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说明 在统编教材第四册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安排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而儿童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又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因此,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错误就是见到有“倍”字的应用题就用乘法计算。针对这些问题,按照义务教材的思想,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倍”的正确概念,突出“倍”的概念产生于两个数相比较,是经过“比”所得到的结果。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与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算的道理。 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三册数学课本第30页例6。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直点把几倍的概念同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在数量关系上是一样的。教具投影片、小鸡和小鸭的教学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略)2.看图填空。(投影片)(l)凸凸凸凸有.个,0有、个,12里面有个3,0的个数是凸的_倍。(2)kkkkkkkk..*有_个,@有_个,*的个数是@的倍。这道题应该怎样想?二、新投1.导…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1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学会分析相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正确解答。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倍”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是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发展起来的。它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只是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中必须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建认知结构,使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用除法计算的道理,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5.
“表内除法(一)”的教学探讨兰州市城关区教研室翟伯华本单元教材的内容主要是: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应用题。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6.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章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把几倍的概念同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因此教学时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并能运用这一基本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概念的理解及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上。据此,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作如下构想。一、复习新课之前的复习应有的放矢,从新旧知识的联  相似文献   

7.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比较抽象,往往容易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混淆。突破这个难点,要讲清两点:1.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什么意思?2.用什么方法解答?教材上例8再次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同时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  相似文献   

8.
张静 《山东教育》2010,(1):78-79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结合表内除法教学用除法计算的一步问题,其中有“表内除法(一)”中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它们都是直接运用除法含义思考解答的实际问题,以及“表内除法(二)”中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55页例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由于在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即一个因数表示相同的加数,另一个因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作为乘法逆运算的除法也就有了两种含义:一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等分除法;二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数,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包含除法。低年级学生同时学习这两种除法,容易发生混淆,所以,一般教科书分两处进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学生往往凭经验解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学生的自我感觉很好.为了不让学生的经验主义作祟,我特意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1)“是在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相似文献   

1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思路相同,其关键都是从问题入手,找准谁跟谁比,用除法来计算。本节课的复习,我是这样安排的:  相似文献   

14.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很广泛,同时也是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等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这两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材把这两种应用题与乘、除法计算结合起来,分别编排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教学中应解决好下述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材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安排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末尾。由于这类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它是“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这部分内容,要以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作为计算的基础,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也  相似文献   

16.
曹祖恩 《云南教育》2001,(19):41-4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教科书试用修订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主要内容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至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应用题。本单元既是对“表内乘法一”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又为“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的教学打基础,是本册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一、在“除法初步认识”教学中,要体现大纲修订版降低教学要求的精神1993年之前的大纲及教材通用教材,在“除法初步认识”一节教材中,要求学生理解除法分为等分除、包含除。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及教…  相似文献   

17.
要根据运算意义确定算法──按新教材要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附教案)广西教育学院卢淑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图,是该册安排的几种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之一。教材采用根据运算意义确定算法解答简单应...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简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P_(88)至P_(89)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倍”的概念、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继续学习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 教材先通过例3指导学生操作,从中抽象出“求  相似文献   

19.
一、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 1.教学重点:表内乘、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6—9的乘法口诀;有余数的除法;“包含除”与“等分除”两类应用题的区别。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 ①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②熟记6、7、8、9的乘法口诀。③掌握乘、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④理解余数的概念。⑤掌握乘除法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⑥掌握“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 ①能正确地、迅速地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  相似文献   

20.
<正>学习了乘法之后,我们懂得了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时要用乘法来计算。同样,“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这个数是多少”也要用乘法来计算。【题目】明明有3支铅笔,芳芳的铅笔数是明明的5倍,芳芳有几支铅笔?解:我们首先用线段表示明明的铅笔数(如图一)。芳芳的铅笔数是明明的5倍,也就是说芳芳的铅笔数要用5条这样的线段来表示(如图二),那么求芳芳有几支铅笔就是求5个3相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