大。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癌组织细胞分化差、生长快,对放射线敏感。这样,在一定剂量的放射线的照射下,癌细胞易遭受破坏和死亡而不易复生,周围的正常…  相似文献   

17.
核探测,一个听上去神秘而高深的领域,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医院里的CT机和透视仪、机场里的安检设备、房屋装修后检测有无超标有害物质的仪器等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仪器设备,它们使用的都是核探测技术,这些仪器的核心部件都是核探测器。核探测器的水平直接影响这些设备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德国哈诺夫有一个引力波探测器,它是目前世界上对长度变化最敏感的实验装置之一,哪怕从地球到太阳这么长的距离上变化一个原子大小的尺寸,它都能探测到。这台装置被设计用来探测由遥远的黑洞或者中子星产生、传到地球上已经变得非常微弱的引力波,因为据理论预言,引力波传来时会引起空间距离的微小变化。这个探测器对引力的变化是如此敏感,以至于在实验室上空飘过一朵白云,由云朵产生的引力都会对探测器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19.
1940年春天元素镎的发现使化学家们神魂颠倒地开始了对未知海域的旅行。在这个超铀世界里,原子核中的质子已超过铀的92个质子的数量,它们都具有不寻常的独特的性质。这些重元素中大量的电子使化学家洞悉原子中电子的排列以及是如何化学结合的。这些元素用于从核武器到烟雾探测器等广大的范围里。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美国加刊福尼亚大学物理系普鲁斯博士发现了迄今为止最重的超核——氮的超核。由这种超核组成的氮原子的主要性质与普通的氮原子性质一样,不同的仅在于:在这种原子核当中,有一个中子被一个中性“勒姆达”超子所代替(包含有一个“勒姆达”超子的原子核,统称为超核)。换言之,即普通的氮原子核是由7个质子和7个中子组成,而氮的超核则由7个质子、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