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义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相似文献   

2.
引理设点P为∠BAC所在平面M外一点,满足PA=a,∠BAC=α,∠PAB=β,∠PAC=γ,则点P到平面M的距离为:  相似文献   

3.
立体几何模型:“过一个角的顶点,引这个角所在平面的斜线,且斜线与这个角的两边成等角”在近年全国高考中屡有考查,说明该模型的典型性、重要性.下面对它进行探究,推导两个孪生公式,以使其在解题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由正、余弦的三倍角公式sin3θ =3sinθ- 4sin3 θ ,cos3θ=4cos3 θ- 3cosθ ,可得衍生公式 1sin3 α =14(3sinα -sin3α) ,cos3 α =14(3cosα +cos3α) .衍生公式 1的优点是 :对正弦、余弦的三次乘方形式可直接降幕 .例 1  (1994年全国高考题 )求函数y=1cos2 2x(sin3xsin3 x+cos3xcos3 x) +sin2x的最小值 .解 由公式 1,原函数变为y=1cos2 2x[sin3x· 14(3sinx-sin3x)  +cos3x· 14(cos3x+ 3cosx) ]+sin2x=1cos2 2x(34sinxs…  相似文献   

6.
求线面角及二面角的大小是高考常考的内容,试题的解法往往具有独特性、针对性.多数学生因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无功而返.下面介绍一种通法:只需知道自一点的三条射线间的夹角,就能求线面角及二面角的大小的方法--公式法.  相似文献   

7.
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垂直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0&;#176;或90&;#176;,因此,一般地,总是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就是要找到斜线的射影,通常在斜线上除斜足外取一特殊点P,过点P作平面的垂线,关键是如何找垂足,因此点P的选择以方便找垂足为原则.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还可  相似文献   

8.
9.
如图1,直线AB和平面α所成的角是θ1,直线AC在平面α内,AC和AB的射影AB’所成的角为θ2,设∠BAC=θ,则cosθ1cosθ2=cosθ.此公式在新教材中列为了必学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其地位.下面举例谈谈它的应用.一、用于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相似文献   

10.
11.
一些高中教辅用书上有这样一道题:已知a,b是异面直线,则到a,b距离相等的点M的轨迹是什么?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两条直线.  相似文献   

12.
13.
14.
题目已知:如图1: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1,BC1,CA1为侧面对角线,AB1⊥BC1,求证:AB1⊥A1C.一、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  相似文献   

15.
高二新教材中二面角的教学中,归纳总结的二面角求解方法很多,但借助三垂线定理求解法尤为重要。然而,三垂线定理中的面的垂线最关键,若能找到面的垂线,则过此垂线的垂足作棱的垂线,二面角的平面角自然找到了,问题便迎刃而解,现例说面的垂线的三种找法。  相似文献   

16.
17.
"欧拉公式"的发现是数学新教材中的研究性课题.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欧拉公式"V F-E=2"所揭示的是多面体的元素(棱、顶点及面)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已给的条件找出三个数V,E,F,或确定其两两之间的关系,代入欧拉公式求出其中的一个数,进而求其它各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是:在寻求三个数中,如何确定其中两两之间的关系式,这就是解决欧拉公式应用问题的关键.为此,本文尝试用"独占"的思想策略来解决这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验修订本 (下B)第九章第三单元《夹角与距离》开篇这样写道 :已知AO是平面α的斜线 ,A是斜足 ,OB⊥α ,B为垂足 ,直线AB是斜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 ,设AC是α内的任一条直线 ,且BC⊥AC ,垂足为C ,又设AO与AB所成的角为θ1,AB与AC所成的角为θ2 ,AO与AC所成的角为θ ,则cosθ=cosθ1·cosθ2 ①命题的简洁性与图形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涉及知识点的重要性 ,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 ,该命题在原立几教材中曾作为一道综合复习题。1 变更表述为更好地应用这一结论 ,依据图 1 ,变更其表达方式。图 1已知射线AO …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