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硝酸铅为例。装置如图: 操作过程: 强热试管内的硝酸铅,能迅速分解生成氧化铅、二氧化氮和氧气。将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和气体通入带有支管的U形管中。通入u形管中的混和气体,经过碎冰块冷冻,温度降至0℃以下,从U形管底部可清楚地看到液态的二氧化氮。再用带有余烬的木条,放在U形管  相似文献   

2.
装置要求:(1)广口瓶内装的NaOH溶液尽量多,但溶液不能接触出氧气管,与出氧气管距离为5~6mm。(如图示) (2)出氧气管尽可能细,只要能伸进带火星的木条即可。玻管内径约为6mm。 实验步骤:把装置安装好,检查是否漏气如不漏气,把硝酸铜装入大试管后即可开始加热。当硝酸铜熔化并放出大量的NO_2棕色气体充  相似文献   

3.
1 功能  反应器与防污器合成一个全封闭体系。由反应器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防污器可全部被吸收,从而使一些有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情况下进行。2 防污器的制作21 取125L废饮料瓶2只,将其中一只距瓶底175mm处截成两段,剪平截口使锥形的一段能紧贴地套在另一段上,再将瓶盖打一直径为8mm的圆孔(使其插入玻璃管后有稍许缝隙。图1 防污器22 将另一同样规格的空瓶截下锥形的一段,剪平截口并使其高为103mm,配好附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制成活动气盖,将其放入容器内,并使其…  相似文献   

4.
1 功能 反应器与防污器合成一个全封闭体系.由反应器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防污器可全部被吸收,从而使一些有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6.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此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按书上的装置制氯水,氯气容易散发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为此,我们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附图。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硝酸盐性质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放出氧气……。”课本中还设有两个实验:①硝酸钾加热分解;②硝酸铜加热分解(甲种本上还增设一个硝酸银加热分解),以证明上述规律是正确的。这种说法是否妥当,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高一化学“硝酸盐的性质”部分指出,硝酸盐不稳定,加热分解都能产生氧气,生成的氧气都能用余烬木条复燃的实验来检验。我觉得此说不够严谨。所有的硝酸盐在加热分解过程中都能放出氧气,这是事实,但不是所有的硝酸盐分解生成的气体全部是氧气。通常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后放出的气体为纯氧气;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硝酸盐和铵盐的分解。本文略谈这两种盐分解的教学体会。 一、硝酸盐的分解 硝酸盐分解后都有氧气产生。根据组成硝酸盐的金属的活动性不同,硝酸盐分解产物可以分为下列三种:金属的亚硝酸盐、金属氧化物和金属单质,后两种情况还同时得到二氧化氮。 1.活动性比Mg强的金属的硝酸盐分解,如下式:  相似文献   

10.
11.
硝酸盐热分解实验,是师专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内容。通常的实验方法是:将硝酸盐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加强热,然后再用带余烬的木条插入大试管中,观察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验观察,认为此种操作方法有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对于在电位序中位于Mg以后的金属硝酸盐来说,加热时,其热分解产物中,有红棕色No_2气体产生。由于是学生实验,几十个学生同时在一个实验室实验必然会有大量的No_2气体弥漫于室内,如果不加处理,不仅污染了实验环境而且对人体会有很大危害。因此笔者将此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一、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主耍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及广口瓶。  相似文献   

12.
13.
就金属硝酸盐的分解规律、反应后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混合气体溶于水等三种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就近年来化学竞赛试题、高考模拟题、高考试题中此类题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总结,得出了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14.
分析现有的氯气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提出有害气体实验通用的防污染装置的设计思路,并将该设计思路运用到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实验中,及时终止有害气体的继续产生,确保未反应完的(或残留的)有害气体能够完全被吸收等,从而实现中学化学中某些有害气体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化学课本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硝酸铜晶体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发现木条能复燃,据此说明有氧气生成。事实上我们稍加思考便容易想到,根据反应2Cu(NO_3)_2(?)2CuO+4NO_2↑+O_2↑生成O_2的体积百分率理论上为20%,这比空气中O_2的体积百分率略低。虽然事实上因为NO_2会部分聚合成N_2O_4气体(生成  相似文献   

16.
三、现象 a试管中橡胶熔化成棕褐色液体,液面上方有白雾状蒸气。b试管出现黑色沉淀。c试管收集到可使溴水或KMnO_4溶液褪色的无色液体。 四、原理 硫化橡胶受热可分解为分子量较小的产物(解聚作用)和H_2S。H_2S可用CuSO_4溶液检验,H_2S+CuSO_4=CuS↓+H_2SO_4。冷凝所得液体中含有不饱和烃,故能使溴水或KMnO_4溶液褪色。a试管内液体呈棕褐色是由于橡胶受热分解生成了碳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18.
19.
1 改进目的次氯酸的分解是演示实验,按照书本所介绍的方法进行实验时间较长,我对这一实验进行了改进,增强了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文芳  刘菲  霍继辉 《化学教学》2011,(11):41-41,54
本文用固体石蜡(或一段去芯后的蜡烛)代替课本上蘸有石蜡油的矿渣棉,用自制长弯头试管代替课本实验装置中的普通试管,可将课本的科学探究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安全性强,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