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布朗运动,是高中物理分子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通常用分子运动模拟演示器来做实验,或用显微镜来直接观察分子的布朗运动,这两种实验方法都有不足之处。通过反复试验,我觉得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演示布朗运动,实验效果较好,实验装置见附图。取方形玻璃水槽一个(容积200mL左右),装上水,再加少许浆糊(或米汤),用棒搅拌均匀。浆糊不能太多,以激光能够穿过为宜。在水槽和墙之间放一个焦距为3~4cm的凸透镜,激光器放在水槽的另一侧。调节激光器、水槽、透镜三者的位置,使激光束能依次穿过水槽和透镜  相似文献   

2.
在初二物理的“液体内部压强”教学中,使用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做好演示实验,对引入液体内部压强的概念,揭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进而导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测量液体的内部压强实验,也是初二学生分组实验之一。笔者认为,目前尚在使用的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存在以下不足:1.整体性差(操作时须一边持 U 型压强计,一边持测压操作机构);2.不能或很难同时观察测压盒潜入液体内的深度和与之相对应的压强值,即操作与读数不便。针对该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的上述不足,笔者通过研究和数次试验,研制了一款“新型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  相似文献   

3.
1用惯性演示器演示物体惯性现象时,有时玻璃板上的钢球怎么也放不稳,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实验效果。如果用球缺形状的物体(例如一面凸的玻璃围棋子)代替小钢球,便无此后顾之忧。2.研究液体的压强要用到微小压强计,往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上扎橡皮股时,橡皮膜容易起皱,反复折腾又易破损。如果在金属盒上涂上胶水,先把橡皮膜粘好再扎紧,效果相当好。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医用注射器(取掉针头)往托里拆利管内注入水银很方便,又安全、迅速。做好物理实验小窍门@陈极飞$湖南省平江县第十一中学!410414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热现来L章中“压缩气体使气体液化”的演示实验,是用一般的注射器,推动活塞使气体体积络小,压强增大,液化温度升高,在常温下气体凝结成小液珠附在器壁上,对着光源近距离才能观察到器壁上的小液珠,实验结果不明显,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很难让所有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都观察到此实验现象。而且实验中为了产生较多的液珠,只有增大庆强,但又怕压强太大压破管壁造成学生伤亡。如何改进实验,我发现在毛玻璃表面有。:时折射光强,表面无水时,漫反射使透射光减弱的光学原理可以应用在液化实验中。如…  相似文献   

5.
压强计是由金属盒、橡皮膜、乳胶管、U形管、刻度盘、有色水等组成,使用前应先组装。在组装时,由于乳胶管在向U形管上面套时,会使U形管内的左右液面不能相平,需要通过调整或重新套装,使液面相平时才能使用;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测量几次后,也会出现U形管内的左右液面不相平的现象。要想继续使用,还需要重新调整,这样给实验带来了很多不便。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压强计内被封闭的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不相等,才使左右液面不相平。针对这一问题,我对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克服了这种现象。具体方法是:在乳胶管上用…  相似文献   

6.
1 演示共鸣现象 用收录机做共鸣实验十分方便,具体步骤是: 找一个酒瓶,对着酒瓶吹气,使瓶发出声音,同时用收录机将声音录下来。演示共鸣时,只要把录下来的声音重放出来,并适当注意调节音量,这时空瓶内会产生共鸣。如果将原空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水波的衍射和干涉实验,我们可以用发波水槽器来演示;光的衍射和干涉实验,我们可以用单缝和双缝来做演示,其效果都很好.对于声波的衍射和干涉实验是用音叉来做演示,但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学生不易听到声音忽大忽小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求我们以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电脑来探究声波的衍射和干涉实验,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能够产生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玻璃管内径越小,演示毛细现象越明显。红水温度计内径很小,是最理想的毛细管。若用毛细管和水槽做演示,浸润液体(水)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比较明显,但不浸润液体(水银)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是看不清的。我们改进的演示器,用连通器代替水槽,毛细管内水银液面比粗玻璃管内水银液面低的现象能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9.
介绍用涂黑圆筒进行热辐射实验时,如何采用分离法扣除以热传导为主的非辐射热能,以达到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从而较准确地测定斯忒藩-玻尔兹曼常数。  相似文献   

10.
新颖的演示实验 ,可创建新异的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 ,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加深印象 ,便于巩固知识。以下几个实验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探索。a .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图 1 CO2 溶解性实验如图 1 ,锥形瓶中放入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 ,并向瓶内注入半瓶二氧化碳气体 ,瓶口用单孔橡皮塞塞住 ,用导管与一个压强计相连。实验时 ,稍倾斜锥形瓶 ,使试管中的水流出来 ,与瓶内的二氧化碳接触 ,压强计的U形管左边液面上升 ,右边液面下降 ,现象很明显 ,可让学生分析原因 ,得出结论。b .二氧化碳窒息实验。教材中讲到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时 ,没有安排…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07页上有“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用压强计来测量。图5—18是一个用U形玻璃管制成的压强计。”的文字叙述。其实,这是完全独立的两句话,并不意味着用图5—18所示压强计的U形玻璃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能直接侧出液体内部压强。也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11年第9期刊登了《为何在"通电自感"实验中观察不到"断电自感"现象》一文.指出在使用"J2446自感现象演示器"左侧的器材做通电自感实验时,延时效果比较明显,但用它做断电自感实验时,却观察不到灯泡闪亮的现象,使得断电自感现象只能独立地使用示教板右侧的器材来演示.  相似文献   

13.
初二物理课本中介绍了帕斯卡在1648年做的一个著名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个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中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这个实验令人信服地验证了“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成正比.”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条件所限,不易做出这个实验,井且实验的重复代价较大,学生们只好间接地接受了这个实验事实,在利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来解题或思考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这主要是对“帕斯卡实验”无感性认识,对公式的应用往往是生搬硬套,认识没有达到更深的层次.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演示教具,可更为直观地演示这个实验,加深学生对公式p=ρgh的理解记忆.这个教具制作简单,选材容易,效果显著.(见图)教具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简易压强计,一是“帕斯卡实验器”.简易压强计制作过程如下:取一塑料管,变成U形,管内装入有色的水(清水中滴几滴红墨水  相似文献   

14.
第九册《热辐射》一课是在学习了“热传导”、“热对流”的基础上,又一次让我们认识热现象的重要内容。课本中所演示的热辐射对比实验,采用的是用同样厚的白纸和黑纸各做一个手套,分别戴在左、右手上,站在向阳的地方,让阳光照在手套上,过一会儿进行比较,看两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这一实验客观地反映了黑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量  相似文献   

15.
将对比实验这一方法用于演示涡流的热效应,直观生动,能让学生充分感知涡流的热效应。下述三个实验仅供大家参考。1用变压器原理说明器演示实验用两个J2425型教学演示变压器(变压器原理说明器),一个仍用条形铁轭(硅钢片)使变压器铁芯闭合,另一个用尺寸与铁轭相差不多的实心铁律闭合变压器铁芯,同时将O~400匝的线圈接上220V交流电,约3~4min,又同时断电。让学生分别用手触摸条形铁轭和铁棒,可以明显感到条形铁轭比铁棒温度低,硅钢片产生的涡流要小得多。2用闭合铝环演示_实验J2425型变压器原理说明器中有一配套的铝环,通常…  相似文献   

16.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电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新教材第 58面用了图 13- 5到图 13- 7三个图来说明这一定律 ,但就是没有介绍用演示实验来证实这一定律 .关于这一实验 ,一般学校实验室是用的原电池 ,由于内阻很小 ,实验很难成功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试验 ,设计自制了一个实验演示器 ,其演示效果很明显 ,现介绍如下 .1.器材 铜片、锌片 ( 8cm× 3cm )各一块 ,铜线(直径 1m m左右 ,长 8cm~ 10 cm )两根 ,2 0 0 m L烧杯两个 ,U型玻璃管一根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粗棉线( 30 cm~ 4 0 cm长 ) ,浓度为 5~ 10稀硫酸 ( 30 0m L ) ,小开关三…  相似文献   

17.
热辐射吸收本领的演示实验,是在初中物理下册第二章第七节。此实验用同一烧瓶验证两种情况,但所用时间无限制且不同时,没有对比性,再者液柱在玻璃管中移动无参考点,造成实验可信度低,说理性不强,学生有异议等缺点。为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采用全新的设计——双烧瓶,同一时间进行,相同时间间隔内气体热膨胀,用U型管内红色液柱高度差改变的差异性,来说明黑色表面的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强。  相似文献   

18.
实验器材为一自制水槽(图1),即用透明有机玻璃粘合成一长约2m,宽约30cm,深约50cm的水槽,水槽的正面从底部起每隔10cm画一条横向的红色刻度线,有机玻璃挡板AB,CD可以垂直插入水槽,将水槽分成1,2,3部分,并可使各部分保持不同的水位。a.波的反射的演示。在水槽中装约30cm高的水,为使坐在后面的学生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在水中滴数滴红墨水,使水呈红色。用一块挡板AB将水隔成1,2两部分(图2)。垂直抽出挡板,就会在水槽中产生如图3所示的一个半个周期的水波,它向水槽的另一侧运动,当遇到水槽侧面的阻挡后将反射回来,向反方向运动(图4)。我…  相似文献   

19.
1.提出问题题一只U形管压强计中盛有水,将压强计放入某种液体中10cm深处时,压强计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为8cm,求该液体的密度,解根据P1=P2,有ρ液gh液=ρ水gh水,即ρ液=(h水/h液)ρ水=0.08m/0.1m×1.0×103kg/m3=0.8×103kg/m3.我对本题的解法产生疑问,为什么有p1=P2?课堂上我们用压强计来研究液体的压强时,发现橡皮膜在液体中越深,U形管中液面高度  相似文献   

20.
笔者把自己在教学实验中,利用一次性输液器做过的效果很好的几个实验,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1制成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a.制作方法。一次性输液器1个,去掉限流阀、空气和液体过滤网,按图1安装。即:将软胶管弯成U型,高度约28cm,用透明不干胶将其固定在有刻度的台板上,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入有色水(豆油和水混合)于U型管中,便制成压强计。b.实验方法。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把图1中A口逐渐插入水中,U型管液面高度差明显逐渐增大;把A口插入一定深度保持不变,使A口朝着不同方向,可见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