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态思维是一种变动的、调整性的、不断择优化的思维活动。它的根本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和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 记者的动态思维,是指记者根据报道环境和报道对象的发展变化,运用动态思维,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思维内容,对报道对象进行追踪、调查、控制,从而达到优化报道目标的思维过程。 一、有利于改“完成式报道”为“进行式报道” “完成式报道模式”是指等一件事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2.
作为工人报的记者要改变工业报道的思路和方式方法,改变以往所谓的“经验”之谈,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工人报记者在工业报道中的思路,在具体报道中,更多地靠自己的职业敏感去寻找新闻线索,开拓报道领域,真正把工业方面的新闻事实及时、准确地报道好,并着重做好消息的采写和报道,努力探索工业报道在平中求深之路。  相似文献   

3.
新论点击     
动态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动态思维是一种变动的、高速性 的、不断择优化的思维活动,它的根本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 标。 记者的动态思维,是指记者根据报道环境和报道对象的发展变化,运用动态思维,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思维内容,对报道对象进行追踪、调查、控制,从而达到优化报道目标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电视在突发事件报道方式上发生了巨大改变,对有关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报道越来越透明。笔者对电视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电视媒体应如何发挥优势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报道是近几年来为媒介所看好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或“介入式报道”。所谓体验式报道,就是指“记者在某一事件或某一行当中扮演或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或亲自参加事件的全过程,或亲身体验某一行业的酸甜苦辣,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出来,这种报道的叙述角度一般采用第一人称。”“体验式报道”早已有之。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众所周知,它是忠于事实的客观报道,但其中有好几处就是“体验式报道”。如写自己原来对中国农民、红军、中国革命是什么看法,后来经过实际接触是怎样改变了旧有的看法。这种写法…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一个长时间内,客观报道在新闻界一直有着争议。客观报道是不是资产阶级客观主义,无产阶级报刊能否确认自己的客观报道原则,在新闻改革实践中客观报道的地位与作用,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从煽情主义到客观报道一般认为,客观报道原则是资产阶级“发明”的,因而必然打上资产阶级烙印。不错,这是历史事实。但我们在看到资产阶级从维护自己本阶级利益而不得不改变新闻报道原则的同时,是否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一下,这难道仅仅是骗人的“资产阶级幌子”?这当中  相似文献   

7.
翻开每天的报纸,大家普遍觉得党报不如晚报可读性强。形成这种局面除党报会议报道、工作性质的报道在版面占的篇幅较大等客观原因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党报记者与晚报记者相比,新闻竞争意识有差距。党报能不能改变自己的面貌,去贴  相似文献   

8.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许多人提前完成了自己的SOHO梦想。据报道,“非典”时期北京有60%以上的单位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方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一些报刊编辑部,编辑人员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编辑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淡化,致使编辑工作中出现了等米下锅、被动应付、无的放矢、效能低下等不良倾向,因而影响了报刊的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很重要的方面取决于编辑工作自身。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本身是客观的,编辑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去任意左右、改变客观事实。但是新闻编辑工作并不是有闻必录、按图索骥,而是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我们往往只注意报道的内容,而很少考虑获得那些内容的程序、方法以及叙述形式和语言的规范性。但是,越来越多的新闻侵权诉讼表明:新闻报道的程序、方法和语言等形式也非常重要,应该在报道的程序上保证新闻报道不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现在,人们逐渐改变了重视实体法、轻视程序法的观念,在民事法、刑事法、行政法等诸方面都开始把实体法和程序法一视同仁。新闻界也应该改变以往只重视报道内容而忽视报道形式的习惯,有必要研究制定自己的职业规范,并使之符合现行法律文化。 一、重视新闻报道程序的合法性。首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领域。于是,政策性新闻越来越受到受众的“青睐”。我国目前的政策性新闻对于“上情下达”,联系干部群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有关新闻写作中,依旧存在内容结构不合理、形式生硬呆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传播政策,政策新闻应该以人为中心,调整报道内容、改变报道角度、改进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怎么才能让电视新闻和观众更贴近,并让观众看电视时能够互动起来?记者要在"套瓷"上下工夫,让自己采访的新闻接地气。要改变新闻表达的语态,改变新闻讲述的方式,让观众喜闻乐见。宏大题材,小口切入,高大上内容,低角度报道。还要加强节目互动,和新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一段时间会议报道较多,有时占国内新闻播出量的一半,而且多数会议报道缺乏生动的画面,加之空洞的解说,让人乏味,观众对此很不满意。李瑞环同志在谈到要改革新闻宣传形式时指出,要“改变目前大块文章,长篇讲话过多,专版过多,会议报道过多的状况。”从收视心理分析,一般人总是接受、理解、记忆那些自己需要、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信息,对  相似文献   

14.
蒋明 《青年记者》2017,(30):67-68
以严肃深刻而著称的深度报道,一直是构成纸媒严肃新闻的核心内容,被视为纸媒特别是党报的“拳头产品”.然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多年形成的媒体生态,让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媒体竞争形势,一些纸媒对是否需要坚守深度报道产生了犹疑.事实上,媒体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纸媒为受众提供独家的、高品质的深度报道,打造深度报道精品栏目,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典型人物报道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时期,至今已经走过近70年头.数十年来,典型人物报道逐渐形成一套叙事程式:典型=无私奉献+亏待父母妻儿+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最后累倒、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这样的叙事框架内,媒体推出的先进人物形象十分相似.随着社会环境、媒介环境、受众意识的改变以及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典型人物报道上述叙事方式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发展危机.怎么突破典型人物报道此般老套叙事范式,就成了摆在新闻界面前的一道应解与必解之题.  相似文献   

16.
黄志申 《今传媒》2012,(1):24-26
自媒体时代遇到突发事件或热点新闻事件时,受众有一种非理性质疑、习惯性质疑的倾向,放任这种质疑倾向的发展,将无端地加深社会的信任危机。因此,专业媒体有必要认清自身的职责与使命,进一步加快媒介融合,改变报道方式,为破解这种社会信任危机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段勃 《青年记者》2007,(2):41-42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监督批评和剖析问题为核心的报道,是采访者针对某些个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的事实或者公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调查性报道源于美国从未消亡的黑幕揭发传统。20世纪60年代,调查性报道开始在美国长盛不衰,接着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20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来到中国,刚一出现,它就以自己特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新闻界一道靓丽的风景,进入21世纪,调查性报道方兴未艾,那么,调查性报道在新闻报道学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观关于新闻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王春 《新闻世界》2011,(3):26-27
世博科技报道主要关注世博中的科技元素,采写稿件的类别杂、数量多、专业性强……在世博采写稿件时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记者也有自己的硬作风、软实力。笔者结合自己采写科技世博报道的经验,对科技报道中的硬作风、软实力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陈苏 《声屏世界》2004,(4):31-32
经济报道在新时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不仅报道篇幅的比重日益增加,报道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且根据经济产业的不同,正形成专业化的趋势,例如IT报道、汽车报道、房地产报道等等。这些报道有自己特定的报道领域,随着产业经济的繁荣,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独树一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是由于产业经济报  相似文献   

20.
在青岛第二疗养院,政委翟永勋惜才、爱才、育才、设身处地关心报道人员的事迹,被大家传为佳话。4年前,翟尔勋从某分部政治部副主任的位置上来到青岛:二疗任政治委员。上任伊始,翟政委发现院里报道工作虽然活跃,但报道人员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办公设备比较落后。他许下诺言,今后不但要改变新闻报道工作的现状,争创后勤先进,而且一定要改变现有条件,在政策上、资金上予以倾斜,下大力气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在军内外树立二疗新形象。翟政委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年多来,他从未为自己的事找过上级领导,却把报道员的甘苦时刻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