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诸葛亮是集器量、将略、用人等方面的复合悲剧的历史形象.他的悲剧既是个性悲剧、人格悲剧,也是社会、时代悲剧和贤人政治悲剧.其"一生唯谨慎"、"事必躬亲"、"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些既是诸葛亮自我实现的成功因素,也是其在治蜀期间的个人悲剧以及由此长期演聚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民间智慧文化人士的偶像与世俗人格化身的表现.这种大成悲剧形象,不仅有其贤人政治文化的局限性和危害性,也深具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和人格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阅读》2007,(11):30-32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身居隆中以待时机经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建立蜀国。后又继续辅佐刘禅治蜀,南征北伐,七擒盂获,五出祁山,最终病死五丈原。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为后世楷模。  相似文献   

3.
4.
诸葛亮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力图挽狂澜于既倒,其行为有着强烈的悲剧色彩。作者对他的描写,以失荆州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者将其大智大勇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似乎理想色彩太浓,有背离现实的某种倾向;后者写其以攻为守,借以图存。六出祁山虽无功可言,却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聪明、忠诚与才干,展示了他勤于国事、不惜牺牲的高贵品质。作者将他推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充分展示其才华。他那不惧艰险力挽狂澜的执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以《三国志玉玺传》为文本依据,参照了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毛氏父子《三国演义》和元明清"三国戏",论析了刘备一生的爱情纠葛,强调了刘备妻妾的婚姻悲剧其实是由政治悲剧所造成。而《玉玺传》的作者又依据下层人民的善良愿望,给刘备妻妾的婚恋注入理想色彩,增添了浓重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6.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是全书的真正主角,在他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二是忠贞。论者谈到诸葛亮的“忠”时,每每眨之为“愚忠”,实是一种片面之见。  相似文献   

7.
智慧忠贞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演义》超越历史原型,塑了一个智慧,忠贞,充满理想色彩的诸葛亮形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艺术创造;(1)充分突出诸葛亮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2)竭力演染诸葛亮的智慧,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3)多方面刻画诸葛亮的忠贞品格,作品对诸葛亮的“多智”虽有夸张过甚之处,但对此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就总体而言,书中的诸葛亮形象仍然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不朽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记录了诸葛亮因六次事件哭泣,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感恩之心、担当之义、容人之量、礼贤之怀、爱子之情、故友之谊以及孤寂之愁等,这六次哭泣揭示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可贵的人品。  相似文献   

9.
史魁军 《现代语文》2007,(8):122-122
《三国演义》里,孔明在战略决策上,我认为有三大失误。一是失荆州,二是伐吴,三是伐魏。这些大的失误造成国疲民敝,导致蜀国最先灭亡。这些失误充分显示了他的智者之愚。  相似文献   

10.
与诸葛亮书     
亲爱的亮史: 您好!我是您的忠实粉丝,名叫郑凯悦,字凯仔。我曾熟读《三国演义》,了解到您的英姿: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这些体现着您的鬼神莫测之才,我对您无比敬佩。  相似文献   

11.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是最为成功的。《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是正确的;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献出了全部智慧和心血,诸葛亮不是“愚忠”;《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智谋的夸张和渲染只能是白壁微瑕。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匠心独运的合理虚构,大胆改造历史人物,将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位被传统文化所操纵,在道德与智慧的激烈交锋中逐渐走向毁灭的悲剧英雄。诸葛亮的悲剧是他自身的悲剧,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一部《三国演义》几乎将诗葛亮推至智慧宝塔的顶尖。历代论、评、说都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雄才大略等智慧型特征如数家珍、推崇备至,诸葛亮简直成了智慧的化身,韬略的代名词。然而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诗葛亮的睿智和聪慧时,我们又不能不对这个塑造得仿佛近乎完美的形象进行重新审视。通过再度感知和解读后,发现诸葛亮是一个带有很大缺憾的智慧形象。其缺憾主要表现在他对重大决策的多次失误上,渗透在他的集人、神、妖于一体的复合形象上,反映于他在诸多琐事细行中的缺漏瑕疵中。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中心人物,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其空城计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其实是诸葛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的补救措施,却充分体现出他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胆略。文章分析了导致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及得以顺利实施的三方面的因素,并指出空城计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中心人物,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其空城计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其实是诸葛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的补救措施,却充分体现出他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胆略.文章分析了导致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及得以顺利实施的三方面的因素,并指出空城计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历来以足智多谋见称于世,文章重点分析的则是诸葛亮做为谋士却几次失策并由此带来重大后患,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相似文献   

17.
凌琳 《文教资料》2007,(34):23-27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有其真实的地方,也有艺术上的加工,本文通过历代文人、史学家对诸葛亮的不同评价来考证诸葛亮的真实形象,从中也可以看出罗贯中在诸葛亮身上所寄托的个人愿望,也可以反映出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6,(2):35-40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富魅力的艺术形象。文中不但有大量直接描写诸葛亮的智慧神奇之处,而且也有意识地运用了影子艺术,以不直接写诸葛亮而又处处见"诸葛亮"的方式来渲染和凸显诸葛亮这个艺术典型。这不但无限延伸了诸葛亮的智慧,也让其如神人一般存在于作品中,使这个艺术形象接近完美,但这也加深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赵浩鹏 《学语文》2006,(5):51-51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是一代贤相,尤其是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令手下的大将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每次出征前,诸葛亮都要赐予他们锦囊妙计——“标准答案”,在关键之时均能奏效。久而久之,使这些大将们产生了依赖思想,失去了战斗的主动性、灵活性、机动性和创造性。诸葛亮一旦去世,蜀国很快就被灭亡了。在此,我们不想探讨历史风云,也不想评价诸葛亮的功过,而是想借此对我们现行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董杰  董伟 《现代语文》2002,(2):31-31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一个大隐,非要劳动刘备跑上三次才接见,又不想出山,非得搞得刘备哭哭啼啼才勉强答应。在此,一个文人的那点要求尊重的心理是得到充分实现了。然而事实如何呢?当年诸葛亮和老弟诸葛均避乱南阳时,并非如《演义》中所言就是哥俩,他们还带来了一姊一妹。《演义》中讲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第三十八回)大概是溢美之辞,但《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想来他的姊妹长得也不差。当时襄阳一带有位庞德公,乃天下名士,受其评判者俱可大名骤显。当年布衣诸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