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心理教育可以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来帮助人们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心理的适应能力。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都市化、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据中国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我国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已高达1600万,占总人口的1.23%;而青少年中有各种学习、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也已达到3000万。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引起全国上下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可以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1.任课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政治课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是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弄清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了解学生的处境,理解学生的感受。政治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过程渗透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完满人格的形成。语文学科所包舍的心理教育资源最为丰富,能激发人:兰感悟,开辟情绪渲泄的通道。心理教育的渗透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加以引导、强化、训练,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文作为一门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此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11.
新时期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有益的教育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有益的教育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常把青春萌动时期对异性的好感和倾慕误认为是爱情,陷入情感困惑而不能自拔.语文教师可利用承载着人类丰富情感的语文教材中的婚恋作品,让学生懂得真正爱情更深刻的内涵,使学生正确区分爱情、友情,明确爱情责任,认识到爱情中应摈弃物质因素,要坚守人格的独立平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语文教师还应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认识到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要义,以帮助学生走出“早恋”的迷宫.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之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好书的同时,要育好人。也就是说,既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要引导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此话说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并非易事。在我们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往往只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育人。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因素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得到无形的渗透,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道德;重课内教育,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厌学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出现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脆弱等不良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意志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教学中,渗透这些内容,对发展学生人性,预防学生心理偏差,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只有教给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学生的情绪就不会有问题,心理就会健康。中小学的多门课程都可以做好这一工作,语文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课时最多,语文教师当然首要任务是要通过引导语文学科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但它同时还可渗透德育,渗透心理教育,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从而,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能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我仅就听《狱中联欢》这一课为例,谈几位教师是如何利用课文渗透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让农村小学生在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