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从人出发,把天当作人理解自身的对象性存在物和超越自身的中介物,形成了以分为前提,以合为归宿的天人哲学,既肯定天人相分,主张天和人在各自的范围内发生作用;又主张天人合一,认为礼义道德的超越性使天人之间建立了形而上的联系,饱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柳宗元对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介绍了他的“天人不相预”的哲学主张,在明确这一主张的落脚点在于天不能干预人事的基础上,从人类自身的角度探讨了种种社会历史现象,以人具有自然之性和天命之性,自然之性的“人欲”形成“生人之意”,天命之性的“明”与“志”产生有道德的人,二者共同支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前提,论证了柳宗元对于社会历史演变的看法,即他的关于“势”的进步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3.
天人之辨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董仲舒的天人观以入世为其基本倾向,既有神秘化、宗教化的形式,又蕴含着理性主义内涵,形而上的伦理原则和伦理化的自然法则是天的理性品格的基本规定。在天人感应的形式下.天成了实现人自身目的的工具。董仲舒的天人观中的理性主义内涵反过来限制了神学化倾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由三个相互循环和贯通的观念,即天人论,人贵论和性善论所构筑的人生哲学,天人论主要描述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对人的字宙地位予以定位;人贵论重在阐明人与动物的关系,强调人生在生物系统中的价值,性善论则主要在于表明人获得幸福生活的内在依据,强调在人类自身中间,不同的道德品性造就不同的生存意义与行为方式,只有培育优良道德禀性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此三观所体现的整体心理观是理解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及其所表现出自身特色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5.
天人说足荀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荀子有"天人相分"的主张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等,于是近代以来与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相呼应,思想界主张荀子有"人定胜天"、"人能征服自然"思想的观点日渐增多.似乎荀子的天人关系主张是中国古代天人思想体系中的另类.实际当我们从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出发看他的完整的天人关系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绝没有强调"人定胜天"、"人能征服自然",而只是突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强调人类应该尽其所能了解、认识、适应、顺应、利用和改造自然,"敬天道而尽人事"是人类的努力方向,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深受民族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修辞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活动,实际上就是言语交际活动。民族文化对修辞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可以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在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主张天人相分;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注重等级制度和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张扬个性、崇尚法制,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在修辞活动中呈现出的不胜枚举的个案性交际形态,迫使人们以得体性为归宿,调整在异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7.
天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两大维度,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逻辑关联关系,人自身的内部和谐集中体现着二者之间的彼此和谐关系,同时又是二者彼此相互过渡的基本逻辑中介。天人和谐不仅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构成整个和谐社会的内在的基础性因素,而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解放和人自身内在本质的全面和谐是实现天人和谐和社会和谐并最终实现它们之间的全面和谐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价值观的视域看,天人之辩既涉及人自身的存在,也关乎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在人的存在这一层面,儒家注重化天性为德性,道家则以维护和回归天性为指向,二者各有所见,也蕴含自身的问题,合理的取向体现在超越天性和德性之间的对峙和分离;它的深层意义,则在于一方面确认人之为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又避免社会规范的形式化、外在化。在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上,今天面临三重超越或三重扬弃:首先是扬弃前现代的视域,其实质内涵在于超越天人之间原始的合一;其次是扬弃片面的现代性视域,其实质内涵在于超越天人之间的抽象分离;其三,超越后现代的视域,其实质表现为在天人互动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在更高的历史阶段重建天人之间的统一。以上超越,同时表现为以历史主义的观念,理解和看待天人之间的关系,其价值的指向,则是人道原则与自然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言语交际活动反映出文化差异,而民族文化成因可以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主张天人相分;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注重等级制度和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张扬个性、崇尚法制,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因此一个重视均衡、对称、含蓄,另一个则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审美心态与审美理想.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以得体性为归宿,不断调整在异质文化碰撞中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0.
言语交际活动反映出文化差异,而民族文化成因可以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主张天人相分;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注重等级制度和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张扬个性、崇尚法制,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因此一个重视均衡、对称、含蓄,另一个则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审美心态与审美理想。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以得体性为归宿,不断调整在异质文化碰撞中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初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上古宗教的原始天人合一观念,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即起自这种宗教的夭人合一观念的衰微和人的自我意识的理性成长,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上古宗教的天人观念经历了两个阶段;天人分立与天人合一.青铜器文化以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无力抵抗自然的压迫,无力把握自身的命运。天是人类无法理解的神秘力量,天的威势使人恐怖战栗,先民只得匍伏于天的脚下,求助于天的护信,把天与其他影响人类生存的事物一样作为崇拜对象:“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以宗教形式…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墨虽然是针锋相对的两大“显学”,但在文化也即关于人的一系列的基本问题上,其思想观念都是一致的。在对人的自身的理解上,两者都注重修身、践行,对人的主体性一致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两者都主张个人利益让位于群体利益,都坚持利他的伦理观;在天人关系上,两者都追求天人之间的和睦与融合;在社会理想上,两者都追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复杂体系,和合中庸、天人感应、重义轻利、爱国主义等等。在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我们习惯于从关系中认知一切,把人看成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和所属关系的派生物,而忽略了人是一个有独立性的个体。强调人的社会人格,轻视人的独立人格。强调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即国家、集体、家庭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汉文化的核心就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英美国家一直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占主导地位。主张人构成了社会,人是根本,不能牺牲个人利益成全社会利益;个人行为只要不损害他人与…  相似文献   

14.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论题。庄子之天可作"自然界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解。庄子并举"天""道",使"天"具本体意义。在天人关系上,他主张"天人相分"与"人与天一"。此外,为修缮"有为"对本性的妨害,他提出"以天合天"的方法。其天人观是以道家独有的方式对天人合一致思模式进行的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孟子不仅有天人合一思想,也有深刻的天人相分思想,其性善论哲学正是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的天人相分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说明:在主宰之天面前,人可以对天的意志产生影响,甚至可以违背天意;在命运之天面前,人可以发展自己的内在人格世界,修身俟命,采取天与人各行其是、互不相干的态度,这与郭店楚简中的思想极其相似;在自然之天面前,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6.
晏子主张慎刑,提倡刑德兼施、先德后刑。晏子“德以怀人,刑以防非”及“先施而后诛”的“刑、德”思想承继齐学传统,借鉴了《吕刑》、管子思想,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方传统哲学一直走的是主客二分的道路,天人相分,而海德格尔反转了这一路径,从“此在”中引出了人与世界互含统一不可分的理论,即主张天人合一.而要天人本真的合一,又必须先人是人,即人脱离其首先的常人状态,去本真的存在,这一过程海德格尔又是通过“向死存在”最终完成的.也正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的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东方的哲学有了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艺术是彰显数千年华夏文明历史的文化精粹,它强调生命的活力,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而"天人同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调谐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的特征是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并无绝对的分歧,"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相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和谐。换言之,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以达求一种完满和理想的境界,这也是中国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一、天人相合相分 我们在考察古代希腊人对于“天”“人”之间价值关系的观念时,首先,必须注意区分天人关系概念内涵的两个层次: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人与物质的“天”的关系;二是人与神的关系,即人与精神的“天”的关系。其次,必须注意到天人关系具有前后变化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天人关系以“天人相合”为表征。后一阶段的天人关系逐渐显露出“天人相分”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朱熹裂天人为二,把儒学传统的“一以贯之”的形而上之“道”(太极、阴阳)分为“理”(“道”)和“气”(“器”),把“心”分为“微妙而难见”的“道心”和“危殆而不安”的“人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启迪人的理性精神;陆九渊坚持“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主张“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以张扬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