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桂侠 《陕西教育》2007,(10):35-35
"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培养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困难所在,才有可能解决.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结合笔者讲授《余弦定理》第一节课的课堂实录,探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问题的,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已成为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一命题谈一些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4.
中学数学教育十分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却长期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我们学生的普遍现状是:解题能力强、提问能力差。杨振宁教授认为,这正是中国学生缺少创造性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是数学竞赛获奖大国,却不是数学创造获奖大国!值得高兴的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已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巴尔扎克也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创新来源于问题,只有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创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首要的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强烈的"问  相似文献   

7.
曹奋葆 《上海教育》2000,(11):53-54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数学教育在传授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数学思想的滲透,以利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具备发现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数学创新的两大要素是求异思维和求变思维,如何激发和培养,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个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一、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数形结合问题,学生从图形中获取信息来确定函  相似文献   

8.
9.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把数学创新意识写入<教学大纲>,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的表现.当然,也把"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数学创新意识"这一新课题摆在第一位初中数学教师的面前.  相似文献   

11.
焦金波 《辽宁教育》2009,(12):51-51
质疑的目的是清除学习中的障碍与疑点.使学生真正学懂、会用。通过质疑可使学生当堂消化理解教学难点.还可以使学生及时纠正练习中产生的错误,找出原因:使中上等生开拓思路.发展思维。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鼓励敢问、善答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创造始于问题,要想让学生具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实现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真正实现老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角色的转变。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尽可能的创设问题情景或数学或非数学的现象,让学生根据自己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独具挑战性和吸引力,因为它代表了…  相似文献   

13.
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们处于认知矛盾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或现象,一般都会产生希望探求出问题答案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学而不思则罔,结合数学学科思维性、逻辑性、系统性特点,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强化学生逻辑思维与科学素养。从营造良好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课堂反思、建构问题链条等方面,探索了初中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主动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意识,这是教师教学努力的方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6.
杨飞 《数学教学》2003,(8):16-17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创新学习的案例在中学较多.但是,学生如何促使教师进取、积极参与研究的案例确很少见.既然教学是一种双边关系,互动关系,其间必定存在教学相长.笔者在选修课的教学中,以“魔术的形式”介绍了二进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励学生从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中国历代许多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很早就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有疑,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求知意识,对一些疑惑的问题具有深入探索求知的意识。当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足够的问题意识时,才会有更强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当前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