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市小城镇在改革开放前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回顾苏州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对苏州小城镇的现状水平和发展程度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城镇发展水平普遍提高、县城镇超前发展、小城镇综合功能显著增强、小城镇规模等级分化加强,最后对苏州市小城镇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苏州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苏州行政区划的快速调整,以及正在构建现代化的城镇体系,笔者认为苏州小城镇的发展,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防城港市作为广西沿海新兴的地级市,其所辖的港口、防城两区的城镇空间格局有其固有的特征,目前防城港市辖区的城镇化水平还处在城镇发展的极化阶段,其城镇空间格局呈现出较明显的东密西疏格局,且城镇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边境城镇的实力脆弱等;影响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条件、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人口的集聚及交通设施的牵引等;但防城港市辖区城镇发展动力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区位动力、港口动力、海洋资源动力及旅游资源动力等;在立足于防城港市辖区现有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城镇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思县系广西防城港市的市辖县,目前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的密度明显偏小,城镇发展的任务相对艰巨。而影响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山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及人口规模等。但上思县城镇发展的动力也较明显,具体表现在政策动力、区位动力、山地旅游资源动力及少数民族风情动力等。并在立足于上思县现有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上思县未来城镇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防城港市作为广西沿海新兴的地级市,其所辖的港口、防城两区的城镇空间格局有其固有的特征,目前防城港市辖区的城镇化水平还处在城镇发展的极化阶段,其城镇空间格局呈现出较明显的东密西疏格局。且城镇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边境城镇的实力脆弱等;影响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条件、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人口的集聚及交通设施的牵引等;但防城港市辖区城镇发展动力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区位动力、港口动力、海洋资源动力及旅游资源动力等;在立足于防城港市辖区现有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城镇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上思县系广西防蛾港市的市辖县,目前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的密度明显偏小,城镇发展的任务相对艰巨。而影响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山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及人口规模等。但上思县城镇发展的动力也较明显,具体表现在政策动力、区位动力、山地旅游资源动力及少数民族风情动力等。并在立足于上思县现有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上思县未来城镇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苏州以率先发展的鲜明特点,形成、丰富、发展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符合时代要求、富有苏州特点的精神动力。率先的精神,引领苏州排头先行;发展价值的百姓认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浦北县系广西钦州市的市辖县,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尚处在城镇发展的极化阶段,其城镇空间格局呈现出散点状分布,且密度偏小、缺乏高首位度城镇、城镇沿公路交通干线及江河分布的格局较明显。影响城镇空间格局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的制约、城镇发展的基础脆弱及区域基础设施的牵引等,但浦北县城镇发展的动力较明显,具体表现为水果资源动力、乡镇企业动力、农业综合开发动力等。从浦北县的城镇空间格局现状来看,浦北县的城镇发展应采用梯度推移战略、培育和强化增长极策略、协调发展战略及点———轴开发战略等。可以预见,随着浦北县经济实力的提升,其城镇发展将从极化阶段向集聚———扩散阶段推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近代陕南城镇发展变迁的客观条件和动力因素入手,全面探索了导致近代陕南城镇发展变迁缓慢的诸多原因。并提出了当前如何加快陕南区域城镇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0.
苏州教育的主要发展指标要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给当今的苏州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在苏州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理论研究和发展规划,实施战略管理。进一步强化职业院校国际化能力建设,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接轨国际先进认证体系,培养国际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浦北县系广西钦州市的市辖县,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尚处在城镇发展的极化阶段,其城镇空间格局呈现出散点状分布,且密度偏小、缺乏高首位度城镇、城镇沿公路交通干线及江河分布的格局较明显。影响城镇空间格局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的制约、城镇发展的基础脆弱及区域基础设施的牵引等,但浦北县城镇发展的动力较明显,具体表现为水果资源动力、乡镇企业动力、农业综合开发动力等。从浦北县的城镇空间格局现状来看,浦北县的城镇发展应采用梯度推移战略、培育和强化增长极策略、协调发展战略及点——轴开发战略等。可以预见,随着浦北县经济实力的提升,其城镇发展将从极化阶段向集聚——扩散阶段推进。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通过短暂的基地学习,特别是参观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苏州科教创新园区、张家港、昆山等地,感受到了老苏州的古典与文化底蕴,领略到了新苏州的繁荣与现代,特别是感受到永联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成就,看到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对于这些地方发展的价值以及这些地方的人民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拥护和支持,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持续动力。这些成就给我们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记忆冲击,同时也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相似文献   

13.
苏州评弹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6至17世纪的晚明,评弹艺术从诞生之初便吮吸着苏州文化的乳汁。承受着晚明以来新兴思潮的濡染,展现出富有近代色彩的文化特征;商业刺激是推动评弹艺术不断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商业竞争也给评弹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病;雅致与细腻的苏州文化决定了评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充满地域特色的评弹艺术成为苏州乃至江南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系统与整体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衡阳市城镇发展与布局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区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地域城镇体系建设与布局的战略构思,并对有关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为我国地区城镇发展与布局的总体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广西沿海地区系广西未来重点发展的区域,特别是广西提出构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后。广西的“海上突破”战略思路更加清晰,毫无疑问未来广西沿海地区将成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沿海城市群的核心地带。目前,广西沿海地区城镇发展的动力因子主要表现在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较便利的交通条件及正在崛起的广西临海工业,这些动力因子为广西沿海地区的城镇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基础条件。但广西沿海地区的极核城市及次级中心城镇的规模尚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实力较差,城镇对其周边的辐射力度较小,城镇的个性也不明显。在立足于广西沿海地区实际的基础上,为确保广西沿海地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正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1982年我们对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沈阳、鞍山、阜新等地的城镇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进行了一段时间调查,顺便看了几所农业职业中学。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乡村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应当是加快乡村城镇化的建设。目前海南省在乡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城镇缺乏内在发展动力,城镇化水平的质量不高;城镇人员素质不高,城镇化水平的稳固性低;城镇经济规模小,发展基础薄弱;等等。对此,作者提出了“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壮大实力,强化功能,适度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及六个方面的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二月十四日,在欢呼中苏友谊日益巩固和发展的时候,全省人民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首先从南京市开始,而后又向全省城镇、农村,大规模地展开了。到二月二十六日止,除南京、常熟、常州、扬州、泰州等五市的签名运动已相继结束,无锡、徐州、苏州、镇江四市也已接近结束外,签名运动并在盐城、淮阴、苏州、扬州、徐州、松江、南通等七个专区的很多城镇和部分农村广泛展开,签名人数已达二百九十四万四千一百十四人。上述各地的小学教职员工和少年儿童,也同时积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城镇表现为“五大特性”;城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性、城镇的规模极次结构的断层性、城市空间布局的单体性、城市功能的非协调性、城镇生态环境的污染性。库区城镇建设,要利用移民迁建契机,建立城镇生态“自净”工程;培育三峡个性的生态移民“山水”型特色城镇带;着力发展生态产业为支撑的城镇新兴生态产业体系,为城镇发展培育根本动力;建立库区“一二三”城镇骨架体系,实现城市极次布局科学化、空间分布均衡化,从而形成三峡库区新兴的“山水”型生态移民特色城镇带。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镇体系是生态文明、绿色湖南建设的生动体现。建设生态城镇体系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有利于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有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在建设洞庭湖区生态城镇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有别于传统发展的战略定位,具体来说就是要突出发展核心城市,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县城,有所侧重地发展小城镇。产业发展作为支撑洞庭湖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石,可以从战略合作、政策扶持、先进技术、特色产业等方面提升产业水平,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