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加快大中专毕业生创业步伐,龙口市劳动部门近期开展了“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该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大中专、技校、职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小额贷款等政策平台,扶持、指导、帮助他们创办个体企业,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首期应届大学生创业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温州职校新生就业期望偏高,职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小型企业为主。针对以上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温州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理念,引导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更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方法,切实做好职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职校要本着“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划等号的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铺设广阔的就业之路.,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学生劳动就业观念,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不同程度影响.做好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是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技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了,因为国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的机会。他们有的到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有的到国营企业单位,有的到乡镇企业或集体企业单位,也有的到三资企业或私营企业单位,更有的凭借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一技之长自谋职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未能走出就业误区,被传统的就业观念所束缚,即只能到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或国营企业单位去端个“铁饭碗”,其他路都走不得。这一传统旧观念已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不相适应。技校生们必须彻底更新观念,否则将会被时代所抛弃。虽然,毕业生及其家长也…  相似文献   

5.
职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一定要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适应市场、改变观念.在择业、就业上要明确职校毕业生只能是有文化的劳动者,而不是一出校门就要坐办公室、当经理、当专家、当学者的.  相似文献   

6.
以创业带动就业——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出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新形势下,高校不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要培养创业型人才。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以及目前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并着重对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正确与否 ,往往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因此引导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显得十分重要。部分毕业生及其家长对国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毕业生就业政策不甚理解 ,认为中专生没有出路 ,因而产生埋怨、消极的情绪。还有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 ,期望值过高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针对这些情况 ,我校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方面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 ,宣传国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重大意义、具体方针和政策 ,分析就业形势 ,教育毕业生要注重现…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是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就业的市场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要让毕业生在心理上完全适应就业的市场化,我们各大学,尤其是电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笔者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报告提出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新形势下,高校不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要培养创业型人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提高创业的意识和本领。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以及目前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并着重对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指导学生就业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影响职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是一些毕业生及其家长在思想观念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形势,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就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其择业行为常常从主观愿望出发,带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从而导致了人为的就业困难。针对当前职校学生在就业观念、择业方式上的模糊认识,河北省迁安职教中心、就业指导中心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就业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正确与否,是决定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就业指导的核心内容。在过去计划经…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时代,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问题长期困扰着每一位职业学校校长的心头。能否为职业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出路问题找到一条捷径,加强学校与人才劳务市场的密切联系,使职校生在人才劳务市场上始终保持竞争优势,是我们每一所职业学校共同探讨的课题。我们永泰县职业学校通过几年来的艰苦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开辟信息窗口,提高知名效应 几年来,我们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和培训班学员的就业出路问题做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前些年,我校在社会上还没有什  相似文献   

12.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职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浙江省机电行业协会对当下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可行路径:完善行业协会参与职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加强行业协会服务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自身管理和建设,行校合作共同打造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强行业协会促进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困难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走出“就业难”的“死胡同”,就必须摒弃传统就业思维定势和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全新的就业理念。 (一)树立通过各种方式从事社会劳动,取得一定合法收入即为就业的新观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毕业生只有拿到《报到证》,有干部身份,端上“铁饭碗”,才算真正意义上就业。毕业生就业依赖政府、学校,缺乏竞争意识,用人单位全凭“等、靠、要”,没有主动权。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有的自谋职业,…  相似文献   

14.
要发展职业教育,就要妥善解决好职校毕业生的安置问题,即不仅要使职校毕业生学有所长,更要使其对口就业用其所长,这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对此,早在50多年前,职教社创始人黄炎培先生就有过  相似文献   

15.
陕西南郑县的举措陕西省南郑县教育局陈近年来,南郑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把解决职校毕业生就业出路作为重要的突破口,采取措施,多渠道拓宽职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是衡量职教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职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15年的办学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毕业生无出路,学校就无前途,教育就无效益。只有积极开拓市场,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掌握办学的主动权。1993年,我们学校设置了人才输出办公室,为毕业生的有序就业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尽管这几年就业市场普遍疲软,但我们的就业率已连续6年达到100%,且呈供不应求之势。我们的做法是:一、找准突破口,搏击市场对职业学校来说,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并不等于责任的终结,重要的是要看这些学生…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由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下岗工人增多,以及国家在职教体系的完善、中等职教发展规模的控制、职校生就业政策的制订和落实等方面尚有欠缺,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对职教发展规划缺乏宏观调控力度,致使目前中等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本文拟对目前我国职校生的就业机制作出分析,并针对目前职校生就业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职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内涵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可作如下描述:在毕业生市场内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各自根据市场上…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滑坡的现状,只有进行全方位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加大投入,并与高等职校的贯通,逐步实行高中毕业生分流制度,把就业准入制度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才是中等职教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毋庸讳言,其发展仍然是艰难的。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招生难,二是毕业生出路难,三是资金短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要想摆脱困境,走向坦途,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改革,我认为其基本指导思想应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潜能,将育人与用人有机结合起来,将发展产业。开拓教育内部市场与吸纳职校毕业生结合起来,真正实践出一条产教结合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子。以往对学生统招统分的办法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行不通。学校推荐就业,又无…  相似文献   

20.
创业教育是教育者自我谋职和就业能力的教育,高职院校要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教育,以培养他们自谋职业、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