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批评通过凸显其对电影类型的混搭互渗、意义的复合融通的审美创新的推崇,对当下社会和生存现实进行审美关照的情感渴求,以及对本土文化和价值理念愈加认同的精神追求,积极参与对中国电影意义的建构,推动形成颇具时代特色的批评思潮。这一批评思潮的形成既是由于受到当下中国时代文化的影响,也是中国电影批评主体自觉激发当下中国文化自身创造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杨璐 《华章》2013,(27)
话语是语言的现实应用,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来看,话语制衡是话语交际者在社会权力、社会阶层、年龄、认知能力等语境因素的制约下,为保全面子和均衡面子采用的话语策略。本文以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话语制衡为例,通过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的分析,探讨话语制衡的语用功能;阐明话语制衡在发挥惠人利己语用功能的前提下,有利于促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影批评的现状难尽人意,理论层面上的批评本性和批评功能的缺失,现实层面的批评对象的空泛,以及批评家自身文化使命感和批判意识的阙如,导致当下的中国电影批评渐渐失去了其应该承担的总结电影历史、剖析电影现象、指导电影创作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电影批评已经不具有一切真正的艺术批评都应具有的根本品质:给理想以冲破现实藩篱的梦幻空间,让有限的艺术形象焕发出无限的光芒,给艺术的受众以永恒和超越性的慰藉。因此,重提电影批评家的职责,让中国电影批评发挥应有的作用,实乃中国电影理论领域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电影批评的社会意义出发,谈到了电影批评的方法和类型,然后说明了电影批评的价值和社会角色:对电影观众的教育作用、对电影创作者的借鉴作用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接着,文章在商业化的语境下解读了电影批评的整体失落,并对电影批评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即处于主体地位的中国文学批评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话语。由于存在历史、理论基础、基本范畴和权力表征的不同 ,依次表现为道德批评、政治批评、人本批评。道德批评是存在于先秦至清末的以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 ,以正与邪、善与恶为基本范畴的伦理型权力话语。政治批评是存在于新文化运动至 2 0世纪 80年代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以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为基本范畴的政令型权力话语。人本批评是存在于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以准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以人性和主体性为基本范畴的知识性权力话语。审美批评虽然作为非主体批评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但是存在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整体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6.
对西方当代电影批评理论,中国的电影理论界至今还介绍和理解得不够,甚至有人盲目排斥,视而不见,如果我们采取理性客观的态度,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合理的新颖的东西,并且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启迪新的思维方式。本文介绍了西方当代电影批评理论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批评和女权主义电影理论,这些理论早在六、七十年代已风行于西方,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当今的电影批评中,而且仍在发展深化。  相似文献   

7.
洪深是中国早期电影拓荒者之一,不仅在戏剧与电影剧本创作方面成绩显著,他的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著述在中国电影理论史上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洪深30年代的电影批评文章,以眼光敏锐、视野开阔、政治倾向鲜明和分析科学缜密见长,对左翼电影的兴起起到了促进作用。他的四部电影理论著述既体现了学者型理论著述的特点,同时又通俗易懂,具有指导创作实践的实用价值。这些著作,在相当程度上奠定了我国现代电影剧作论和表演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娜 《华章》2012,(27)
电影作为世界第七艺术,其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得到印证和认可.在视听语言大行其道的今天,对其如何进行读解和阐释,使视听作品能好的呈现其特征并为公众服务,同样成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任务.本文将从中国电影批评的发展和现状等角度,对中国电影的理论发展及缺失进行梳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批评运用于电影之后,成为电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影符号学、精神分析电影批评等一道促成了电影理论的现代转型。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开创了电影批评的新方法,提供了电影研究的新视角,启发了现代电影理论的新方向,为电影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其创造的症候式阅读影响了之后的电影理论与批评。  相似文献   

10.
以长征为题材的电影可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1966年,再现英雄时代;1966年-1976年,表现"红色年代";1976年-1989年,在艺术上求新求变;1990年至今,在主旋律旗帜下。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变迁始终是决定长征电影兴衰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存在着美学上的困顿,第四代和第五代电影的反思和寻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社会意识的层面上展开的;"后第五代"的影片则注重对自我感觉和情感的发掘,缺失普遍意义和美学品格。这两种倾向的共同缺陷在于他们的价值理念完全依附在现世人生的浅表层面上,匮乏一以贯之、不受时尚风流左右的精神信仰,没有深入到本体论、生存论意义上的真理层面,无法为自己的电影存在确立一个终极性的超越维度,从而陷入美学困顿。因此,重申电影的美学精神,让电影关注人的生存和生命,建立电影与人的心灵的联系,是当下中国电影的命运所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主要的批评话语。现实主义批评话语首先作为一种科学话语产生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中,它表现为从科学话语的自然主义到文学话语的现实主义,从民族国家到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过程。而一旦确立,现实主义批评话语就以一种遗忘的方式在重叙文学史中改写了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进而为获得后来的强势话语地位敞开了自身。  相似文献   

13.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的电影准类型,其概念的合理性在社会文化转型时期遭遇了质疑。同时,一系列新的概念随着社会变迁被生产出来,分析其背后的知识转型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当下新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十分重要。当前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的发展正以"去历史化"的惯性经历着话语嬗变,但现实政治将重新激活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传统,并对未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比传统电影,我们即可发现传统电影尽管也有观众欣赏的读者中心存在,但是话语权实质仍旧在导演和放映者手中,网络数字娱乐可以保证审美主体的审美个性化,强调审美体验者的审美主体性。数字技术时代的技术是电影发展的推动力,电影又回到原初意义上的视觉艺术,这是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的体现。网络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大众的,它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冲击社会中既有的以专家批评为代表的权威性审美标准和观念。  相似文献   

15.
批评话语分析的出现给我们研究政治话语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它揭示隐藏在政治话语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诠释它们如何建构所谓的"真实",进而达到提高人们对政治话语的批判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批评主要运用社会标准对影片进行评价判断,关注电影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而商业电影追求的是商业价值,其价值实现主要建立在电影娱乐功能的发挥上。因此,在社会标准和商业电影之间容易出现某种错位或不相适应的情况,意识形态分歧和民族主义立场带来的困扰以及各种道德批判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学批评首先是文学读者的批评,体现着文学读者对文学及其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文学读者有不同的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文学的政治批评;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的人生批评;三是以梁实秋、朱光潜、李长之、李健吾等学院教授或学者为代表的文学的学院批评。这三种类型之间有多种过渡形式,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的萌生是从观看外国电影开始的。在外国电影的启蒙、冲击与影响下,中国电影完成了从短片到长片、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历程。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电影这种外来形式逐步实现了其本土化、民族化的改造,终于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19.
传统空间观念随千年文脉流淌,在诸多传统艺术作品中显现/隐匿着。中国电影同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较为典型的空间叙事观:其趋于延展化的画境空间承载着可游可居的美学追求;其颇具审美表现化的意象空间涌现出景即是情的审美观念;在画面之外,其借助可供感知与联想的声音元素开拓出层次丰富的电影空间,凝聚着秘响旁通的艺术认知;另外,中国电影还通过创作主观化的空间组合,展现出俯仰天地的艺术况味。可以说,空间这一“芥子”中容纳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座“须弥山”。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研究领域既有的理论框架有二,一是"去中国性"的唯理论范式,把中国电影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视野加以理论化考量;一是"国族电影"范式,其理论的有效使用旨在为民族文化和国家政体提供正当性。基于电影史的发展实际和全球空间政治的既有格局,本文提出"跨地性"的理论框架,主张沿着人文地理学的路径从空间和跨地域的维度,而不是从民族和国家的维度,重构中国电影研究的理论框架,旨在为中国电影研究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